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怀疑自己有拖延症?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没效果?其实是这里错了

你认不认识这一类人,每天早上醒了不想起床,躺下又睡一觉,结果醒来却发现自己快迟到了;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很多事情说马上做却又不做;想做的任务总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就一直拖到上班的前一天晚上,急急忙忙做完应付了事,然后被老板批评;

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就说自己做不到,自己不会做,自己有拖延症

症这个字在解释上就是病,我们把拖延行为叫做了拖延症,在内中就是把它拖延视为一种病,如果你将它看为是一种病,其实是在给自己找一个“不是医生,不会治病”的借口,从而继续拖延。我们要把它看作是自己的意志力不足造成的结果,正确的认知对于解决问题很重要。

你怀疑自己有拖延症?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没效果?其实是这里错了

想要战胜拖延,我们要首先要知道为什么会拖延。当大家在写第一篇论文的时候,是不是最开时都会纠结如何去写,甚至于“七天写了三个字”;或者当大家跨专业考研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学起来很痛苦;背单词的时候,喜欢先背看起来简单的词汇,而后背复杂且又长的词汇。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在接受精神上的痛苦之后,就会驱使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简单轻松的任务上,这样可以较为快速的获得成就感带来的喜悦刺激,比如:刷视频,看电视剧,将之前的知识复习一遍等等。也就是说,这种行为会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刺激,当人们逐渐养成习惯之后,拖延就产生了。

如何战胜这种拖延的行为,改变这种习惯呢?

第一个方法:减少触发诱因。

减少触发拖延的诱因,其实就是改变我们的工作环境。比如:

  • 远离手机。手机作为现在最普遍事物之一,几乎每个人都会通过手机来消遣时光,手机里面有大量APP,可以为我们提供多种视觉与听觉体验,很容易将接下来的工作拖延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
  • 远离卧室。为什么要远离卧室呢?因为卧室里面有张舒服又柔软的大床。我以前在工作特别累的时候,看见床就想躺一会,躺着躺着就不想动了,大大延迟了工作的进度。
  • 保持安静。想要认真工作就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如果周围有许多人在聊天,你就会不自觉地进入到他们的谈话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完成工作任务,因为大脑也认为和朋友聊天比工作轻松。

既然我们有时候无法忍住这些外界因素的诱惑,那我们就让他们消失在视线之中。具体如何去做呢?我和你们分享一个我大学写论文时用的办法,我自认为非常好用。

你怀疑自己有拖延症?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没效果?其实是这里错了

首先,我会把我的手机放在宿舍的柜子里,然后把柜子锁上防止丢了。拿着钥匙,拿着电脑,拿着与论题有关的书,就去自习室了。当时自习室的人非常多,但是没有人说话,都在埋头自己学自己的,不会影响到我。如果没有自习室的话,也可以去咖啡馆与图书馆,这两个地方也是清净的很,而且也非常有工作的氛围。

等到这段时间的学习结束后,回到寝室,打开柜子,拿出手机。果不其然,上面有学校发的各种通知,还要求收到回复。这要是拿着手机去写自习室,估计就是看一下午手机了。


第二个方法:自我暗示法。

什么是自我暗示法?给大家讲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你现在手头上有一个非常复杂的任务时,这个任务已经拖了好久了,但是就是不想去做,因为太复杂。这个时候,你就要告诉自己,“我就认真做10分钟,10分钟内之后就不做了,10分钟对我也不是很长的时间。

在这种自我暗示的情况下,当你开始认真对待任务的时候,当10分钟到了,你刚刚把材料什么的找到,甘心就这么结束吗?当然不,在这时候你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然后就继续做这个任务,直到完成或者完成一部分。那就有人问了,完成一部分不也是没完成吗?我坚信,你不会允许一个做了一部分的任务一直存在,你会抓紧时间将他完成,不然睡觉都可能梦到它。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这么欺骗自己。我在睡五分钟就起;我在玩10分钟手机就去学习;我再吃两口就不吃了......

你怀疑自己有拖延症?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没效果?其实是这里错了


第三个方法:自我奖惩法

显而易见就是我们根据我们的行为来对自己进行奖励或者惩罚。

当我们较为满意某个行为时,即拖延行为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减少,我们就对自己进行奖励。如:打游戏,上网,玩手机,吃火锅,看电视等等,随便你奖励什么;而对于自己某个行为表现不满时,即产生拖延行为,我们就对自己进行惩罚。如:一个小时不玩手机,抄文章10遍等等。

理论来自普雷马克原则:用高频率行为带动低频率行为的发生;以及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为了摆脱厌恶刺激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这种办法只针对于有决心想要改变的,自控力比较强的人适用。

你怀疑自己有拖延症?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没效果?其实是这里错了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早一点摆脱拖延的行为,做一个接近理想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