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据天文预报显示,
3月10日,将出现一次“超级月亮”景观。

扬州与月亮

有着深厚的渊源

扬州有“月亮城”的美誉

扬州的月,天下独秀

扬州的月

是诗,是梦,是历史,更是文化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古代的诗人

在扬州是如何赏月的呢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李白在扬州写下《静夜思》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李白多次来扬州,但不是每次都为了游览观光。

有一次,他来扬州寻找仕途。大半年时间过去了,李白没有见到一个能举荐他的官场要员。

时已入秋,寒热交替,又感染了风寒。李白病卧于旅店中,一种凄凉感涌上心头。

想起双亲,悲由心起,猛抬头,一轮圆月当空,随口即吟成一首《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张若虚从月亮读懂人生循环代谢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水调歌头》富有哲思,成为月亮诗中的经典。

早在唐代,扬州诗人张若虚从月升月落中,就读懂了人生的循环代谢。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对着夜空中的皎皎孤月,他发出这样的人生感叹: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徐凝为扬州赢得“二分明月”美名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明月朗照,唐代诗人徐凝突发奇想: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扬州月下的萧娘脸颊有泪、桃叶眉峰凝愁,佳人的情感热度催生出诗人的诗意佳句,也为扬州赢得“二分明月”的美名。

徐凝笔下的扬州是在唐宪宗年代。那时“安史之乱”平息后差不多50年,经济重心南移,作为东南大都会的扬州,迎来了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杜牧怀念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在杜牧的诗里,扬州的月亮有风雅之美。

公元833年4月,杜牧应淮南节度使牛僧孺邀请来到扬州,在牛僧孺府中做幕僚,在扬州生活了两年。

杜牧时常怀念客居扬州的岁月,思念着扬州的故人。

在《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中,他深情地写道: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扬州繁华岁月的留恋之情。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清代阮元用望远镜赏月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西洋望远镜自明末以来通过多种途径流传到中国,推动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

乾嘉时代的扬州著名学者、享有“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之称的阮元,观天文、知地理,忙中偷闲,于广州作《望远镜中望月歌》。

“邹衍善谈且勿空,吾有五尺窥天筒。

能见月光深浅白,能见日光不射红。”

窥天筒,就是阮元对望远镜的称呼。

寥寥数语,将自古以来对月球的神秘地貌特征描述得一清二楚,表现出一位经师和诗人对天象的新观察,其历史意义不可低估。

扬州这些景点的月文化也颇具特色

跟着文旅君“云游”一番吧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 瘦西湖 |

— 二十四桥、五亭桥名气大 —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瘦西湖的“月景”,最负盛名的莫过于二十四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让二十四桥成为赏月佳处。

熙春台,其实就是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大厅内的大型壁画,为“玉女月夜吹箫图”;大厅四角各有一扇圆形月洞窗,半明半暗。

五亭桥,更适宜赏月,“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夜听玉人箫”;五亭桥的魅力,还在它的桥孔,细一数,有十五个之多。《扬州画舫录》描述:“每当清风月满,每洞各衔一月,众月交辉,金色恍漾,莫可名状。”

小金山是瘦西湖上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风亭、月观都是“月景”。风亭是小金山的最高点,朱自清这样评价,“风亭是瘦西湖上看水最好,看月也颇得宜的地方”。

月观,反过来读就是观月,其建筑坐西朝东,临水而建,因此每当皓月东升,天上水中,各衔一月,双月交辉,正所谓“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吹台又名钓鱼台,1954年,扬州遭受特大水灾,吹台长期浸泡水中,建筑倾斜,次年落架大修,将吹台南北墙上的方窗改为圆形月洞门,东墙改为敞门,形成“三面濒湖各开满月洞门予以借景”的布局。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 个园 |

— 夏山太湖石形似“月”—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个园的“月景”,首先要说的是夏山的“月亮石”。所谓“月亮石”,其石材为太湖石,形似一个“月”字(也有人认为是一个“丑”字),太湖石玲珑剔透,奇形异状,空洞凹穴,洞涡层层相套,大小参差有致,具有“皱、瘦、透、漏”的特色。

透风漏月厅是个园的赏景花厅,位于冬山之北,南北两边通透。从其构架形式上来说很独特,这是一个方厅,抬梁式的构架是方的,椽子是方的,柱子是方的,石鼓是方的,石磉是方的,地面是方砖铺的,连木雕窗子也是方的。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 何园 |

— 看阴晴圆缺“水中月” —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何园“月景”有四处,最为人熟知的,便是片石山房的“水中月”,光亮从假山圆洞透过来,投影入水而成。片石山房还有一处“月景”,为“月牙门”,它的存在,更添“水中月”的“月”味。

赏月楼,又名怡萱楼,原是园主人为母亲建造的居所,这里古典趣味浓郁,小楼、假山、古木、佛堂、香炉、月色;楼上铁栏杆刻有“延年益寿”图样。

近月亭,小巧玲珑,仅4平方米左右,亭六个翘角一米多长,半米多高,均不出圆顶,别具一格。夜晚,来到亭中,可赏看月上东山,正是“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 大明寺 |

— 栖灵塔凭栏赏月看全城 —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待月亭,在大明寺西花园“天下第五泉”北侧,内有圆石桌一张、圆石凳四张;六面墙壁有两门进出,八个八角形大窗,透风漏月。

大明寺的湖,有日湖和月湖,月湖植莲,可赏月、观花、采莲、折藕、静心。

在扬州,登高赏月,当数栖灵塔,既可凭栏赏月,又可俯瞰扬城夜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 二分明月楼 |

— 满园都是“月”形建筑 —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足不出户,赏扬州“月景”

走进二分明月楼,满园都是“月景”,其园名取自“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二分明月楼,为两层长楼七间,长23.8米,前置通廊,依栏临虚,置美人靠坐凳。楼前园景开阔,确是赏月佳处。

园正中水池岸,有月牙形拱桥;楼东有黄石假山,假山有路,可登夕照楼;夕照楼北侧梢间前面有一院,开月牙门两个,一左一右,如一轮明月分成两半,与“二分明月”的园名暗合;院落外,有观景平台,平台上有一井,井口月牙形。水池有水榭一座,中设月牙洞窗;园西南,楼阁与曲廊相连,依廊建有“伴月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