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之死,真是死於他的智高蓋主嗎?其實不然,乃亡於政鬥


楊修之死,真是死於他的智高蓋主嗎?其實不然,乃亡於政鬥

今兒與列位條友侃一侃楊修之死

東漢末年,曹操能夠於亂世諸雄中崛起,一統北方中原,與他不拘一格任用人才,使用人才,是有莫大的因素的。演義評書裡雖對曹操有貶,但他愛才的心性也時不時會有展現,象對待降將關羽,長坂坡不射趙雲。但無論怎麼愛才,才為之所用,才是至要。不為之所用,還處處使主人窩心,那你不在我手心便罷,在我手心裡,便是必除了。政治原本狠、黑,自古若是。

楊修本為曹操丞相府的一級大秘書,可見信用之重,也可見楊修之才必高於眾,不然不會讓他負責文書、起草文件、管理檔案、參與機要。事實上,楊修負責這些事務,幹起活來,都得到了曹操的讚許,很是器重。《三國志-曹植傳》雲:“{楊}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為太祖所器{重}”,又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自魏太子已下,並爭與交好”。

魏太子已下,都去與他結交,不外兩個原因,一是楊修行走曹操左右,當紅之人;一是楊修文采、智敏過人。

可是,人生福禍難測,最終楊修卻被曹操所棄,定了死罪。很多讀史的條友,多是認為楊修無大智慧,耍小聰明,不看眼力界兒,得罪了曹操。其實不然,楊修恃才是有點飄,可論不敬,罪不至死,按常例至多冷藏,發遣小地方為官反省。

個種緣由,今且聽散發弄舟細細侃來。

楊修之死,真是死於他的智高蓋主嗎?其實不然,乃亡於政鬥

楊修在初任丞相主簿時,曹操對他事皆稱意,很是器重。


一、楊修不是曹操嫡系

在現今各企業公司中,一把手考慮身邊跟他的人,首先是對他個人及公司的忠誠度,其次才是業務能力。大老總看中某個人的才幹,可以去培養、扶植,成為親信。但或此人不上道,恃才傲物,不懂藏鋒於主上,那就進不了大老總嫡系圈子裡。楊修佔了這條。

另外,楊修本世家大族,祖上至其父楊彪皆是漢之重臣,楊修標準的官二代。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亂,初始雖佔了先機,但為了穩住腳跟,漢室一些遺老名臣,不得不小心或和顏待之。而一些遺老,雖勢去,架子卻不放。眼睜睜看著曹操駕馭漢室,心又不甘卻也無計。只好風涼話潑之,找些平衡。楊彪、董承、孔融等人皆在其列。楊彪娶得還是大逆袁術之妹,楊修實乃袁術之甥。但即使這樣,曹操依舊重用楊修,一是給足楊彪面子,二是有才之人,曹操從不計嫡親門派,都是為漢室復興嗎?由此看出曹操是真性情,演義評話詆譭曹操,蓋不足取。

結論是曹操確實是全力培養、扶植過楊修,結好楊彪也罷,任人唯賢也好,曹操此處無差評。楊修上不上道,是自身閱歷涵養的問題了。

二、楊修確實才高,但確無大智慧,多次炫才得瑟

在任何老總下基層或社會老大出門談事,最喜歡一幅指點江山、眾皆應聲的豪氣,而這時有個二貨,卻往往站於一把手身前,去點點指指,顯其智多,最招一眾厭煩。縱算老總、老大涵養高,面子上不露嫌,肚子裡怕早已打了多個結。這條,楊修又佔了一些。

楊修之死,真是死於他的智高蓋主嗎?其實不然,乃亡於政鬥

曹娥碑“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暗喻”絕妙好辭“四字,楊修早於曹操解出,聰慧過人。


楊修喜歡人前,不分場合,炫耀自己的聰智異於常人,正傳野史中例子很多,散發弄舟雖願胡侃,但從不願八股絮叨,侃就侃大白話般的你我互通、簡單的史實。楊修如何炫才,百度上不少,什麼一盒酥了、曹娥碑了、雞肋了,一查就有,不多絮言。僅表一句:正是這些楊修的“小聰明”,不知是正傳還是野史的段子,楊修之死,後人都從這找源頭,楊修該殺,凡事太張揚,智高蓋主,引來後人評評總總。

三、傍錯大樹,摻和奪嫡之爭,才是楊修最終之死的因由

楊修之死,真是死於他的智高蓋主嗎?其實不然,乃亡於政鬥

曹操殺楊修,楊修才名俱高。後人也是幾多爭議。


前面列舉了楊修兩條最終不讓曹操待見的可能,但錯都不至死。官二代,沒吃過苦;年輕氣盛,喜歡張揚,此人之常性。曹操看不爽,完全可以有心,安排楊修下基層歷練歷練,打磨打磨他的傲性。可是曹操最終的決斷,而且是在楊修他老子楊彪還在的情況下,找由頭殺了楊修。全然不顧當年,曹操都說過,我才不及楊修的話。可見能做出此決定,事關重大。

確實重大,因為關乎到曹操死後,魏家江山如何繼續穩定長存的問題。這一次,楊修站錯了隊,他站到了老二曹植的隊伍中。曹植文采高,楊修文采亦高。惺惺相惜,志同道合難免,且還成了曹植第一謀士。況早先,曹操確實喜愛曹植大於長子曹丕,特見寵愛。楊修沒錯,投資曹植,一旦曹植上位,自己身價上揚,高官厚爵,儘可其享。但是,這場奪嫡之爭中,曹丕也不是善茬,也有自己的一班力保勁推之臣。曹丕的護推團有四大高人,號稱“四友”,第一位就是令諸葛亮都頭疼的司馬懿,第二位第三位,陳群、吳質,當時就是魏家謀臣中公認的上上之選,第四位朱鑠是將軍,軍中有地位。而曹植的智囊是清一色的文士,吟詩賦曲是人中之風,卻都沒有什麼政治和軍事經驗。雙方鬥智爭先,曹植屢屢敗陣。最終,一生在政治鬥爭中摸爬滾打的曹操,定了心,看好曹丕。既然定了此心,自然要對老二曹植打壓,以免自己亡後,局勢不穩,外人藉機生亂,誤了傳承換代大事。殺楊修,以震懾魏家綱常傳承態度,便上升到政治意識。楊修遂也就成了一件政治導向的犧牲品。何況,楊修卻有高才,假使曹操身死,以楊修之才,扶保曹植,令魏家後代爭執相殺,亂成一鍋粥,大有可能。

楊修無錯,小錯也至多是年輕志高,隱忍不足。本身投資曹植,也是為向上而為。曹操沒錯,不殺才高的楊修,恐其助力於曹植,魏家之後宮廷之鬥,終多生變,不利於安穩傳承。

楊修投資錯誤,時也、命也。世上對與錯,本無明顯之分,蓋因當事人出發點角度不同。正所謂:功過是非,留待後人評說。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

楊修之死,真是死於他的智高蓋主嗎?其實不然,乃亡於政鬥

我是愛看古書愛侃古事的散發弄舟,歡迎同好關注交流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