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外面犯錯,該不該批評?教育孩子,父母應該先管好自己的嘴

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的答案。其實,要談教育,父母先要管好自己的嘴,再來談教育。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條拉鍊。”

蓓蓓常年在外地上大學,她的媽媽非常想念她,就想前去陪讀,時間一久,因為母女二人的各種意見不合,倆吵越來越多。

面對母親的不滿和偏執,女兒大聲地回答:“我做什麼都是錯的,我做什麼都不好?”母親回答說:“給你說這樣做,你不聽,總有你吃虧的時候!”當女兒聽到這樣的話,眼淚在流淚,心卻在滴血。

孩子在外面犯錯,該不該批評?教育孩子,父母應該先管好自己的嘴

人與人之間的有些小矛盾,其實都是因為言語不和引起的。當這件事放在孩子的身上,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抗和不滿,如果不重視孩子的內心感受和想法,這有可能會打壓孩子的個性,對生活觀念也造成影響。

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如果父母因孩子做錯事,不給孩子面子,就會導致自卑的性格。

孩子在外面犯錯,該不該批評?教育孩子,父母應該先管好自己的嘴

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認為:”小孩子哪有什麼面子可談,什麼也不懂”。

其實這樣理解是錯的,現在的小孩子都比較懂事,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也是知道“面子”有多重要,甚至在幼兒園,小朋友之間都會經常說出“給我個面子”這樣的話,雖然是個玩笑話,但也能看得出,孩子簡單的會認為“面子”等於“尊重”。

孩子在外面犯錯,該不該批評?教育孩子,父母應該先管好自己的嘴

懂的自尊自愛這是好的表現。當你在批評孩子時,有些時候,他也會覺得丟臉。這一點,我就要說說我鄰居家的孩子,至今讓我難忘。

明明是個比較淘氣的男孩子,他經常犯一些小錯誤,但基本上沒有什麼大危害危害,並不嚴重。直到前幾年過年的時候,她家有很多人,都是家裡的親戚,突然皮皮舞動手中的“金箍棒”,打破了家裡的頂燈,產生了巨大的火花,嚇了眾人一跳,都連忙開門跑了出去。

許多人都來觀看發生的事情,當明明媽看到孩子闖禍,給自己丟臉的時候,她就當著眾人的面責罵孩子,非常難聽,最終在眾人和鄰居的勸阻下,停了下來!

孩子在外面犯錯,該不該批評?教育孩子,父母應該先管好自己的嘴

父母的這個行為其實是在掩飾自家的“醜事”,通過暴力的手段將別人嘲笑的目光轉移在可憐的孩子身上,孩子此時的內心也是非常的惶恐和傷心,也許是一時貪玩,也許是不小心,在這種情況下,他更需要的安慰和教育,而不是當眾責怪。

這這會讓他在眾人面前丟臉,如果被小夥伴看到,也會成為別人口中的笑柄,如果父母換一個做法,孩子會感激你,也願意接受父母的教育,這種暴力且丟臉的方法只會讓孩子更抗拒。

孩子及時犯錯,可以批評教育,但不要總是否定孩子的面子問題,這更是自尊的問題,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外面,首先就應該學會尊重孩子,其次把他當作一個獨立的人。

孩子在外面犯錯,該不該批評?教育孩子,父母應該先管好自己的嘴

那麼我建議,在下面這3種情況中,父母可以給孩子留點“面子”,他會從心底感激你。

1、不要當眾責罵孩子

父母一提到孩子,就會輕視自己的孩子,讚美別人的孩子,說別人孩子的好話,說自己孩子的缺點,所以有句話說“別人家的孩子”,這其實會讓孩子覺得很沒有面子。作為家長,我們必須要明白,在別人面前責罵孩子的這種行為,並不能激勵孩子向對方學習,相反卻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孩子做錯了事情,如果父母把他們攤開在公眾面前,接受每個人的責難,會給孩子的小心靈帶來悲傷和羞恥,這種羞恥感更不會讓孩子記住教訓了。

孩子在外面犯錯,該不該批評?教育孩子,父母應該先管好自己的嘴

久而久之,會導致一種什麼樣的結果呢?孩子只會越來越叛逆,越來越自卑和偏執,“反正都這樣了,我就是這麼不堪,無所謂了”。久而久之,性格孤獨症,這將給他們今後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的危害。我也能理解做父母的心情,父母認為孩子不能驕傲,需要被打擊,但是如果他們想讓自己的孩子有信心,就應該學會注意方法和場合,要知道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打擊。

2、不輕易給別人透露孩子隱私

有些家庭的父母,很喜歡拿孩子的隱私或小癖好跟別人開玩笑,這在大人們眼裡似乎很搞笑,也沒有什麼,笑笑而已,可有時候真的會讓孩子覺得“丟臉”。

今年6歲的璐璐,是一個聰明可愛的女孩子,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愛。但她卻總是擔心和自己的媽媽相處,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璐璐的母親很喜歡拿璐璐尿床的事情開玩笑。有一次,璐璐正在和孩子們玩耍,旁邊媽媽和阿姨們在聊天,她突然聽到別人開她尿床的玩笑,阿姨們看起來都很高興,孩子們也開始嘲笑她,璐璐甜美的小臉瞬間緋紅,趕緊跑回了家。

孩子在外面犯錯,該不該批評?教育孩子,父母應該先管好自己的嘴

在這個年齡,孩子已經有了清醒的自我意識。作為一個在孩子面前說出這些隱私的家長,會讓孩子感到非常羞愧。更不用說隱私了,這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它也教會他們尊重他人。

3、不要隨意贈送孩子的物品

大人需要面子,總會忍痛割愛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給別人,但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決定權,在家長處理孩子東西的這件事情上,孩子也需要面子。有些家長覺得把孩子的玩具送給其他孩子,是一種溫暖和友善的表現,但此時卻沒想過孩子是否會不滿意。家長總是很容易忽視了幼小的孩子的心裡覺得難受,這樣孩子就會慢慢失去安全感,總擔心自己的東西不知道何時就會失去。這時,父母就需要給孩子足夠的面子來保護他的自尊,在處理孩子玩具的時候,徵求他們的意見就是尊重他們,給他們面子的表現。

孩子在外面犯錯,該不該批評?教育孩子,父母應該先管好自己的嘴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橘子育兒課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