錯誤的時機裡選擇了一場錯誤的戰爭——北擊匈奴

北擊匈奴的時機選擇是否得當,許多人把秦始皇北伐匈奴作為秦朝鞏固統一的重要措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並認為秦始皇打擊匈奴,選擇了一個恰當的時機。但實際上,秦朝對匈奴的戰爭,是在錯誤的時機裡選擇的一場錯誤的戰爭。第一,秦朝的統一,並沒有給大規模進攻匈奴創造有利條件。秦朝的統一,是在經過春秋戰國長期的兼併戰爭之後實現的。

錯誤的時機裡選擇了一場錯誤的戰爭——北擊匈奴


春秋以來數百年間,特別是秦朝的統一過程中,戰爭造成了大量人員的傷亡。以秦國為例,根據林劍鳴的統計,從秦孝公八年(前354年)到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的百年時間裡,明文記載的秦國對韓、趙、魏、楚等國的戰爭殺人數目就達到了130多萬,分裂和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與損失是刻骨銘心的。秦國對韓國、魏國的進攻,就使得兩國“本國殘,社稷壞,宗廟隳,刳腹折頤,首身分離,暴骨草澤,頭顱僵仆,相望於境;父子、老弱系虜,相隨於路,鬼神狐祥無所食,百姓不聊生,族類離散,流亡為臣妾,滿海內矣。”

秦地在長期的戰爭之後,經濟也處於凋敝殘破的狀態之中,急需一個太平安定的局面以恢復經濟和發展生產。人民支持統一,更希望統一後的政權能夠以仁德治國,“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秦朝統一初期,人們對秦始皇及秦政權充滿了期待,“秦並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四海,天下之士斐然鄉風,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無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歿,令不行於天下,是以諸侯力政,強侵弱,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姓名,莫不虛心而仰上,當此之時,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此矣。”人民擁護統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統一後的政權能夠利用統一安定的社會條件,予民休息,發展生產,改善民眾的生存狀況,使人民從長期的戰爭苦難中得到喘息的機會。因此,對於秦始皇來說,要想鞏固統一的成果,當務之急是順應民心,節制貪慾,採用輕徭薄賦、約法省禁的統治政策,把刑罰和賦役限制在社會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從而使社會得以休養生息,達到穩定局面,發展生產,療養戰爭創傷,緩和社會危機的目的;而不是對遠在北方的匈奴發動大規模的戰爭。

錯誤的時機裡選擇了一場錯誤的戰爭——北擊匈奴


第二,缺乏對戰爭的財政支持。長期的兼併與統一戰爭,消耗了秦國的人力、物力,使統一後的秦國處於國力衰弱、經濟殘破的境地。秦始皇命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與以前秦國與六國的戰爭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征服六國的過程中,秦軍可以在征服地就地取材,補充人員、軍糧和軍事裝備。而對匈奴的戰爭中,秦軍越過農業區進入草原和荒漠地區,塞外寒冷荒涼,不可能得到任何軍備物質的補充。糧秫、衣甲、帷幕等軍需物品都需要從內地長途運輸。在古代主要靠人力和畜力的原始交通條件下,軍事補給路途遙遠,環境險惡,困難重重,耗費極大。為了保障前線的供應,“又使天下蜚芻挽粟,起於黃、腄、琅邪負海之郡,轉輸北河,率三十鍾致一石。”

在十餘年的時間裡,秦朝用全國的人力、物力支援這場戰爭,動員了內地以至瀕海郡縣的成年男女,大規模向北河轉運糧草等軍用物質,“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 結果導致:“男子疾耕不足以糧餉,女子紡績不足以帷幕。百姓靡弊,孤寡老弱不能相養,道路死者相望,蓋天下始畔秦也。”第三,秦朝缺乏對付遊牧民族的戰馬裝備和戰爭經驗。作為遊牧民族 “胡人食肉飲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歸居,如飛鳥走獸於廣野,美草甘水則止,草盡水竭則移。以是觀之,往來轉徙,時至時去。”他們大範圍遷徙,機動性強,全民皆兵,擅長騎兵作戰。“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稍長,則射狐兔,用為食。 士能彎弓,盡為甲騎。” 他們在浩瀚的大漠草原上長途襲,佔據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錯誤的時機裡選擇了一場錯誤的戰爭——北擊匈奴


“今匈奴地形技藝與中國異。上下山阪,出入澗溪,中國之馬弗與也;險道清仄,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風雨罷勞,飢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此匈奴之長技也。”這是漢文帝時晁錯對匈奴騎兵作戰優勢的分析。當時,秦國並沒有訓練出能夠與匈奴人直接對戰的強大騎兵。另外,秦國對於如何與遊牧民族的騎兵作戰,也缺乏應有的經驗,一時難以找到適當的應對方式,“少發則不足,多發,遠縣才至,則胡人又已去。” 只好採取大軍深入、以全國之力作後方保證的人海戰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