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过新年,别只读唐诗宋词,明清诗中的大年夜,家国真情更动人

今天继续推荐除夕好诗。

一般而言,唐诗宋词为世人所熟知,而明清诗歌却知之者少。其实,明清诗也有可读之处,明诗朴质真诚,特别是明朝末年,王权更替,许多诗人坚守气节,或率兵抗清,或隐居不仕,其风骨与操守,值得后辈人敬仰。诗到清朝,出现高峰,名家辈出,精彩纷呈,更为可观。

每到除夕,辞旧迎新,更容易引起诗人感慨,他们或羁旅思乡,或感悟人生,或寄托家国之悲,或细写朴素真情。细读其作,能感受中华文化之精深,也能体会诗人情感之热烈细腻。

今天所选六首诗,王和尚希望诸位朋友从中能读出诗人风骨胸怀和坦荡真情,为新年增添几分诗意,让人生看破些许迷局。


诗意过新年,别只读唐诗宋词,明清诗中的大年夜,家国真情更动人

△ 明清经典过年诗歌,你读过几首?


01:战乱中的除夕夜,思乡之情更动人心

客中除夜(明·袁凯)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

王和尚评诗:

袁凯是明初诗人,亲身经历元朝末年的战乱,这首诗即是他漂泊异乡躲避战乱时的作品。除夕团圆之夜,客居他乡,心中有说不尽的凄凉,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正是此意。


诗意过新年,别只读唐诗宋词,明清诗中的大年夜,家国真情更动人

△ 战乱中的思乡情更真挚动人


身在异乡,看到别人的儿女逐渐长大,他才突然意识到漂泊已久。此刻战火连绵,兵革不休,虽有归乡热望,却难以成行。唯有以酒浇愁,但是满腹忧患,一杯薄酒又怎能消解?这首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思乡心理刻画得细腻真切,故而读来非常感人。

02:大明名臣于谦的乐观自信,质朴中富含哲理

除夕宿太原寒甚(明·于谦)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王和尚评诗:

于谦是明朝著名民族英雄,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后,他领导的北京保卫战,抗击瓦剌大军,延续了明朝近两百年的政权,历来被人景仰。他为官刚正清廉,在地方任上也兴利除弊,政声卓著。于谦亦能诗,诗风刚劲质朴,气度不凡,这首诗即是如此。


诗意过新年,别只读唐诗宋词,明清诗中的大年夜,家国真情更动人

△ 民族英雄于谦


于谦在担任山西巡抚时写了这首诗。北方的除夕夜异常寒冷,作者却在诗中抒发了不畏艰难,坚强乐观的信念。虽然“寒甚”,他却称之为“轻寒”,表示对寒冬的蔑视,体现他一贯开朗坚韧的性格。接着他进一步指出,除夕意味着冬天即将过去,春风已经悄悄来临,表现了乐观豁达的人生感悟。

这种寓意深刻,积极乐观的哲理,在近400年后,才被英国诗人雪莱写出类似句子,即“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诗意过新年,别只读唐诗宋词,明清诗中的大年夜,家国真情更动人

△ 于谦领导北京保卫战,拯救明朝


03:明末抗清英雄,除夕夜反思国事,以诗明志

壬辰除夕寓湄洲禅院(明·张煌言)

浪迹天涯又岁寒,强将枯影对辛盘。

乡思暗逐鲸波写,世事明随渔火看。

柏叶尊前催律吕,莲花漏上换支干。

江山百战浑非旧,留得磻溪把钓竿。

王和尚评诗:

张煌言是明朝末年著名的抗清英雄,他坚持抗清近二十年。他的诗风格刚健,质朴悲壮,虽多在战斗生涯中匆忙写就,然其中饱含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这首诗即是如此。

公元1652年,张煌言率领抗清义军驻扎在湄洲岛,为北伐收复浙江作准备,这首诗即写于此时。抗清斗争不断失利,他漂泊在福建海面,内心既凄凉又无奈,除夕之夜,他孤独的身影在宴席边沉思。对故乡的思念随着波浪翻滚,而此刻的局势又昏暗不明。时光悄悄过去,反清大业的未来又走向何方?


诗意过新年,别只读唐诗宋词,明清诗中的大年夜,家国真情更动人

△ 抗清英雄写诗明志


作者由时间流逝,壮心不再,想到江山易主,山河改貌,内心颇感到悲凉无助。敌我力量悬殊,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万一抗战失败,他给自己找到了一条出路,那就是要学姜太公隐居垂钓,等待时机,至死也不变节投降。

这首诗风格沉郁,悲壮苍凉,虽然未来渺茫,但他并不气馁,表现出坚忍不拔,坚持气节的倔强精神,极具风骨,堪为读书人的楷模。


诗意过新年,别只读唐诗宋词,明清诗中的大年夜,家国真情更动人

△ 坚守气节者,为大丈夫


04:明末传奇人物,除夕夜寄托家国之悲

乙酉岁除八绝句(选一)(明末清初·傅山)

纵说今宵旧岁除,未应除得旧臣荼。

摩云即有回阳雁,寄得南枝芳信无?

王和尚评诗:

傅山是明末通才,在书法、医学、道家思想、考据、武术、绘画、诗歌等多方面都有建树。明朝灭亡后,他换上道士服装,隐居山中。康熙年间,被举试博学鸿词科,他被强行征召至北京做官,但是傅山以死坚辞,最终被放回乡里。因此,傅山被认为是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


诗意过新年,别只读唐诗宋词,明清诗中的大年夜,家国真情更动人

△ 傅山是武侠小说中的传奇人物


了解到这一点,这首诗就好懂了。作此诗时,距明朝灭亡不过两年,反清复明的活动正此起彼伏。因此此时作者内心既有亡国丧家之痛,又有举事复国的希望。因而,此诗第一联即在写亡国之痛。虽然除夕之夜是除旧布新之日,但是他内心的苦痛又怎能消除呢?“旧臣”即指他仍然心向明朝,是大明的旧臣。

除夕过去,春天来临阳和日暖,大雁就要北飞,他希望大雁能从南方带来抗清胜利的消息。此刻,福建的南明政权还在积极进行抗清活动,“南枝”即比喻此意。春风暖日能吹开向阳花,是否能吹散故国的阴霾呢?作者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诗意过新年,别只读唐诗宋词,明清诗中的大年夜,家国真情更动人

△ 明朝文人多有气节


05:游子归乡,朴素语言写母子深情,细读下泪

岁暮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王和尚评诗:

除夕夜是阖家团聚的日子,在外漂泊的游子都渴望回家看望父母,享受天伦之乐。归心似箭的蒋士铨终于在年底回到家乡,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首诗质朴真挚,读来很是感人,可说是千古同慨,漂泊的游子都会心有戚戚焉。


诗意过新年,别只读唐诗宋词,明清诗中的大年夜,家国真情更动人

△ 漂泊的游子归心似箭


母亲缝制的寒衣针脚细密,寄托着母亲对儿子浓烈的爱意;自己写的家信,被母亲小心收藏,视若珍宝。这一联写出母子感情的朴素真挚。而母亲一见到归家的孩子,就嘘寒问暖,练习儿子面目清瘦。面对苍老热情的母亲,作者在外即便有千难万难,此刻再也说不出口了,涌上心头的唯有不能奉养老母的惭愧之情。

这首诗心理刻画细腻,细节真实动人,使人若闻若见,故而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细读足以下泪。


诗意过新年,别只读唐诗宋词,明清诗中的大年夜,家国真情更动人

△ 母子之情最能动人


06:乾隆盛世的隐忧,诗人除夕夜发现危机

癸巳除夕偶成 其一(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王和尚评诗:

黄景仁是清代著名诗人,他自幼孤苦,一生清贫,为生计四处漂泊,饱经忧患,故而35岁就英年早逝。但是黄景仁诗名甚高,他诗学李白,多抒发怀才不遇,寂寞穷愁的感慨。


诗意过新年,别只读唐诗宋词,明清诗中的大年夜,家国真情更动人

△ 乾隆盛世暗含危机


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除夕,黄景仁从安徽回家过年,在千门万户的笑语声中,他却产生了一种莫可名状的忧患之感。,正是乾隆盛世的顶峰,但是作者却冷眼观察,超越世俗,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

一颗星星大如圆月,冷光四射,明澈而神秘,在作者面前充满了阴森森的妖气,不需解释这种忧患感到底是什么,读者自能感受一种不祥的气氛。这就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