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己所不欲,勿加諸人


老人言:己所不欲,勿加諸人

“恕者,以身為度者也。己所不欲,勿加諸人。” 戰國.魯.屍佼《屍子.上卷》

恕,就是以自身為衡量的尺度。自己不情願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憎惡別人身上的某些缺點,首先要祛除自己身上的同類缺點;希望別人做到的事情,首先要求自 己做到,這就是“恕”。農夫鋤地,是為了除掉妨害稼苗的雜草;賢人治理,是為了除去妨害道義的壞人。如果思考某事情對道義沒有益處卻還在思考它,就是內心 穢雜;談論某事理對道義沒有好處卻還在談論它,就是言語的穢雜;做某事情對道義沒有好處卻還在做它,就是行為的穢雜。思考能符合道義,智慧才是上等;言論 符合道義,言論才能指導別人;行為符合道義,行為才能成為別人的法則。射技不一精一的卻想教別人學射,別人是不會學的;自身行為不善,卻想指導別人,別人是不會聽的。

好馬雖然只有伯樂知道它是好馬,依舊不失為好馬。行為也是這樣,只有賢者賞識,並不妨害是一個善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凡事都要推己及人,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自己希望得到幸福,也要想到別人得到幸福,起碼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為來對待他人,倘若自己所不想為的,卻硬要強加給他人,這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係,還會使事情陷入僵局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的確應該遵循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與他人和諧相處的一種體現。

老人言:己所不欲,勿加諸人

孔子提倡“恕”道,在這裡,“恕”有兩層意思,首先就是要“恕自己”,而後才“恕他人”,能做到這一點,才是真正地做到了“仁”。所以,做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應寬宏大量,與人為善,寬恕待人。如果別人沒有達到你的要求,就需要換位思考一下:若是自己站在對方的位置上又會如何?能否處處做得完美?


宋代的陳諫議有一匹劣馬,性情極為暴烈不遜,不能夠被人駕馭,因為有人接近而踢傷、咬傷了很多人。一天,陳諫議走進馬廄,卻沒有看到馬,於是就問僕人:“那匹馬怎麼不見了?”僕人說,被少爺牽出去賣給商人了。這位少爺叫陳堯諮,是陳諫議的兒子,當時正在翰林院任學士一職。陳諫議馬上召來兒子,說:“你是朝中重臣,家裡人都不能管住這匹烈馬,商人又怎麼能馴服它呢?你這是把禍害移到別人身上啊!”訓斥過後,陳諫議馬上命人去追趕商人牽回那匹馬,並把買馬的錢退還給商人。他早已作好打算,即使把那匹馬養到老死也不準再賣出去。當時的人們都稱讚陳諫議有古人的仁人之風。


陳諫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據史料記載,陳堯諮非常喜歡馬,家裡也養了很多馬,然而對於這樣一匹性情暴烈難馴服,又踢傷咬傷很多人的馬,家人十分不喜歡,擔心這樣下去會有更多家人受傷,因此他才會把它賣給商人。而陳諫議讓屬下追回這匹賣給商人的馬,表現了他淳樸、忠信、寬容的仁人之心,也用不言之教使自己的兒子得到了教育。

老人言:己所不欲,勿加諸人

寬容是一種美德,但是一個人要擁有這種美德,首先就要有一種豁達的心態。能否寬容別人在於自己心靈的選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中華民族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信條,然而在現實中許多人都不能恪守這種人生信條,一切以個人利益為中心,只顧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如果人與人之間能夠多一些寬容和相互理解,彼此都有一顆感恩的心,那麼社會就會變得更融洽、祥和。有佛語說得好:“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還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 自己;你永遠要做到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於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快樂。”


可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寬恕和放下是多麼重要。當然,也要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作用力是相互的,如果不願意別人以某種方式對待自己,那麼自己首先就不要用這種方式去對待別人,

做好與人為善才能與己為善。

老人言:己所不欲,勿加諸人

一個國家的白人政府推行所謂的“種族隔離”政策,也就是對不同膚色的種族區別對待,政策規定,黑皮膚的人不允許進入白人專用的公共場所。要知道,很多想法一旦形成文件被貫徹執行,就會產生一種強制效應,即使有些人並不贊同這些觀點,久而久之也會被同化。逐漸地,白人也不喜歡與黑人來往了,認為他們是低賤的種族,連見面說話也覺得要高黑人一等,對黑人時常冷嘲熱諷,嗤之以鼻。


有一天,有個長髮的白人女子在沙灘上曬日光浴,在暖暖的日光照射下,她慢慢睡著了。當再醒過來時,太陽早已經下山了。此時的她覺得肚子很餓,便走進沙灘附近的一家餐館想吃點東西。進門後,她選了一張靠窗的椅子坐了下來,15分鐘過去了,仍然沒有一個侍者前來招待她點餐。她坐在那裡委屈地看著侍者們忙著招待那些晚於她進來的顧客,而對她卻理都不理。她十分不解,在繼續等待了很久仍沒有人過來招呼她時,她怒氣衝衝地想過去責問那些招待們。


當她站起身,正想去吧檯時,看到前面的一面大鏡子。鏡中的自己已經被太陽曬得皮膚黝黑,看到這樣的自己,她的眼淚止不住地奪眶而出。此時此刻,她才真正體會到那些被白人歧視的黑人每天都是怎樣一種自卑而又無奈的心情。


老人言:己所不欲,勿加諸人


這個故事雖是一件小事,講的卻是寬容的待人之道,人生在世,不能只想著自己,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和發展以外,還要對他人給予恰當的關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強加於他人。每個人都要學會換位思考並設身處地地替他人考慮考慮,自己都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讓別人去做,自己做了這件事情都會很痛苦,為什麼要讓別人再痛苦呢?


每個人即將做一件事的時候,都要首先考慮到別人的感受,以一種推己及人的態度,設身置地為別人考量一番,當你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時,別人會感覺到你的好意,並回以同樣的信任和誠心。要記住,只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他人,人與人之間就會相處得更加和諧、融洽,這樣的人生才會充滿快樂與溫情。

老人言:己所不欲,勿加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