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乐亭|第64期|在李大钊纪念馆工作二十年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会刊第64期

编者按:文章内容仅作文化交流用,不代表本自媒体观点

读乐亭|第64期|在李大钊纪念馆工作二十年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

1997年6月,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到李大钊纪念馆,喘息未定便投入了紧张的筹建之中,一晃20余年,风霜雨雪青丝白发,但是今天我仍然要告诉大家,我深情挚爱着纪念馆平凡的工作,把青春献给了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神圣事业我无愧无悔。

我热爱纪念馆工作,因为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路标。李大钊同志在狱中回顾自己的革命生涯时这样写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主义者的伟大献身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他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党的事业。他对共产主义具有无比坚定的信念。为了实现这个崇高的理想,他“勇往奋进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瘁力以成之”。他作风质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他坚持真理,处己以约,待人以诚,正如后人所赞誉的,“没有宗派气,内外从如云”。在革命处于危难时刻,他节衣缩食,毁家纾难,把个人收入的大部分用作党的活动经费,接济同志,接济贫困青年,而自己却“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始终坚守党的秘密,维护党和革命的荣誉,直至舍生赴死,从容就义,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他的伟大精神,高尚人格,是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光辉典范。在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的今天,虽然已没有白色恐怖的漫天笼罩,也不再置身于炮火硝烟,但我们却面临着改革开放大潮中泥沙俱下,腐朽思想悄然侵蚀的考验。而权利、金钱、美色是最容易让人迷失,让人不战自败的敌人。在这种时刻,大钊精神犹如指路航标,能引导人破迷雾、绕险滩,到达理想的彼岸。以大钊精神为镜时常照一照,任何私心杂念都会相形见绌,会让自己保持心境平和,懂得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如何去工作,怎样去做人。

我热爱纪念馆工作,因为它让我感到了光荣和自豪。纪念馆的工作是平凡的,有时甚至是艰苦的、繁琐的。100多亩地的园林维护,需要炎炎烈日下的清扫、施肥、浇水、除草和北风呼啸中的扫雪铲冰。那时纪念馆全年全天对外开放,仅有的20几名工作人员每人每年奉献的休息日都达到50天以上,有些同志甚至一年都休不上一个完整的节假日。但平凡之中总有一些情景让人难忘,让人感受到一种崇高和神圣,让人面对平凡和苦累无怨无悔。从带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一双双充满着对伟人敬仰的目光中,我想象到,大钊同志从小勤奋学习,立志报国的热情一定激荡在他们幼小的心田;从一队队共青团员、共产党员的铿锵誓言中,我感受到,他们决心以“惟知跃进,惟知雄飞”的精神投身改革开放实践的万丈豪情;最使我难忘的是这样一幕:观瞻者留连在杀害革命者的绞刑台前,一片肃静,只有讲解员的声音在回荡:“在杀人的刑场上,李大钊同志始终态度从容,他第一个走上绞刑台,为捍卫共产主义真理,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慷慨赴死。”静默之中,又让我体会到,宣讲者与观众此时的心灵一定是跳动着同一种节奏,那就是为大钊同志的献身精神所撼动。我相信,此时,人们的精神得到了一次升华,也许高尚和正义会就此萌生。纪念馆的工作是平凡的,在每日的迎来送往中交替着春秋冬夏。但是,我们所从事的却是用伟大的精神净化社会,塑造人类灵魂,这样的事业又是何等的崇高与神圣,而这样的平凡又让我怎能不去热爱!

我热爱纪念馆工作,因为它让我感到责任的艰巨和重大。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开馆之初,一位90多岁高龄的老同志来到纪念馆。他告诉我,当年,他就是跟随李大钊同志闹革命的,是李大钊同志送他上黄埔军校并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临别之时,他拉着我的手,谆谆叮咛:“思想领域这块阵地,高尚的精神不去占领,腐朽的东西就会趁机侵入。革命时期,大钊思想曾影响教育了一代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培养四有新人仍然离不开大钊精神。所以你们要耐得寂寞,乐得清贫,要坚守住这块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呀!”前辈的话语重心长!也有人曾这样问我,“你在纪念馆工作一定很轻松吧?”实话说,在这里我的心却是时时沉重。因为,我每天都在感受今天的社会主义是李大钊等无数革命先驱经过艰难探索,倾注丹心碧血所换来的,所以目睹当前社会的一些怪现象就愈让我痛心不已,我会时时记得前辈的嘱托,会时时感到肩上责任的压力,而这一嘱托和责任又怎能容许我不去热爱纪念馆工作。

我热爱纪念馆工作,因为它使我感受到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发展高度重视和支持,为纪念馆发展描绘了广阔前景;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变化,欣赏水平、对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到来,旅游业及多种多样的文化娱乐形式兴起,对传统的博物馆、纪念馆经营方式产生冲击。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新形势下怎样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把握好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创新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如何在商品经济大潮中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合理整合资源走协同发展之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些崭新的课题也许需要我们穷尽一生的努力去探索,去实践。但是我相信,我们的自身价值也将会在这种探索实践中得到最完美的实现。

纪念馆的工作是平凡的,它没有显赫的地位,也不能带来充裕的金钱。但是这里的工作又是崇高的,它担负着弘扬正气、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道义和责任。我热爱纪念馆平凡的工作,我更加敬爱伟人的精神和品格。20年,我和我的同事们用心血和汗水浇灌李大钊纪念馆的一草一木,用我们的笔、我们的声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所记述的丰功伟绩,用我们的敬业和忠诚创造成绩告慰英灵。纪念馆的工作虽然平凡,但我永远热爱这片神圣的土地,因为这里的一切使我充实、使我自豪、使我的生命永远年轻!

(作者王海,李大钊纪念馆办公室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