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康熙驾崩的时候如果不传位于老四,他会造反吗?

《雍正王朝》中康熙驾崩的时候如果不传位于老四,他会造反吗?

九子夺嫡是一场兄弟相残的悲哀,胜利者成为名垂青史的皇帝,成为当时天地的唯一主角,失败者莫过于被圈禁之后不久莫名死去。

成王败寇莫过于此。

雍正王朝的世界之中,将九子夺嫡刻画的淋漓尽致。同时通过春秋笔法将雍正的腹黑和阴险刻意淡化,给人一种正大光明的孤臣作风。但仔细看看全剧,分析分析某些细节就会发现雍正才没有那么孤臣那么呆的!

如果康熙驾崩的时候没有传位于雍正,那么他当然会造反。只不过造反的名义肯定是高大上,必然是康熙死后,雍正打着被逼无奈或者自保的名义对于被传位的老十四亦或老八下手。

至于造反原因无他,没有那么多高大上的理由。只是雍正这种人从来不是坐以待毙的人。

这其实可以通过全局的两处细节显示。

一、谋划大将军王时邬先生的话

康熙末年朝廷在西北的六万大军全军覆没,康熙欲挑选出一位皇子去往前线统兵御敌。雍正当时也是眼红不已,但是邬先生的一席话却改变了他的主意,转而举荐老十四为大将军王,换取支持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

邬先生说的话中透露两个关键。

一是西北的战败是八爷党搞的鬼,他们想借机换取自己的人来掌控兵权。康熙看的很明白,但无可奈何为了前线的战事,早已经内定八爷党中的老十四为大将军王,这样同为八爷党之人,最起码老十四不会被后方的八爷党捅刀子。

二是打仗拼的是粮草,老四的人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负责老十四的粮草供应。莫说他十万大军就是百万大军也不足为患。

雍正之后果然是举荐老十四为大将军王,换取年羹尧来出任陕甘总督。

《雍正王朝》中康熙驾崩的时候如果不传位于老四,他会造反吗?

这说明雍正和邬先生当时已经末雨绸缪了,提前算计好了在西北手握重兵的老十四,掐住他的命脉。说好听点是为了以后自己的顺利登基,说不好听点,当时康熙并没有明显传位给雍正的意思,雍正是想万一不是传位于自己时为造反做铺垫。

二、二次废太子的幕后黑手之雍正

八爷党门人中的任伯安拥有一件“百官行述”大杀器,里面记载朝廷百官的各种把柄。太子再次被立以后,有感于自己势单力薄,知道了“百官行述”存在以后,所以迫不及待的写下亲笔书信派手下前往江夏镇来拉拢任伯安。

后来随着年羹尧屠了江夏镇,这封太子亲笔书信落入老四之手。老十三想要毁了,老四却总是借口留着若是将来太子对老十三下手,这也是个反击利器。

后来八爷党收买了老四府邸的高福,老四被老十三提醒以后,却装聋作哑任由邬先生让高福把太子的信送给了八爷党,使八爷党靠着这封信逼得太子兵变造反再次被废。而高福送完信以后,平常对邬先生挺尊重的老四压根没通知邬先生,直接毒死了高福来杀人灭口。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二次废太子雍正才是幕后最大的黑手,巧妙的借着八爷党的手再次废了太子。这个具体分析我前几期也讲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看。这说明雍正并非真正为国为民的孤臣,而是一个隐藏很深的阴谋家。

通过以上两件事来说,雍正这个人并非雍正王朝中表面所表现的那般孤臣。他也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总是不着痕迹的完成自己的阴谋诡计。这种人根本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如果康熙不是传位于他,雍正肯定会打着自保的名义对新君暴起伤人,借自保或者其他借口来达到造反的目地的。

第51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下期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