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书生?孰谓书生空议论

东林讲学继龟山,事事关心天下间。

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

这是邓拓1960年5月参观东林书院时有感而发写的一首诗。诗中所言“东林讲学”,是指明代高攀龙、顾宪成等人重修东林书院并在此聚众讲学一事。顾宪成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经世致用之风,吹拂学林士子,一时声名大著。这些人出仕后,仍喜议论国事,直言时弊,极有风骨,世谓“东林党”。诗中所言“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即指东林党人风骨。

百无一用是书生?孰谓书生空议论

书生,就是读书的人,现在的称呼是“知识分子”,古代则称为“士”。按西周封建制,“士”是最低等的贵族,是无冕之王。

《论语》有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为什么任重道远?首先,他是贵族,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使命;其次,他有知识,懂逻辑,讲常识,具有理性思辨能力;第三,他处身时代之中,有经世致用的责任和机遇。

百无一用是书生?孰谓书生空议论

即便秦汉以后,士降为平民,读书人身份还在,弘道使命还在,平治天下之志还在。他们,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此,虽然不同历史阶段,书生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但一直担当了重要角色。即便时代没把他当个角色,他还是自负使命,自我加压演好角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百无一用是书生?孰谓书生空议论

这些人啊,“一寸丹心图报国”,哪管朝廷要不要?这些人啊,以天下为己任,哪怕当个平民百姓也“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这些人啊,特别自恋,自恋得痴情,即便岁月老去,仍然“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些人啊,特别担当,总想着“士为知己者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人啊,特别悲剧,一身本事献上了,哪知别人当杂耍,“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这些人啊,特别固执,明明此生无望了,还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百无一用是书生?孰谓书生空议论

这些人,只是书读得多了,视野就开了,悲悯就来了,想得就多了。想得越多,想得越久,想法越坚持,便有了所谓的梦想。从此,人生就为这些梦想而活了。只要有机会接近梦想、实现梦想,年龄不是问题,精力不是问题,“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绳头二万言”呢!可是,实现梦想的有几人呢?

百无一用是书生?孰谓书生空议论

这些人可爱得近乎傻,傻乎得令人可敬。虽然百无一用,却创造了民族的精神食粮。虽然薄书一本,却字字珠玑智慧如海。虽然五谷不分,却心忧天下系念苍生。虽是文弱书生,却志气不改舍身取义。

沧海桑田,大浪淘沙,尘埃落定。展开历史长卷,忽然发现,这些人是民族脊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