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守灵》:守的不是灵魂,而是人之本性


解析《守灵》:守的不是灵魂,而是人之本性

古人言:“父母死后,亲人回来守在灵柩、灵床、或者是灵位旁,唤为守灵。”

小成本制作的《守灵》,不仅拍出了高度的悬疑效果,还折射出了人之本性。在汉朝,统治者要选择可用之才时,首先就要看他的孝道,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孝顺的人,才能忠于王朝,以至于以后的封建社会,都沿袭着这样的制度,足以说明孝乃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而《守灵》中的故事,就以子女对父母的孝来开展。故事的开篇,充满着痞子气的沈禽,受到了母亲离世的消息,就大摇大摆地回到了自己的家。

走进门一看,有黑色棺材停在了老旧的堂屋,那是他母亲沉眠的地方。可是他并没有表现出常人的悲伤,反而露出了嘲笑的神情,蹲下身子吃着堂前冰冷的面条。

然面是他母亲临终前,给心心念念的儿子做的。沈禽吃得很开心,但快要吃完的那一刻,便在碗中发现了钥匙,当下脑海略过了母亲的遗言。

解析《守灵》:守的不是灵魂,而是人之本性

“木木……娘在堂屋埋了一个宝贝。”

瞬间,心之麻木的沈禽露出了欢快的笑容,赶紧从包裹中拿出了一个洛阳铲,跑到了堂屋中去寻找宝贝,进而完全忽略了棺材中躺着的母亲,令人唏嘘不已。

古人常言,百善孝为先。父母生我们养我们,花费了大半生的心血,在年老的时候,本应安享天年,却因为不放心子女,而继续操劳着生活,然死后,却落得后代无心守灵的下场,实在是讽刺,可到底是什么?让人丧失了本性?

沈禽拿着洛阳铲,很快就找到了宝藏埋藏的地点,努力挖开之后,找到了一个宝盒,而宝盒的下面却盘绕着一条紫色的蛇,立马吓得他丢兵卸甲,但为了宝藏,便拿起铲子与这条蛇对抗。

紧接着,狡猾的蛇溜进了母亲的棺材内,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应该把那条蛇给赶出去,可是不孝顺的沈禽,却把棺材盖的缝隙给合上了,这才让他安心的去打开那个宝盒。

但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这让他颇为愤怒,丢掉生锈的盒子后,整个人非常的沮丧,随后他灵光一闪,继续去挖着地面,连续开出了十多个个空盒子后,终于筋疲力尽,浑浑而睡。

这开宝盒的画面,是编剧精心安排的一出讽刺的戏,在这戏的背后,却道出了人间的多少心酸?以前在古代的时候,多少王孙贵族表面上平衡,在家长死了之后,就开始争权夺位,相互厮杀,甚至在外人的面前表现出孝顺,哭得悲惨欲绝,用来赢得民心。

解析《守灵》:守的不是灵魂,而是人之本性

可到了现代,还是有不少人在逢场作戏?前些年就有一些驴友,本来自家父母死后就是一件非常伤心而严肃的事情,可是这位驴友在家里搞直播,让众多人看一看他父亲死去的样子,进而赚取同情心,谋取盈利,如此现象,寒了他家人的心。

也有些人,在父母生前十分乖巧,在他们时候就变得丑陋,子女争房子、争财产闹得亲情决裂,也似乎屡见不爽。可见当一个人丢失了人之本性,没有善、恶、孝之分,是有多么的可怕。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客观的描述了现在子女对待父母的一个现状,而在《守灵》中,也将这一个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沈禽上从梦中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突然躺在了棺材内,只是梦境还是现实?他狠狠抽了自己几次,痛觉刺激着他的神经,接着他想挣扎出黑暗的空间,逃离这恐怖的地狱。

然后,溜进棺材内的那条蛇突然窜了出来,在这有限的空间内,准备张开口咬他,当下吓得他六神无主,赶紧用东西将之弄开,再用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棺材盖给移出去。

他飞快逃离了这地狱,却发现自己成了灵魂,耳朵里传来了清晰的哭声,定眼看过去,发现是自己的母亲,在为自己哭丧。

解析《守灵》:守的不是灵魂,而是人之本性

此画面让他如遭雷劈,本应死得是母亲,怎么反过来是自己的呢?

他不相信这是现实,一次又一次的验证后,确认这是真实无疑。他看着自己的母亲哭得很伤心,就跪在了地面上,麻木的眼睛突然有了温暖,泛起了一丝丝的泪花,低声喊了一句娘。

但是他的母亲却听不见自己的呼喊,疲惫走到到了床上,咳嗽了几下,呕吐出来血液,此情此景更让麻木的他有些情感。

他绝望着,无措着,当一声雷吼震响后,沈禽猛然睁开可以眼睛,见到自己还躺在地面上,先前发生的那些事,都是自己的幻觉。

解析《守灵》:守的不是灵魂,而是人之本性

惊魂不已的他再次看向了地面,见到先前自己挖开的宝盒消失了,然手臂上有两个清晰的牙印,疼得他龇牙咧嘴,脑海中猛然浮现一句叔叔的话:“胜木,你要记住,长得越奇怪的蛇,毒性越大,被咬一口,轻一点就昏迷,重一点人就被毒死了!”

于是他淡定地吸了一口气,外面突然吹进了冷风,阴沉而又恐怖的气氛,让沈禽心慌不已,耳朵中传来了母亲幽幽的呼唤:“你也会老,你也会死,你也会进棺材的一天。”

这句呼唤将整部电影的主题思想给明确了。每个人都会有死去的一天,每个人的后代都会为自己守灵,而自己的心麻木不仁,不孝顺,也会影响下一代人,到时候他们也会像自己无情待母亲一般,对待着自己。因此这是在深刻的提醒着每一个人,对待死者要尊重,对待父母要孝顺。

解析《守灵》:守的不是灵魂,而是人之本性

接二连三的幻觉,无穷无尽的恐怖画面,让沈禽悱恻的崩溃,最后他在幻觉之中被吓昏,再一次醒来之时,发现自己还躺在原地。然这多重的梦境,都是那条紫色的蛇毒所引起。

最后,他从地面中站了起来,双目改变,有了些许柔情,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他见到自己的母亲,躺在了那破败的床上,尸体冰凉不已,于是身子僵硬颤抖着走了过去,大喊一声娘,哭得泪流满面……

《守灵》的剧情令人深思,它守的不是灵魂,而是人之本性,讲了人在迷失自我之后,而迷途知返,回归善良的自我。

解析《守灵》:守的不是灵魂,而是人之本性

看到沈禽哭泣,我陷入了思考,难道是他突然改良了吗?这剧情也未免太突兀了吧!直到他突然接到一通电话,说:“你好,我是你的主治医生……你的身体里住着两个人,一个是孝顺的司胜木,另外一个是不孝顺的沈禽。”

剧中的主角是一个精神分裂的人,因为现实的压力与生活的抑郁,让他思想衍生出了沈禽,帮他去做一些自己不敢做的事。

回归的司胜木,穿上了丧服,给母亲哭着烧了纸钱,在这期间,他看上了那一碗冰冷的面,就拿起了这个古老的碗,瞧了一眼它的材质,竟然是一个值钱的古董!

面是他母亲做的,也是他最爱吃的,那么承载的器物,也应当是最好的。那是他母亲留给他的最后礼物,使得司胜木哭得更加狼狈。

解析《守灵》:守的不是灵魂,而是人之本性

在这天下间,几乎所有的父母,将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了自己的后代,而后代却觉得自己索取那些东西,未曾说过一声谢谢,把一切都当做了理所当然。

此刻,司胜木披麻戴孝,为时已晚,自己后悔不已。看到此处我就常想,是不是每个人要在失去至爱之后,才懂得珍惜?

小成本制作的《守灵》,讲究了一个人摩擦出了两种不一样的思想,在孝顺与不孝顺之间迸发出了火花。

虽然他是用人格分裂来描述,但是这两种思想早就种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头,只不过丑陋是被善良和压制住了而已,但人要是丢失了人之本心,丧失了所有底线,那么丑陋将会主导一切,因此《守灵》就以人之初,性本善,而百善孝为大,主导了整部剧,值得令人深思。

最后,孝顺从现在做起,为时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