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記:建築的風骨

莎翁名言: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踏上歐陸,首先映入眼簾的必是城市的建築。歐洲以石結構為主材的每一座建築彷彿都有靈魂,都如同一張張face,你喜歡或者不喜歡,它就在那裡。城建的縱橫相連即是“石頭的史書”,澆融內心恰如“凝固的音樂”。

這樣的情景,必會聯想祖國。無論身在哪個城市,城市建築大都千篇一律,無地域特色。滿眼的疲倦,求安慰。

無論學習世界史,還是閱讀歐洲名著,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建築每每撞入腦海,我始終如墜雲霧,但當你面對巴黎聖母院(左圖一)、凡爾賽宮廣場(圖二)與其最負盛名的鏡宮,兩類迥異建築風格則立體化的呈現。非著名建築愛好者建哥總結如下:哥特式建築高聳瘦削且帶尖,代表作巴黎聖母大教堂;巴洛克式建築富麗堂皇且重色,代表作凡爾賽宮廣場及鏡宮。

從小學至大學前,建哥最高職位是歷史課代表。作為一名代表,我習慣於從歷史的本源去追溯:

1.為什麼中國古建築以木結構為主,歐洲古建築以石結構為主?2.為什麼歐洲古建築比中國傳承得更加完好,更加長久?

西行漫記:建築的風骨


西行漫記:建築的風骨

上小學,老師哼哼教導,要學會用唯物主義分析問題;上初中,老師說要用辨證唯物主義來分析事物;上高中,老師繼續說,要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上大學,老師說要以科學為準繩,善於利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看待事物,分析問題,改造世界。出社會,我更是博覽群報,堅持以科學發展觀來洞察世界。我們共同逆反的應試教育的政治經濟學中蘊藏著樸素的東方智慧,求贊同。

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參照達爾文進化論,從無文字記錄的蠻荒時代,亞細亞人和歐羅巴人擁有同樣豐富的河流與森林,沿河而居,刀耕火種,伐木建屋是其共同的選擇,本無區別。絕不是中國人不會使用石頭,趙州橋、萬里長城永不倒是明證。,也並非歐洲人不會使用木材,羅馬人宮殿之中華美細膩的木製家居和臨海湖而建的木屋即是說明。

文明的發祥是其主因,歐洲人信奉天主神教,而中國人信奉天道。

中國人說: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歐洲人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西行漫記:建築的風骨


西行漫記:建築的風骨

自清朝至改革開放初,中國曆經百年恥辱,積弱甚久。每當談及歐美,必然引發兩種激憤的迴音—目光向左:崇洋媚外,量中華五千年之悠久文明,何長洋人的志氣?餘光向右:憲政民主,觀歐美百餘年之政通人和,悲天朝之弊端。建築如此多嬌,引無數英豪竟拍磚,對此我只是微微一笑。

從辯證唯物主義角度:

1,中國建造的皇宮是為帝王建造的,要在帝王在世的時候入住進去,去享受,因此採用木結構,時間要短平快。而歐洲皇宮的建築首先給上帝建造的。因此它以與世永存的材料,用時間,精力細心製作,選用的大多是最好的石材,以石材為主。

2,歐洲無論什麼信仰,和政治觀點,對上帝都是恭維的,不因為改朝換代而毀壞建築。中國則不然,當新朝代來臨時,只有砸爛舊世界,老建築。根除前朝文化,建立新世界,新建築。新的統治者心理才踏實。

文明的發祥創造了中華夏商周和歐洲希臘文明,但是因神權至上,歐洲陷入了一千多年教會統治的中世紀黑暗,而中華則經歷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商鞅變法,進入了郡縣制的帝國時代,阿房宮,圓明園是這個時代建築精華之集大成,而百年建造週期浩大工程的大教堂則是歐洲人最灰暗的記憶。

時間在城市建築的石林中穿流而過,街區兩旁的石制建築景緻並不重要,其核心是文化賦予建築的風骨,引導新千年的華夏子孫是走向沃野還是荒漠。

西行漫記:建築的風骨


西行漫記:建築的風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