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明清之潮水褪去时的铮铮铁骨

从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到清顺治元年(1644年)福临定都北京,整整六十年时间,清王朝完成了所有准备,最后一越,成功上市。

从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1368年算起,到1644年也已经过去了276年。明是秦代以来存世时间最长的王朝(两汉之间被王莽割裂,两宋之南宋又偏安一隅)。此后又过了近40年时间,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郑克塽投降,宁靖王朱术桂自杀,明朔始亡。

大话明清之潮水褪去时的铮铮铁骨

康熙王朝-剧照

从一而终

40年里,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史可法、文天祥、张煌言…忠臣孝子,万古高风。朝代更迭本是历史规律,这些人不会不明白,选择坚持到人生的最后一刻为的是什么?南明英雄史里的一字一句,无不是血和泪写就。

有英雄,自然也就有狗熊。繁荣盛世,你好我好大家好,口口声声的社稷为重、身死为国。国破家亡,潮水褪去,才看到谁在裸泳。取决你在坚守什么。

大明初立,太祖义子沐英在洪武九年征讨吐蕃后论功封西平侯,洪武十四年又与傅友德、蓝玉征云南,平定后,沐英留下镇守,死后被追封黔宁王。而后子孙后代世守云南。次子沐晟在哥哥沐春死后承袭西平侯,并在永乐年间征讨安南有功,封黔国公。明朝的爵位都是超品的存在且世袭罔替。沐晟之后,沐氏子孙世袭黔国公。二百多年在云南的经营,不断镇压叛乱,居中调停土司间的矛盾,黔国公已成了云南及周边的超然存在。

大话明清之潮水褪去时的铮铮铁骨

沐英

到了最后一代黔国公,沐天波这时,大明王朝已经穷途末路。崇祯自杀,南明朝廷到处打打逃逃。这时候如果沐天波投降了,后面云南应该没有吴三桂什么事儿。不过像沐氏在西南根深蒂固,应该也不会善终。

不过沐天波和洪承畴还是不同的,全世界都投降了,他也会是战死在最后一刻的那个人。世受皇恩,先祖又是太祖义子,民间皇族,大明是老朱家的,也是他沐家浴血奋战打出来的。

沐天波迎接南明永历朝廷进入云南,又护送逃到缅甸,最后朱由榔都投降去找吴三桂了,沐天波却在咒水之难时抵抗至死。

朱由榔想活命,但是最后还是死在吴三桂的手里。如果朱由榔当时也在缅抵抗至死,或许也会成就一段君臣佳话。可是谁又有前后眼,想活命本身也没有错,这是人的本能,意志和理想强大到忽视本能的人并不多,要不怎么说他们是英雄呢。

大话明清之潮水褪去时的铮铮铁骨

老年吴三桂。他也想不到最后自己死在造反的路上。

大话明清之潮水褪去时的铮铮铁骨

回去了,就活不成了。

世易时移

所以,投降也没错,换做是别人或者是大部分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否定他想活命的诉求呢?大部分朝代的更替换上来的一般都不差,大都会开启一段盛世。莫不是前朝难以为继,烽火四起,流民失所,也不会有朝代更替。能在乱世打下江山,坐住江山,水平也差不到哪去。

这或许也是一些武侠小说、文学作品中,有些前朝遗民立志要诛杀当朝“狗皇帝”,在经过一系列的故事发展后,觉得当朝君主是个明君,爱民如子,人民也安居乐业,到处透露着盛世初展的景象,回想自己的初心,最终放下仇恨,归隐山林。

你有立国、复国的伟大理想,很好,但一定是建立在绝大多数人能安居乐业的基础上。你三叔还在种地,你二婶还在织布,税负减免了一些,日子渐渐的好了起来。至于占人口总数极少的少数文人们,你们读的还是圣贤书,坚守的价值观也还在,忠君爱国依然在不断提倡,哪怕对前朝抵抗至死的臣子。史可法死后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乾隆皇帝追谥为“忠正”。

大话明清之潮水褪去时的铮铮铁骨

忠正

最后,我对剃头留辫子这事儿,持保留态度。

大话明清之潮水褪去时的铮铮铁骨

朕的大清都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