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淮河水患知多少?淺析發生水災後的應對措施

最近無聊,又重溫了歷史劇《雍正王朝》。它可以說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劇,每次刷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其中有一段極為精彩,那就是康熙四十六年,黃河暴漲,河堤決口,四處受災,百萬災民流離失所,康熙感慨:

災患如此,皆因人事不修,人事不修,上天才降下災禍。宗室與國同體,這水今天淹的是百姓,如果我們不能好好感知天意,這水明天淹的就會是這座紫禁城!

其實劇中所述是有歷史根據的。康熙時期,黃河、淮河地區經常發生水災,房屋被淹,災民到處逃竄現象時有發生。西北大學席會東教授說:“康熙皇帝一生當政可以分為前中後三個階段,三期的治國重心是不一樣的。康熙二十年以前,治國重心主要是平叛、處理內政和鞏固統一,包括處理三藩、臺灣等問題。康熙二十一年到四十二年之間,他的治國重心轉移到了治河和漕運上。”

康熙年間,淮河水患知多少?淺析發生水災後的應對措施

可見,當時治理河道已經成為了康熙年間的重中之重,今天我們以淮安府的水患為例,簡單分析一下淮河水患的形成原因、危害及災後的應對措施。

淮河水患的形成原因

一、雨水過多,地勢較低等自然因素

淮安府屬於典型的梅雨區,梅雨期間,暴雨頻繁,降水量較多,淮安府地勢又低,很容易存積雨水,所以使其經常遭受洪澇災害的威脅。《清實錄》記載:

“康熙四年六月到七月,宿遷出現雨澇;康熙二十四年山陽、鹽城、清河縣大雨傷禾,民飢”等。

而且由於淮河流域水系地貌的原因,歷史上黃河中下游河道出現多次改道,尤其是黃河的奪淮入海,淤塞了下游入海通道,導致洪水排洩不暢,四處氾濫。侵佔了淮河的入海河道,使得原本成形的淮河水系出現紊亂,從而導致淮河水患頻繁發生,給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康熙年間,淮河水患知多少?淺析發生水災後的應對措施

二、南徙奪淮,分黃導淮等人為因素

史書記載的黃河水患不計其數。在當時的農業社會里,由於生產力水平比較低,統治階層只能動用人力與物力不斷加固黃河堤壩,控制黃河水患。

元朝時期,在北京建都,當時為了維護大運河南糧北運的任務,在治河策略上,都盡力避免黃河向北決口,因此將黃河水流導入淮河,也加劇了淮河水患的發生。

明代時期,為了保護明祖陵,保障漕運的順利進行,採取了一系列的治河措施,包括加高堅固高家堰、蓄清刷黃、分黃導淮等,使得淮安府經常受到水患的困擾。

淮河水患有哪些危害

據統計,康熙在位六十一年,記載的淮安府發生水患的年數就有32年,連續兩年或以上發生的水災較多,具有連發性、持續時間長等特點,這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不便。它的危害可以從三個方面探討:

一、“民以食為天”,當時的水患對耕地、養桑等農業生產造成了極大破壞

據《淮安河下志山陽河下園亭記》記載:

“清水潭一工,從前屢塞屢衝,將淮屬之山陽、鹽城、揚屬之高郵等七州縣田畝盡沉水底,室廬飄蕩,男婦流亡,十餘年來每歲損額課數十萬,而發賑災之資更難悉數。”

從中可以看出,水患對田地的破壞性極大。康熙十二年,淮河水患導致清河縣無禾。康熙十九年,安東縣傷禾無數。康熙十八年,統計出被淹的耕地約有一萬頃。

農田是農業生產的基本物質資料,是生產農產品的基礎和主要因素。水災對農業生產的破壞,不僅淹沒農田,耕地面積大大減少,導致農作物減產,甚至顆粒無收,而且也會使久淹的田地土質變差,變成無主版荒之廢田。

康熙年間,淮河水患知多少?淺析發生水災後的應對措施

二、水火無情,淮安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當時的受災百姓飢餓貧困,流離失所,米價日貴,只能吃草根、樹皮,而且科技水平和醫療水平比較低下,救援力量也比較有限,每次發生水災,就會造成數以萬計的百姓無家可歸,甚至家破人亡《清實錄》記載:

“康熙十年淮揚等處地方,水患未消,人民饑饉流移......康熙二十四年九月,江南被災,宿遷、高郵鹽城、興化等州縣衛所,黎庶罹災,有房屋飄蕩,見今貧困,不能餬口者,有僅可度一二月者......”

從中可以看出,淮河水患對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三、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很容易造成社會秩序的動盪

《茶餘客話》記載:

“查得康熙四十年編審原缺丁一萬四千九百一十三丁。缺丁銀六千四百一十七兩......查山邑歷年水患,百姓逃亡,是以缺丁甚多,饑民日益增多,甚至鴻形鵲面之徒數十成群,白晝入人之家哀求借貸,不論其家允借與否,凡見米糧,公然取去,洪澤等湖空闊去處,饑民百十相聚,各駕小舟攔阻商船,假借米為由竟行強取。”

可見,水災的發生,讓很多人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沒有米糧可食,只能到處乞討,如果乞討的人多了,結伴成群,很容易造成強取豪奪的現象。發生水患的同時,一些盜匪也喜歡趁機打家劫舍,掠奪百姓財產,對社會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

因此水患的頻發,嚴重影響了社會秩序的穩定,加劇了社會矛盾。

康熙年間,淮河水患知多少?淺析發生水災後的應對措施

發生淮河水災後有哪些應對措施

古時候,瘟疫、水患時有發生,當時最主要的救災形式是統治階層採取的一系列的措施,歷史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天下糧倉》等裡面都有提及,朝廷會專門派人組織人力、物力前去救援。當然,一些當地的士民紳商等民間力量也會參與其中,投入到救災中。

康熙時期,淮安府水災日益嚴峻,為了維護社會穩定,朝廷官員和民間紳商都採取了一些救災措施來緩解災情,救黎民於水火之中。

一、實行報災、災蠲、賑濟和災折等政策

康熙年間,報災、災蠲、賑濟、災折是朝廷救災的重要措施。報災指的是災區的地方官吏逐級向上彙報災情,有助於朝廷做出有力的政策。災蠲指的是因為災荒歉收而免去一定數量的賦稅,主要分為蠲免和蠲緩兩種。所能得到蠲免的項目主要有田賦、漕糧、和丁賦等,康熙帝喜歡蠲免的多是田賦和丁賦,漕糧較少。康熙十三年,淮揚被淹,波及百姓幾十萬,生活困苦,

“田涸可耕,收穫無幾,力難辦賦,請將清河等八州縣,自康熙十三年起,如有耕種新涸田地者,俱三年後起科”。

災蠲其實是康熙時期救災的重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受災百姓的賦稅負擔,起到了緩和社會矛盾的作用,但是對一些失去家園,無田可種的災民來說,並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康熙年間,淮河水患知多少?淺析發生水災後的應對措施

賑濟也是康熙時期進行救災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它的物資來源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截撥漕糧。漕糧歷來關係國家命脈,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不會動用,所以康熙時期使用這種方式賑濟災民比較少見。二是動支積貯米或銀兩買米賑濟饑民,到康熙時期,常平倉儲備糧制度已經成熟,在各省都有設立,以備不時之需。康熙二十九年命發常平倉谷,賑濟江南邳州、睢寧等八州縣,並徐州衛被水災饑民。三是鼓勵官員捐助錢糧,水患期間,朝廷鼓勵官員起帶頭作用,捐贈錢糧,而且還做為一種功績,記錄在案,“一年內勸輸米二千石以上,記錄一次;四千石以上,記錄二次;六千石以上者,記錄三次......”。

賑濟可以說是災蠲的補充,對流離失所的災民有著極大的幫助,在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維繫民生方面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災折也是一種常見的救災方式,指的是換一種徵收物資。《清實錄》記載:康熙十八年,河道總督靳輔疏言,江南宿遷等地,舊徵粳米,近年來淮河漫溢,天地皆成沙土,止產慄米,請嗣後漕糧,改徵慄米。

二、加強堅固堤壩,修建水利工程

災蠲、災賑等政策在減輕受災的百姓的賦稅負擔,恢復生產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並未對水患起到防治作用。要想減少水患的發生,治理河渠,修建水利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程。

康熙年間,淮河水患知多少?淺析發生水災後的應對措施

康熙十六年,靳輔出任河道總督,為治理水患修建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他採取“疏浚築堤”並舉的辦法,在豎築高家堰的同時,在清口至高家堰的小河兩旁,各挑引河一道,洩淮水入海;康熙十七年,靳輔又建王家營,張家莊減水壩,加築高家堰長堤;康熙三十九年,張鵬翮大修高家堰,北至武家堰,南至棠梨樹,長80華里,自此水患大幅減少。

康熙年間,為了治理淮河水患,修建的一些淮河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災情,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好轉,但是當時的技術水平的侷限性,很難從根本上消除水患。

三、民間士紳及時散糧救濟災民

災情發生時,時間是非常急迫的,政府的下達命令需要一定的時間,相比於官府,士紳組織的民間救災活動更具有及時性,在搶救人命,賑濟饑民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康熙初年,高家堰決堤,當地的百姓流離失所,上萬人無家可歸,只能暫時棲息於樹上,但又被毒蛇所咬,場面非常慘烈。一個僧人想坐船營救,但是沒有工具。鹽商程朝拿出三千金給僧人,僧人救活著甚眾。康熙十五年,邑大水,諸生李友蘭,鹽城人,出數千金,購米五千餘石,於永寧寺設廠,救活饑民無數。康熙四十八年,邑水災,子必麟質田十六頃,買谷賑濟,稱貸者悉焚其卷,人稱盛德。

不得不說,民間自救活動解決了災難中百姓的燃眉之急,有效緩解了社會矛盾,為災後快速恢復生產也作出了相應的貢獻。

康熙年間,淮河水患知多少?淺析發生水災後的應對措施

結語與思考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發生災害後的救災職責,主要由朝廷承擔,通常會對災害地區撥發糧款,災後採取免除、緩徵租賦等措施來儘快恢復民生。另外,還存在著由民間義士自願捐款捐糧救濟災民的善舉。當發生災害時,政府積極履行救災職能,掌控局面,民間士紳的義賑則成為朝賑的有力補充,這種官民互補的救災方式,能夠充分動員社會各界力量,使災害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其實這種官民互補的救災方式,已經很好地傳承了下來,通過最近發生的疫情就能體現出來。疫情發生後,政府組織了最堅固的統一戰線,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不僅如此,民間的各種善意之舉,讓我感受到國人更加濃烈的家國情懷。一個月只有六百多塊,卻拿出一萬多塊錢給“武漢加一點油”的環衛工人—袁兆文;為了讓湖北人民吃上蔬菜,開車奔襲幾千裡的山東菜農;身患漸凍症,卻堅持奮戰在一線的醫生張定宇等等。

他們原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但是在祖國有難的時候,他們勇敢地站了出來,盡著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他們這些事蹟,會感染到更多的人,他們身上散發出的家國情懷,會一代代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