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女排副攻王怡谁还记得?她与郎平有什么故事?

斑马347


关于王怡,老一点的球迷可能会有点印象,她曾和现在中国女排领队赖亚文一样,是我们女排的主力副攻球员,和郎导之间也有一点小故事,且听散兵慢慢给您道来。

王怡,1973年出生于上海,父母都是体育运动员,她曾是上海女排和中国女排的主力副攻球员,身高1米89,因为身体条件出众,12岁就被选入上海青年队,并帮助上海女排获得了1997年,首届女排联赛的冠军。


因为在俱乐部表现出色,17岁那年她被,当时国家队主教练胡进看中征召入队,并随队征战了世界杯和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比赛。真正让我们对于王怡印象深刻的是,95年郎平第一次执掌中国女排的时候,那时候女排的目标就是取得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奖牌,原本中国女排的主力副攻是队长赖亚文和吴咏梅两人,但是郎导却力排众议,在那届奥运会比赛中,让王怡和赖亚文一起出任主力副攻,原先的副攻吴咏梅沦为了替补。

当然,郎导的之一安排,完全是从技战术的角度来分析的,因为当时王怡的拦网防守确实是比崔咏梅出色很多的。据说当时在队伍赛前的备战学习上,郎导会让每名球员对自己的技战术进行分析和解剖,有趣的是,当王怡发言完毕以后,郎导笑着说:“不错,你可以当教练员了,分析的很透彻。”

王怡最为出彩的一场比赛,是我们对阵荷兰女排的一场比赛,因为上届巴塞罗那奥运会我们输给了对手,很显然这场比赛,很多球员都憋了一口气。这场比赛出任主力副攻的王怡发挥的非常的好,短平快、背飞打的风生水起,而且自己的拦网防守也屡屡的得分。虽然半决赛对阵俄罗斯,决赛对阵古巴,她因为表现不佳,基本都是做在替补席上充当看客的,但是她目睹了大家的全力以赴,最后这届女排因为实力的关系,不敌当时如日中天的古巴女排,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银牌,而王怡的国家队之旅,也就此画上休止符。

和郎导的故事

这次故事的起因,还是上海女排方面反映,王怡在从国家队回归俱乐部以后,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生活中有特殊化的表现,后来国家队教练组专门讨论要不要让王怡回归国家队集训,讨论的结果是暂时让王怡在上海队接受一下教育,而且据说当时郎导和助理教练陈忠和专门赶往上海,找了王怡谈心,当时王怡也很虚心的接受,表示自己会改进。只是她想郎导提了一个小要求,说自己正在考大学,读书考试,可能有时要请假或者迟到,当时郎导也同意了她的要求。

但是谁知道,事情的转变来的让人有点出乎意料,当中国女排准备集训招入王怡的时候,她却不辞而别,去了美国留学,郎导和排管中心的领导做出了一个无奈的决定,把她从国家队除名了。

98年王怡来到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贝尔蒙特市的NotreDamedeNamur大学攻读工商管理专业,现在据说她成为美国PSU大学女排的志愿助理教练。一个中国女排的有潜力副攻球员,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排球生涯,让人一声叹息啊!


散兵有勇


说起女排旧将王怡稍大点的女排热心球迷可能还记得。王怡:1973年出生于上海,1991年首次代表中国队征战世界杯,司职副攻,中国女排队夺得当界亚军。1992年奥运会王怡作为主力出战,另一副攻是赖雅文,八支参赛球队中国女排最终获得第七名。1994年王怡作为主力征战世锦赛最终中国女排获得第八名。

王怡打球的特点是技术出众,速度快,拦网出众,防守好,尤为特别的是一传特稳,后排起球成功率高。

1995年朗平接手中国女排,当年中国女排获得世界杯第三名,接着在来年的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得亚军。

王怡技术虽然出众但作为副攻她的短板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进攻显得薄弱。随着吴永梅的出现,慢慢王怡由主力的位置变为替补。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王怡的个性,她不是像其它的的球员是从专业队打上来的,他是从院校生球员打上来的。所以比起其他同样有天赋的球员个性更为突出一些。训练不能很好按教练的意图进行,曾传其曾与当时的主教练栗晓峰因训练发生争执,在郎平接手受中国女排后,就训练也曾与其发生争吵。据一些知情人士透漏,王怡这人有点持才骄傲无视他人的指认批评,训练不够刻苦,影响很不好。国家队教练严厉执教难道不对吗?为此郎平曾想让王怡改打自由人,不过在后来郎平的自传中也说到这件事,只是想磨磨其性格而已。让王怡不能自持的是1997年的中国女排集训名单中没有了王怡的名字,但这并不是郎平做了神马手脚,而是她个人的里里外外的表现让球队上上下下领导决定暂不征招王怡。确实这对王怡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巧合的是。赖亚文因肝病住院,中国女排副攻位置人员短缺,

为此郎平和陈忠和在有关领导的授意下亲自到上海与王怡协商重归女排。王怡也口头答应了,但最后的结果是王怡不辞而别。远赴美国读书。从此离开了中国女排,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作为一名运动员,抛开一些严重的话题不说,作为一个运动员选择了一项运动项目目的是神马?是为了好玩吗?好的成绩是简简单单就能取得的吗?再有才也要有严师带。再说了能进国家队那个是混球!郎平执教严厉非常,但她对姑娘们的关爱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其个人成就到目前为止有人超越吗?


感悟索引


有些球迷可能不熟悉王怡,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位曾经与赖亚文齐名的中国女排副攻:王怡1973年出生于上海,1992年作为主力搭档赖亚文参加了巴塞罗那奥运。

她与郎平的交集是在1995年到1998年,95年的时候,郎平接受邀请从美国归国接手低谷中的中国女排,当时她和赖亚文是郎平手下的主力副攻组合,96年他们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拿到了亚军。

所谓的“出走”事件发生在1998年;

伏笔是96年年底女排临时解散,队员们回地方队参加联赛、八运会等比赛,郎平也回美国探亲。临走之前,郎平就告诫队员:半年以后调你们回来,首先要征求地方队教练意见,国家队队员在地方队各方面都要有好的表现,表现不好坚决不要。

结果,半年之后上海女排就反应王怡回去之后有特殊化表现,对自己不够严格。结果1997年6月女排再次集训的时候,郎平并没有征召王怡;又过了半年多,就是1998年年初了,郎平和陈忠和一起去上海找王怡谈话。据说那次谈了很久,王怡也诚恳的认识了自己的问题,所以郎平就决定让王怡回队里。当时王怡自己提出了一个要求,她正在大学读书要考试,所以不能按时回来需要请假推迟一阵,郎平也表示理解同意。

其实,1998年对于郎平和她的中国女排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有11月的世锦赛和12月的亚运会两场大战要打。但是春节刚过就有坏消息传来,赖亚文患上了黄疸肝炎住院隔离,更糟糕的是医生说赖亚文即使出院半年之内都不建议做剧烈运动,一年之内别训练。

4月份女排公布了新名单,正在住院的赖亚文依然在列,王怡也在这份名单中。但是在4月底,赖亚文出院之后才知道,王怡失信了,出国留学去了并没有归队。据说,郎平在全队会议上谈到王怡的事情很难过,居然失声痛哭。

因为这个原因,赖亚文执意要回到球队,而在11月的世锦赛上,郎平也带上了赖亚文。那一年的世锦赛,中国女排最终还是闯入了最终的决赛,只不过决赛中不敌如日中天的古巴队。

关于王怡这事我们再多说两句,王怡赴美学习手续是在中国女排拟调其集训之前经过有关单位的正常程序审批的,而在王怡事件之后,郎平甚至对于自己管理风格有过反思。


体育圈全能王


Lo


管金友


1995年,郎平和陈忠和亲自到上海王怡家,邀请王怡入选国家队,玉怡当面答应了,但过了几天,王怡不辞而别前往美国留学。结果中国队没有获得奥运冠军。主力副攻王怡缺席参赛就是主要原因,迫使赖亚文带病参赛,郎平深受其害。造成郎平因病辞去中国女排主教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