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镜头】飒!平凉这位医生用泥塑手艺致敬“疫”线英雄

【战疫镜头】飒!平凉这位医生用泥塑手艺致敬“疫”线英雄


“中国脊梁钟南山”、“人民英雄李兰娟”……一个个人物塑像、一组组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救治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泥塑人物场景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它的创作者赵铁军是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平凉市人民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他希望用泥塑来传播战“疫”文化的正能量。

【战疫镜头】飒!平凉这位医生用泥塑手艺致敬“疫”线英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55岁的赵铁军每天和医护人员并肩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从大年初二至今,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连续作战36天,没有请假退缩。他亲身经历见证了医护人员不怕苦不怕死的工作精神,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一个个“逆行者”的身影时常让赵铁军眼含热泪。

【战疫镜头】飒!平凉这位医生用泥塑手艺致敬“疫”线英雄


作为一名泥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铁军决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潜心创作,为人民英雄塑像。有了这个想法,赵铁军每天晚上花两个小时进行泥塑创作。工作之余,赵铁军手拿泥巴反复端详、仔细揣摩人物形态特征,全心投入,经过构思设计、捏塑、修改3个步骤,创作了人物组合泥塑《战斗,不下“疫”线》、《争分夺秒》、《不曾远去的英雄白求恩大夫》、向湖北武汉捐款的韩红女士等人物塑像。作品中,既有为疫情奔忙的钟院士,也有与病毒直面交锋的一线人员……年过八旬的钟南山院士胸前戴着听诊器,他目光坚毅、自信、果敢、无畏,给人以希望。李兰娟院士目光自信坚定,面容和蔼可亲……

目前,赵铁军已创作成了三组战“疫”的人物组图场景,6位战“疫”人物泥塑作品。他说:“等疫情过后,想举办个人泥塑作品展览,把这些泥塑作品捐赠给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史馆和平凉市文化馆,让更多的人知道抗击疫情的故事,铭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战‘疫’英雄们”。


文丨图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张鹏翔 通讯员郭惠民

视频剪辑丨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赵梓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