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碎片化學英語嗎?

昨天的文章,是有感於其他行業的朋友問我為什麼不通過抖音等直播平臺教英語。

原因我寫了三點,總的來說就一句話:

跟風沒用,還是得清楚自己擅長和適合幹什麼。

這是從賺錢這個角度給出的回答。

其實,我沒講的另一層原因在於:

通過這種模式學英語,壓根就學不好。

無論通過哪個平臺,無論是直播還是錄播模式,針對學生而言,短視頻的特點,決定了碎片化學習的模式。而任何科目,甚至延伸到任何技能的學習,真正要學好學精,都不可能通過碎片化學習做到。

通過零碎時間,的確可以做到把一個知識點打通,這並不難,但這不是學習中最大的攔路虎。

大多數時候,能用零碎時間搞定的,其實都是邊角料。

你還在碎片化學英語嗎?

大家可以回憶一個場景:

我們經常會在一段視頻中,看到某個人把一件事情講得很有道理,當這個人在談其他事情時,聽著也很有道理。

這時候,不少人會錯以為看完這個人接下來的一系列視頻,就可以掌握知識的全貌。

這完全就是想多了。

那並不是知識本身的樣子,只是知識的觸角而已,屬於邊角料。

這類視頻最大的特點就是泛娛樂化,找到合適的角度,只展示出最能抓住眼球的部分。

實際上,任何技能,真正用能零散時間學習的部分都非常少。大部分情況下,為了把知識結成網學透,都需要付出整塊整塊的時間。

這是因為,任何一門成體系的學科,都有一些聽著有意思的部分,但這只是冰山一角,海面以下,才是冰山的大部分樣貌。

海面以下的內容,往往充斥著大量枯燥繁瑣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攔路虎,你繞不過去。

這時候考驗的,就是你的意志力和自控力。

走過這個分水嶺,你才能真正提高英語技能,進而一步步達到學霸或專業人士的級別。否則,你學會的永遠只是皮毛和邊角料。

舉個例子吧。

charger,有充電器的意思,為了容易記,和中文“插這兒“諧音。這個的確好記,也寓教於樂。不過視頻不會告訴你的是,這個詞還有“戰馬”的意思。

不告訴你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如果這個單詞不好記也不好聯想,你就不聽了。

用這種辦法教詞彙的老師,就是掐準了一些走捷徑的學生心理,讓TA誤以為背單詞就是這麼簡單輕鬆。

實際上,越是簡短吸引眼球的視頻,就越可能是水貨;越是碎片式的學習,看到的越不是全貌。

框架未成,試圖碎片化管中窺豹的人,即使花了很長時間,也依然只能見到一斑。

你還在碎片化學英語嗎?

從學英語和背單詞這件事上再延伸開來講兩句。

大家身邊肯定都有一種人,今天這學一點,明天那學一點。這種類型的學習者,大多數都是碎片化學習,從來就沒有認認真真拿出幾個月系統學習過一項技能。

看著懂得似乎不少,但其實就類似那種吃飯時插插話還行,一旦展開講,就說不到點上。

一句話,如果心底沒有知識框架,只通過碎片化學習的話,無論學了多久,無論表面已經覆蓋了多廣,意義都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