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国内外医学界大事件”年终盘点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的年终岁末。回首2019,国内外医疗界注定不平凡,万众瞩目的诺贝尔医学奖颁布、全球第一个3D打印心脏问世、中国自主研发抗癌新药“出海”零突破,每一项医学新成果都挑战着人们的想象,聚焦着全世界的目光。

至此,春雨国际盘点了2019年国内外医疗热点事件(排名不分先后),让我们重温这些激动人心的时刻,来更好地迎接2020年。

2019年度国际医疗学术领域大事件TOP5

万众瞩目——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7日17点30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美英的三位科学家William G. Kaelin Jr, Sir Peter J. Ratcliffe和Gregg L. Semenza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的可用性”。

今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做出的开创性发现揭示了生命最重要的适应过程之一的作用机制。他们为我们了解氧水平如何影响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发现也为抗击贫血、癌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

2019年度“国内外医学界大事件”年终盘点

2019年10月22日,新型基因编辑技术“prime editing”,能够以精确,高效和高度通用的方式直接编辑人体细胞。该方法扩大了生物学和治疗学研究的基因编辑范围,并有可能校正多达89%的已知致病基因变异。

由于这一系统依旧是一类全新的基因组编辑方法,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和改良,才能用于人类。不过,这一系统展示的潜力,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能够有效治疗罕见遗传病的未来,我们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2019年度“国内外医学界大事件”年终盘点

教科书将被改写——在皮肤中发现新的疼痛器官

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皮肤上发现了一种专门的皮肤神经胶质细胞类型,在皮肤的表皮下边界形成网状网络,传达有害的热和机械敏感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8月15日的《Science》杂志上。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尚未证实这种器官是否也存在于人体中,但考虑到小鼠体内的所有其他感觉器官与人类相似,所以人体中很有可能也会存在“新器官”。主要研究者Patrik Ernfors教授表示这一发现改变了我们对身体感觉的细胞机制的理解,它对于理解慢性疼痛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度“国内外医学界大事件”年终盘点

迄今为止最详细的“人脑零部件清单”

2019年8月21日,美国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为我们展示了迄今为止最详细的“人脑零部件清单”,阐明了人类大脑皮层的细胞结构,它对于理解我们的认知能力和对疾病的易感性至关重要。该研究发表在《Nature》上。

小鼠和人类脑细胞类型的新比较为科学家们打开了一扇大门,他们可以将几十年来在啮齿类动物神经科学研究中获得的知识推演到我们自己的大脑中。细胞类型的排列也突出了我们与啮齿类动物之间的关键差异,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小鼠研究中开发的那么多精神类药物在人体中不起作用。

2019年度“国内外医学界大事件”年终盘点

癌症转移的突破性研究——癌细胞释放的荧光蛋白

2019年8月28日,一项关于癌症转移的突破性研究登上了《Nature》杂志封面。研究显示,肿瘤周围的健康细胞变得更像干细胞,并支持癌症的生长。该项研究首次让人类有机会直观的看到癌症的转移,尽管只是最初的几步,但也为控制癌症转移研究带来莫大的希望。

新技术依赖于癌细胞释放一种穿透细胞的荧光蛋白,这种蛋白被邻近的细胞吸收。这些有颜色标记的细胞可以被识别出来,并与尚未和肿瘤接触的其他(未标记的)细胞进行比较。Ilaria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用这种方法在小鼠身上研究了扩散到肺部的乳腺癌周围细胞。数据证实,标记细胞与未标记细胞产生了不同的蛋白质。

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方法将被其他科学家所采用,以更深入的了解癌症引发的局部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癌症生存、扩散和对治疗产生耐药性。该技术潜在的应用并不局限于癌症,类似的方法还可以让科学家们研究体内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

2019年度“国内外医学界大事件”年终盘点

2019年度国际医药创新领域大事件TOP5

震惊世界——全球第一个3D打印心脏

2019年4月15日,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患者自己的细胞和生物材料「打印」了世界上第一个 3D 血管化心脏,并在《Advanced Science》中发表了研究成果。这也是第一次有人成功设计和「打印」了充满细胞、血管、心室的完整心脏。

病魔总是无法预料地出现在一个又一个家庭,而人们在心脏病这种重大疾病面前更显无力和脆弱。但此刻,未来医院都将有器官打印机的那一天,或许离我们又更近了一些。

2019年度“国内外医学界大事件”年终盘点

传统的癌症疗法是手术、化疗和放疗,虽然能对癌细胞构成一定的杀伤作用,但同时也极大影响了健康细胞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美国的波士顿达纳癌症研究所和德国缅因兹大学的科研团队宣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在针对黑色素恶性肿瘤患者的研究中所开发的基因定制疫苗在一期试验中大获成功。定制癌症疫苗,它能通过识别各种肿瘤的特异性突变,激发人体免疫系统,调动人体的天然防御力针对性地破坏肿瘤细胞。这样一来,不但能有效遏制癌症的发展,也不会对健康细胞产生大规模损害。

2019年度“国内外医学界大事件”年终盘点

像“创可贴”一样简单——长效避孕微针贴片

是否可以存在一种像“创口贴”般的长效避孕贴片呢?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Mark R. Prausnitz 教授及其团队依此灵感,设计出了一款长效避孕微针贴片,可通过带有微针的皮肤贴片安全有效地输送避孕药物左炔诺孕酮。最近,这一研究刚刚完成了人体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贴片在人体体内也显示出强大的安全有效性,相关研究内容已于2019年1月14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

2019年度“国内外医学界大事件”年终盘点

15年来新突破——多发性硬化症新药获批

2019年3月27日,美国FDA宣布批准诺华公司开发的Mayzent(siponimod)上市,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RMS)成年患者,其中包括活跃的继发进展型疾病(active SPMS),复发缓解型疾病(RRMS)和临床孤立综合征(CIS)。

Mayzent是一种对S1P受体特定亚型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调控剂。它能够有选择性地与S1P1和S1P5受体亚型结合。与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S1P1受体亚型结合时,它可以防止淋巴细胞进入MS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CNS),从而降低炎症反应。临床前研究表明,这一药物可以防止神经突触出现神经退行性病变。它具有改变疾病进程的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15年来第一款针对活跃的SPMS的获批口服疗法。

2019年度“国内外医学界大事件”年终盘点

乳腺癌的“新希望”——新型乳腺癌抑制剂ribociclib

2019年6月1日,在芝加哥正在举行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公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新型乳腺癌抑制剂ribociclib已通过了国际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其配合标准内分泌治疗可以显着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最新研制的新药ribociclib抑制剂,打破了传统抑制激素的治疗方法,创新性地通过抑制癌细胞生长所需蛋白质来起到阻碍癌细胞繁殖能力的作用。同时相较于传统化疗,它具有更少的毒性,且靶向性更强,能够为患者带来更高的存活率。

2019年度“国内外医学界大事件”年终盘点

2019年度中国医学领域新突破TOP5

再次走向世界的中药——青蒿素研究的新发现

2019年6月17日,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诺奖获得者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

2019年度“国内外医学界大事件”年终盘点

自主研发抗癌新药FDA获批——BTK抑制剂泽布替尼

2019年11月15日,百济神州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英文商品名:BRUKINSA™,英文通用名zanubrutinib)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项疗法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这标志着,泽布替尼成为迄今为止第一款完全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在FDA获准上市的抗癌新药,实现中国原研新药出海“零的突破”。同时,百济神州已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了该药物两款适应症的新药上市申请,并均被纳入优先审评通道,在国内获批后,将在园区桑田岛区域的小分子药物生产基地进行生产。

2019年度“国内外医学界大事件”年终盘点

延长癌症生存期——国内首个PD-L1新药获批

12月10日,国家药监局已批准阿斯利康旗下PD-L1药物Imfinzi(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商品名英飞凡上市,用于治疗同步放化疗后未进展的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细胞肺癌。

Imfinzi的相关研究结果进一步强化了PACIFIC方案作为这些患者的标准疗法,并且对于这类以治愈为目的的肿瘤,这种生存趋势还将继续,并朝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生存率前进,对此我们持乐观的态度。

2019年度“国内外医学界大事件”年终盘点

打破全球17年无新药僵局——中国原创“九期一”获批

2019年1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了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上市注册申请,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打破这一领域全球17年无新药上市的消息,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GV-971是我国原创、国际首个靶向脑 — 肠轴的阿尔茨海默症治疗新药,其研发逻辑背后,是对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机理的一种全新认识。这款药物的动物实验结果发表在《Cell Research》上,提出机制可能是通过靶向肠道菌群,影响大脑,降低神经炎。

2019年度“国内外医学界大事件”年终盘点

2019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邓宏魁等人,在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关于“CRISPR-Cas9技术编辑造血干细胞”的新研究,并且首次完成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患者。这项研究的意义不仅限于艾滋病领域,对于CRISPR领域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为基因编辑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前景带来了新的应用场景。

2019年度“国内外医学界大事件”年终盘点

写在最后

距离2020年不到两周时间,很显然,2019年国内外医学界充满着各种机遇与挑战,不变的主题依然是创新的实力、产品的多元化……我们期待在2020年有更多的好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