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你!”为什么宝宝喜欢打人?大多数父母的教育失误就在这2点

许多人认为孩子3、4岁的时候最为调皮

难以管教,但其实孩子第1个“叛逆期”是在孩子1岁左右,许多孩子的一些坏习惯正是在这一时期萌芽发展

而由于家长的疏忽,最终导致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在这些不良习惯中,“乱打人”是最为常见的。

“打你!”为什么宝宝喜欢打人?大多数父母的教育失误就在这2点

小区里有几个同龄的宝宝,经常在一块玩耍,其他的小朋友都天天乐呵呵,其乐融融的,但是一个叫西西的孩子是小区里有名的小霸王,许多家长带着孩子看到西西都避之唯恐不及

原因就是西西在和小朋友玩耍的时候,经常没有缘由的动手打小朋友,不是一下小朋友的头,就是使劲的一下小朋友。

有一次一个小孩在秋千上正玩,西西跑过来一把把他推了下去,幸亏秋千下是柔软的草坪,才没有酿成大祸。

西西的家长没想到西西能办出这种事情,赶忙带着西西向对方家长道歉,并表示以后一定会好好管教他。

“打你!”为什么宝宝喜欢打人?大多数父母的教育失误就在这2点

但有的家长可能觉得自己孩子在外面厉害一点才不会吃亏,但实际上孩子爱打人负面影响极大,需要及时纠正

“打你!”为什么宝宝喜欢打人?大多数父母的教育失误就在这2点

其实孩子爱打人,多半是因为父母的这2种坏习惯

  • 简单的模仿行为

孩子年龄较小,世界观价值观尚不完善,有的时候不能分辨是非,在孩子简单的世界里孩子可能并不能理解打人的含义,这种时候如果看到父母有这种行为,可能会进行模仿。

“打你!”为什么宝宝喜欢打人?大多数父母的教育失误就在这2点

  • 家长纵容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长眼中的宝贝,有的家长特别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这一些隔代的长辈不肯看到自己的孩子吃一点亏,日常对孩子无限的纵容,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也视而不见。

甚至有些孩子不良行为还是他们教出来的,这种方式下教育出来的孩子可能过分的骄纵,爱欺负别人,养成了爱打人的坏毛病。

孩子是一棵没有被定型的树苗,需要家长的精心养育,才能长成笔直的大树。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森就这样说过,尊重别人,有责任心的孩子,出现在爱与管教相互配合的家庭中。

这句话就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溺爱孩子,而应该在孩子出现不良的苗头时,正确的教育孩子。

“打你!”为什么宝宝喜欢打人?大多数父母的教育失误就在这2点

家有打人宝宝,父母可以这样做

1、模仿行为冷处理

如果孩子打人仅仅是对他人简单的模仿,那说明孩子对打人这一行为背后的含义并不理解,家长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

家长避免在孩子面前有打人行为的话,过一段时间孩子自己就会忘记这种行为,家长无需过多干预,观察好孩子的行为变化,如果没有好转的迹象,再采取其他措施也不晚。

“打你!”为什么宝宝喜欢打人?大多数父母的教育失误就在这2点

2、家长影响要纠正

如果孩子爱打人是由于家中的长辈过于溺爱或者教育方式不对,家长一定要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讲清楚利弊,纠正他们的思想,避免他们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

虽然现在许多人工作很忙,但不要把孩子的教育交给不能正确引导孩子的爷爷奶奶,孩子的品格不好,现在家长赚再多的钱,将来也抵不住孩子的挥霍。

“打你!”为什么宝宝喜欢打人?大多数父母的教育失误就在这2点

3、利用绘本故事来引导

其实孩子的天性都不坏,家长在排除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后,对爱打人的孩子家长可以挑选一些有针对性的绘本故事,让孩子进行阅读,或者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是不好的。

家长一定要把孩子的所有事情都放在心上,不要对孩子爱打人的行为视而不见,认为没有什么大问题,家长如果不及早进行纠正,到时候受苦的还是自己孩子。

“打你!”为什么宝宝喜欢打人?大多数父母的教育失误就在这2点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抓起,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应该科学的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莎莎妈妈为大家推荐2套儿童培养好性格的书籍,一套是《阳光宝贝翻翻乐大卡》10册,里面很多故事可以帮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培养孩子乐观、勇气、分享、诚实、机智等美好品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实践能力。

“打你!”为什么宝宝喜欢打人?大多数父母的教育失误就在这2点

另一套是《德国幼儿自我管理的图画书》共12册,提升宝宝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绘本故事对孩子进行情绪早教

“打你!”为什么宝宝喜欢打人?大多数父母的教育失误就在这2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