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圣君还是先有贤臣?王褒进行了详细阐述

《汉书》赏析 | 先有圣君还是先有贤臣?王褒进行了详细阐述

图片来自互联网

《王褒传》中阐述的最为重要的观点就是:世上一定先有圣明睿智的君主,然后才有贤能的臣子,简而言之就是先有圣君,后有贤臣。

我在读《王褒传》时,对他在这方面的阐述反复进行了阅读,对他阐述的观点有了初步认识。

王褒认为:披着毛毡与鸟羽的人,难以对他们说丝帛的美丽细密。吃着粗劣食物的人,不值得对他们说太牢的精美滋味。

贤人是国家的宝贵工具。任用贤人,就会省力,而且成效大。

无能的人驾御低劣的马,也曾喊破口角,抽坏马鞭,但马在路上还是跑不动,气喘嘘嘘,大汗淋漓,人马都疲倦到极点。等到王良、韩哀来驾御千里马,纵横驰骋,风驰电掣,周游八极,万里瞬息可至。

贤人君子,也是圣明君主用来改造天下的工具,因此要和悦地接纳贤士,广开门路,招揽天下英才。

那些竭尽智谋,使贤士归附自己的人,必定会建立仁义的策略,求取人才的人,必定会建立霸业。

从这看来,统治者应在求取贤才上多努力,而在得到人才后才可能有所闲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