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未能达成新的石油协议,为什么油价会跌的这么厉害?

施瓦辛航


路人蚁:聊社保,侃商保,说财经,专业答疑,感谢关注

1 OPEC是中国国家组成的石油组织,目的就是协调地区石油产量和供应问题,为何中东地区石油利益,其中的大佬是沙特,其实现在的石油,按照技术都是可以一次性开采出来的,但是这样无法为何中东产油国长久利益。合理控制产量和供应才能获取更大的石油利益,为中东能源经济维护长久的的利益保障,价格太高不利于和现在美国的页岩油竞争,价格太低影响石油利润。但是最近这些年石油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弱,也只是供应层面的影响,但石油价格与政治和经济都相关。这次未达成协议导致供应层面的价格下跌。

原油价格年初在美伊冲突下大涨,这是原油受到政治和经济影响的体现,这次的大跌一方面是因为沙特为首的石油组织,与俄罗斯减产 谈判破裂,双方可能陷入价格战,使得原油大跌,而且布伦特原油价格大跌到35美元,破了12年油价的新低。

2石油价格下跌另一方方面就是长期疲软的经济,使得各大国家对于原油的需求下降,那么价格大跌也是正常。之前价格上涨则是美伊冲突,使得大家恐慌石油供应而出现石油价格上涨,这次的大幅下跌还是经济风险和全球资本市场大跌带来的影响,这次疫情的负面影响,还会在后期显示出来。后续的经济下行,需求继续下降,那么原油价格也会下跌,而后续原油价格维稳,中东产油国必然会控制供应量。这样才能维持合理价格。保障产油国利益。

综上:石油是工业血液,流动黄金,也是能源经济命脉。价格变化存在周期性,只是随着经济周期和供应变化。


路人蚁


俄罗斯和欧佩克未能达成新的石油协议,会使得全球原油市场更加宽松。其实,即使双方达成协议,如果只是减少1.6百万桶/日的话,那依然是不够的,最好是2.1百万桶/日才有意义。然而如果连1.6百万桶/日都达不成的话,那原油市场就非常宽松了。

在疫情带来的需求下降担忧在全球扩散之前,2020年原油需求预测为比2019年增加1百万桶/日,而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供给2020年预测为比2019年增加2.25百万桶/日(供应方面的很多增量是来自于美国等国)。也就是说,如果要让全球石油市场平衡的话,得需要欧佩克国家继续增加减产1.25百万桶/日。

以下为疫情在全球扩散担忧发生之前的的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

(1)2020年的原油需求预测:增加1百万桶/日。

(2)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供应预测:增加2.25百万桶/日。这个增量的58.7%来自于北美(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国)。

这是疫情担忧在全球扩散之前的计算,考虑到疫情担忧在全球扩散,2020年原油需求已经变得更加不乐观,有机构甚至给出了2020年原油需求比2019年还低的预测,不过国际能源署(IEA)预计虽然下调2020年预测,但2020年可能仍比2019年微増。

我们粗略估计,2020年原油需求比2019年增加0.5百万桶/日,那么欧佩克国家和俄罗斯应该增加减产1.75百万桶/日。所以1.6百万桶/日的增加减产可能都是不够的,如果能增加减产到2.1百万桶/日,那么才有可能让全球石油供需平衡,或适度趋紧。

所以,连1.6百万桶/日的增加减产都无法实现的话,这对全球石油市场的影响的恐怖程度不言而喻。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美天然气观察


我倒不希望他们达成协议

针对题主说的OPEC未能达成新的石油协议,为什么油价会跌的这么厉害?得问题,我觉得打不成协议国际上的人民才会受益。

协议就是薅羊毛

我觉得OPEC会议就是一个商业组织,他们的目的就是商业目的,赚取汽油消费者的钱。因为之前大家都达成一致,所以大家油价一致,这样他们这些石油生产国家和企业都是稳定赚钱。利润稳定,坑的就是那些汽油消费者,毕竟石油是垄断行业,所以他们定什么价,我们都没有议价权。除了抱怨之后,就是默默忍受。我更希望看到他们达不成一致,让石油成为真正市场自由定价机制,让汽油消费者可以真正受益。从目前的油价看,就是多方没有达成一致,单方面的采取降价策略,希望旁敲侧击,让利益共同提的各国石油企业,重回谈判桌。

离我们很远

虽然说国际油价都已经跌到30多美元了,但是我们还有神奇的保底价在,这样我们彻底与国际油价接轨的事情,成为一个梦,现在梦破碎了。我昨天看到的解释,《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中

第六条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 美元(含)时,按原油价格每桶40 美元、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40 美元低于80 美元(含)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80 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130 美元(含)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这就是保底价,让我们彻底无法感受到这次油价下跌的利好。我就佩服这些制定规则的人。修理外人没啥办法,但是整理我们,到是很有心得。所以国内的汽油消费者们,也不要期盼油价会下跌了,毕竟我们有兜底的法规在那,安心享受这6块多的油价吧,等着国际油价上涨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国内油价上涨的红利的。

最后总结:

我就佩服这些垄断行业,赚钱就赚钱,还立个牌坊。有事没事开个会,也不让我们参与,就把事情定了。这就是垄断者的嘴脸,我们只有接受的份,现在好了,你们自己谈崩了,让我们知道石油的本来真实价格,就是我们自己人还给自己弄了个紧箍咒,享受不到油价的好处,天算不如人算,感谢那个制定油价40美元保底策略的人,我们对你表示深深的问候。


张敬医


其实就一句话的事儿,没有很复杂,供需关系而已,中国防疫期间对石油的需求降低了,同时中国是全球头号石油进口国,欧佩克产油国经济过分依赖石油输出,大家又都不想减少自己国家的供给配额,又不减产,石油价格能不暴跌么?!

非让我写500字以上,臣妾做不到啊无奈╮(╯_╰)╭




精彩哥37


周末原油价格大跌9.41%,接近10%的暴跌,对于一个超大宗商品来说,实属罕见,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

1、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2020年1月的时候,中国出现了流感事件,国内的应对方法是隔离14天,这个消息对于没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世界工厂按下暂停键,所有商品的需求都会减少,原油在这个期间(1月21日至2月5日)下跌-12.83%。而随着流感在全球蔓延(中国已受控制),进一步影响全球对工业品的需求,因此原油变成是有货无价的尴尬格局,从2月21号至3月6日,区间跌幅-22.63%。市场需求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低是正常的市场运行规律。

2、作为最大原油生产国,沙特带头减价为那般

我们知道,世界原油生产,不是只有沙特阿拉伯,美国的页岩油产量是隐而不发,除此之外,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委内瑞拉、加拿大、俄罗斯都是产油大国。但从总占比看,中东是行业老大。另类的产油国是美国和加拿大,他们用的是页岩油技术,与传统的产油技术有本质区别。沙特带头打压油价,会减少采油利润,页岩油的采油成本比普通产油技术要高,只要越往低处压,页岩油无利可图,就会停产(停产复产不是这么简单,就像炼钢烧陶瓷,机器一停,重新再开要巨大的成本)。只要页岩油停产,反过来导致原油供给一下子供应紧张,价格自然会反弹。这种神操作,与香港庄股“向下打”赚钱是一个道理。

总结:

本次原油价格一次性暴跌9.41%,市场需求因素是引火索,但中东产油国联合起来打压页岩油也是核心内容,俗语说得好:“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


风雨顺德人


油价发生大跌主要有两个原因,1是石油价格受全球资本市场下滑的拖累而下跌。2是石油生产国进入价格战,导致石油价格下跌。

首先是全球资本市场受到国际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连续暴跌,股市债市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原油价格也首当其冲,价格暴跌。



全球主要大宗商品中黄金和白银则逆势上涨,主要原因在于黄金和白银是主要避险资产,国际资本对未来风险资产投资前景不明确,避险需求增加,提高黄金和白银的配备导致价格上升。

其次是OPEC未能达成石油协议的主要原因在于俄罗斯不同意执行OPEC内容,之后作为主要OPEC国家的沙特开始降低原油价格,并且对外宣布可以了提高原有产量,OPEC名存实亡。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石油价格战即将打起,以俄罗斯、沙特以及美国为主的主要石油生产国将有可能继续降低石油出口价格,美国的页岩油技术占优。

这件事最大的利好是石油输入国,最大的利空是石油生产国,沙特股市暴跌7%左右,沙特最大的石油公司啊美则开盘破发。

觉得我的回答有价值的话,请点个赞吧。


修行路上的韭菜


首先本身目前的石油价格就已经处于相对低迷和脆弱的阶段,这来自于两方面的压力,第一方面的压力是长期以来页岩油技术不断抬升,让页岩油产能不断增加,对原油的供应起到了支撑作用,而另一方面在于从去年开始,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带来市场对于远期的需求预期放缓,因此油价一直承压,所以其实从2019年开始油价就一直处于相对的低谷。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油价非常容易受到冲击而产生波动。目前有两方面对油价产生了压制,第一方面就是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带来短期需求的进一步缩减,第二就是欧佩克的减产协议商谈并不顺利。

目前来看俄罗斯出于自身利益的需求,虽然能够接受同意将减产协议继续延续,但是却不愿意接受进一步的减产协议,这就是说未来油价的供应仍然将保持现有的规模,在需求不断走软的情况下,油价有可能利空,这在市场上掀起了恐慌情绪,造成原油被抛售,导致原油价格大跌。

不过这种情况应该只是短期现象,因为过低的油价会限制页岩油产能的上升,最终在供应上限制住国际油价的供需,导致油价回升。另一方面实际上市场的恐慌情绪只是短期的,因为实际上减产协议并没有结束,而未来达成另一个减产协议,其实希望也很高,所以长期来看油价很难保持在现在的低位。


咨询师天生


基本面的逻辑难以形成确定时空数据的结论,从技术上来说下吧。象浪理论是对波浪理论的提升,从象浪的时空结构来看,目前原油是从B浪高点下来,B浪的时间节点大约在今年7月份结束,之后正式进入C浪,下面空间巨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则,冥冥之中会发生黑天鹅事件。

C浪时间会持续到2023年7月份,空间先看28美元能不能守住,否则下看14美元。


五玄子


受到全球疫情蔓延的不利影响,国际油价在2月至3月已经受到较大压力,OPEC+会议的协议未达成,对本已脆弱不堪的国际油价造成进一步冲击,使得油价在2020年第一季度触底自2016年以来的新低点。预计年内国际油价都将保持低位,并有进入超低区间的风险。

周期性因素叠加结构性因素,油价将在年内持续低迷

国际油价在第一节度暴跌的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受到全球疫情的不利影响,对全球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导致世界经济在2020面临下行或不振风险,经济下行的市场预期导致了中长期时间内的石油消费预期降低,这在需求层面,打压了石油价格支撑面。

第二,为了防控疫情,各国政府采取了严密的措施,其中包括停工、停产和停航,其中交通行业特别是航空业这样的燃油消费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一个附加的连带不利影响就是石油的消费也在短期内大规模衰减。这是压制油价快速下滑的周期性因素。

此外,包括建筑、工厂、城市交通在内的停工停产,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石油的需求。

第三,OPEC+会议未能达成任何协议,特别是俄罗斯拒绝深化减产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本已脆弱不堪的市场情绪,使得市场对石油价格的预期进一步看空。实际上,即便OPEC+达成了一致的减产协议,俄罗斯方面也进行积极配合,国际油价也很难改变现有的颓势。其中一个域外因素为,利比亚这一减产豁免国家,由于受到战乱的影响,其日产量只有之前的10%左右,然而利比亚局势一旦得到缓解,其日产量很可能会达到现有产量的10倍,这也会在较大程度上削弱OPEC+各主体减产的努力。

综合上述几个因素,2020年的国际油价无论是在供给还是在需求的基本面,都对国际油价呈现较大下行压力,并且短期内这一供求关系失衡都将无法有效改善。

低油价或将触发市场无序竞争风险,国际油价或触及极限


笔者预期,如果国际油价在短期内继续下跌,OPEC+各方持续僵持无法有效回到谈判桌上,那么国际油价很有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根据IEA的测算,俄罗斯产生平均成本约为40美元每桶,在目前的低油价区间内,俄罗斯仍然还有盈利空间。然而对于沙特而言,其平均产油成本只有28美元每桶,如果油价持续下跌,各国在未能达成有效减产协议的情况下不断增产,那么沙特等低成本产油国会采取报复性措施进一步增产将油价拉入极限空间,从而挤出哪些高成本的产油国,国际石油市场将陷入恶性竞争。

美国制裁或为俄罗斯拒绝达成协议的背后重要因素


实际上,俄罗斯拒绝减产的态度,其背后还有一定的政治因素。美国为了稳定国家油价,使得国际油价高于美国国内页岩油生产成本,对俄罗斯石油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实际上不仅仅限于石油,对于天然气也进行了有力制裁,例如2018年,美国通过限制本国和欧洲主要天然气三级冷凝压缩工艺COLD BOX的关键技术和元件对俄出口,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俄罗斯北极2气田项目的开发和生产)。在美国全面制裁的压力下,俄罗斯通过采取拒绝达成和配合减产协议、与伊朗进行易货石油贸易等形式,对美国进行反制,意在压制国际油价,挤压美国页岩油气企业的生存空间,从而间接重挫美国的石油自身供给和油气贸易。

OPEC+仍有重回谈判桌并达成协议的可能

我们可以预期,OPEC+仍有回到谈判桌并达成协议的可能。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今年为美国大选季,美国现任总统不会乐见国际油价暴跌导致页岩油气行业低迷,这将重创其在重工业和能源州的票仓。另外,过低油价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美国能源产业,连带触发一系列局域性金融风险,作用于实体经济。这都是希望连任的美国总统都不愿看到的。因此,笔者认为,不排除美国为应对油价大幅下跌风险,以某种形式放松对俄罗斯能源行业的制裁力度;与此同时,美也将推动沙特等主要海湾产油国尽快达成有力的减产协议。

目前的国际油价低迷,是当前疫情不利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市场情绪看空、减产协议破裂等多方复杂因素造成的。毫无疑问,2020年国际油价将在地位运行,可控的低油价,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振增长;然而,过低的油价,将对环保事业、新能源企业和传统能源企业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并对世界能源秩序造成较大冲击,并导致一系列的地缘政治风险,实际利远大于弊。


默然时经观察


油价上周五暴跌逾9%,跌至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主要产油国未能就减少石油供应达成一致,以应对由冠状病毒爆发导致的全球需求锐减。油价不断以超出人们预期的速度快速下跌,使得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困惑。

下面,旁解君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近期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一些原因。

欧佩克俄罗斯谈判失败,是油价快速下跌的催化剂

周四,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OPEC)向其关键盟友俄罗斯提出了一项双管齐下的方案:将现有的210万桶减产延长至2020年底,并进一步削减每日150万桶的产量。这个方案是应对冠状病毒全球疫情爆发,石油消费需求大幅减少情况下而提出的应对方案。俄罗斯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但在三年前加入该组织以削减石油产量后,如今对石油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

市场普遍预期,欧佩克和俄罗斯在会谈过程中将会达成这个协议。但是事态的发展和人们的普遍期望是不一致的。

俄罗斯周五在维也纳与欧佩克举行的会议上,明确拒绝支持这一计划。俄罗斯的单方面采取行动,使得联盟稳定油价的努力化为泡影,增加了供应严重过剩的可能性。这是油价下跌这么厉害的其中一个原因。

欧佩克秘书长在会议结束后对记者表示,目前没有共识将限制供应的政策延长至3月底以后,欧佩克也不会单方面采取限产行动。但是,谈判将继续进行。不过,他没有透露更多细节。同时,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也表示,从4月1日起,生产商将自行决定采取何种措施。当然,如果没有协议,沙特阿拉伯也将按照客户的要求生产任何产品。

减仓预期如此不明朗,在需求不畅的情况下,油价一路下滑也就不奇怪了。

需求下降才是油价下跌的最主要原因

从市场角度看,旁解君认为:欧佩克这次未能达成减产协议,只是油价进一步下跌的新的催化剂。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最近原油走势的情况吧。

  • 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下跌9.4%,收于每桶45.27美元。这是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也是自2008年12月以来的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

  • 上周五,美国油价下跌10.1%,收于41.28美元,创下2014年11月以来的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这是自2016年8月以来的最低收盘水平。

  • 欧佩克一直面临着巨大的行动压力,油价较此前的峰值下跌了20%。而自1月初以来,油价已经下跌了33%。

影响最近油价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 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学校和办公室关闭,航空公司取消航班,越来越多的人呆在家里。

  • 受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的石油需求将出现有史以来最大的降幅,甚至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还要严重。

  • 全球经济的引擎中国第一季度的经济活动停滞,在中国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疫情之后,欧洲和美国新爆发出的措手不及的新疫情,使得2020经济快速恢复的期望变得渺茫。

  •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于近期发布最新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报告,市场普遍预期IMF将会大幅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地缘政治与美国页岩油的竞争

在全球需求下挫的情况下,各采油国之间维持相对平衡的配额,或者,在危机中,扩大自身的原油市场份额,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博弈因素了。

由于科学进步的影响,美国在2019年已经成为原油净出口国,并在可预知的将来,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石油出口国之一。俄罗斯认为,如果减产,北美竞争对手将从新的涨价举措中获益最大。

由于页岩油开采成本较高,俄罗斯发现,现在是一个打击美国页岩油市场的一个良机。利用这个机会,将有可能大大压缩页岩油在原油市场上的份额。此外,俄罗斯拥有足够的页岩气,提议中的俄罗斯和欧洲之间修建的一条新的天然气管道,将会提升俄罗斯的能源收入。所以,价格战可能是俄罗斯的一个选择。

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将给美国石油业带来痛苦。当页岩油生产商为了维持产量而面临更多的紧缩资本约束时,价格战可能会迫使已经处于破产边缘的美国石油公司走向破产。

俄罗斯能源部长表示,生产商很快就能随心所欲地生产,从而结束了为期三年旨在支撑油价的减产措施。

油价的大幅下跌将勾起人们对2014年石油危机的记忆,那次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打击产油国的预算,并使一些能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陷入瘫痪。

2016年1月,油价跌破每桶30美元,促使沙特阿拉伯做了一件它从未想过的事情,沙特与俄罗斯和欧佩克成员国结成联盟。

在两国最高当局的支持下,利雅得与莫斯科的合作意义深远。双方就企业合作、跨境投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尽管沙特支持叙利亚反对派,但沙特和俄罗斯在外交政策上也变得更加紧密。

今天,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拘留了多名王室高级成员。

总之,原油不但是工业的血液,更是国际政治角逐的战场。原油问题,不但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