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文化】胶东方言解词(十二)没处歇


【胶东文化】胶东方言解词(十二)没处歇

本期解词:没处歇

例句:他等了没处歇工夫,五路车就来了。

“没处歇”(歇,胶东人读做第三声,“没”,则读做mō)一词,在胶东用得很广泛,至今流行不衰。意思是不大一会儿,或时间很短,相当于英文的a while。从直观上看“没处歇”,是云没有地方可以休息,并不是表示时间的,而是表示空间的词汇,“处”即地方,属空间概念。然而,胶东人把没有地方休息,发挥成没有时间休息。用空间表示时间,恰是胶东人的创造性所在。

大家知道,光年,在物理学中并不是表示时间的概念,而是表示空间的,即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距离(约十万亿公里),这是用时间单位表示空间的一个例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习惯于用空间表示距离,比如说“我们还要赶八里路”,随着交通设施的发达及标准化,我们也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习惯于用时间表示空间,比如说“我们还有一小时的路程”,而不说“我们还要开六十公里的车”,等等。

由于科技的高度发达,人类行为似乎可以“游离”于经济基础之外,从而颠覆了许多传统习见。比如,人们通常用飞旋的纱锭和织机上穿行的梭子来形容速度,纺纱用锭,织布用梭,这已经是常识。然而,由于科技革命,纺纱不用锭,织布不用梭,现实颠覆了人们的固定观念。反映在意识形态的艺术领域,传统习见也被颠覆了:出现了无声音乐和无画板、画笔、画布或画纸的绘画。音乐,不管是器乐还是声乐,皆是以振动的声音为本质的,表现为从头至尾的时间终始性;绘画,则是涂抹在画布、画纸上的画面,表现为上下左右的空间边际性。然而,约翰·凯奇(John Cage)的《4分33秒》无声音乐颠覆了音乐的根本,让大家去体验静默的虚空,变时间为空间;而美国的克里斯托则干脆以布包裹了原柏林帝国国会大厦,以作为他的“作品”,展出两周,以时间取代空间。质而言之,终始也是边际,边际也有终始,现代艺术流派以空间表现音乐,以时间表现绘画,在西方被视为革命行动。然而,在太平洋西海岸的胶东人那里,这一转换不过是寻常事情,像以空间表现时间的“没处歇”,早在科技革命到来之前就已是人民大众的口头禅。

“没处歇”还有一种流行的民间说法:“没出血”。是说人的皮肉被某锋利的东西割破了,在“破”与“出血”之间有一小会儿“视觉暂留”,时间非常短暂,过了这“一小会儿”,血方才涌出。在前机械化时代,不管是农事还是手工劳作,人体特别是手受伤出血的事时有发生,人们借受伤与出血之间瞬间的“视觉暂留”现象,用以说明时间的短暂,这是出自生活的提炼,非常形象。

【胶东文化】胶东方言解词(十二)没处歇


张景芬,笔名景雰,山东文登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山东大学教授,专攻中国哲学史和文化人类学。

友情提示:【胶东文化】胶东方言解词系列 陆续推出,请大家继续关注!

【胶东文化】胶东方言解词(十二)没处歇


【胶东文化】胶东方言解词(十二)没处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