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抛妻弃子的男人,后来怎样了


那个抛妻弃子的男人,后来怎样了

人只有差异性无好坏之分,所谓好坏只是我们身处社会中,以社会的价值观定出的判断准则。

《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人到中年,却抛妻弃子投身于绘画中,他几乎抛弃了人类的所有感情,亲情、爱情、友情、感激之情、自尊、廉耻,他通通都没有了。他不在乎自己离去后妻儿的死活,不对在他病痛时救助自己的人心生感激,也不对被他引诱最后又为自己而死的女人感到愧疚。也许在他眼里他们从来就不是人,只是他需要的一些“东西”,是他要追随自己的灵魂,不得不借助的一些“东西”。

如果以社会的道德眼光看,这个人当然是坏透了,没有人会喜欢他,他没有人性,狼心狗肺,忘恩负义,自私自利,厚颜无耻,几乎所有恶毒的词汇用在他身上都不会过分。

那个抛妻弃子的男人,后来怎样了

可我却无法把他当做一个坏人看待。他只是顺应自己的灵魂,灵魂在乎什么他就选择什么,灵魂不在乎什么他便对什么漠不关心,他被自己的灵魂控制,别无选择。

他是一个游魂,早已脱离了世间的生活,如果他可以摆脱肉体而存在,我想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肉体撕个粉碎。

肉体束缚了他。他不在乎生活的品质,冻饿他不怕,但身体却无法抵抗。他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他不需要朋友,也不想触碰爱情,但身体的原始欲望却会控制他。他不担心病痛,对自己的健康毫不在意,可身体的死亡却会把它的灵魂也一起带入坟墓。

他让我联想到电影《荒野生存》中的Christophe,本来家境富裕,在大学毕业后,他抛弃了家庭,丢掉了车子,烧掉了自己所有现金,回归到大自然,开始真正的蛮荒之旅,但是四个月后人们却在一个废弃的公共汽车里发现了他的尸体。

那个抛妻弃子的男人,后来怎样了

当初对这个电影真的没有半点好感,我懂得Christophe那种反社会反物质追寻自然的情绪,因为我有时也会陷入一种反社会的情绪中,觉得好像人都应该回归本真,不去讲究什么礼法,不该追逐什么名利,就应该只跟随灵魂而走。

但是,我又觉得,既然生在现代社会中,就该以现代的方式生存。如果放任这种反社会情绪发展下去,最后只能是自己游离到人群之外,成为一个孤独的变态或者疯子。

不过看完《月亮和六便士》之后,我又似乎理解了他的行为,他跟思特里克兰德一样,都是被自己的灵魂控制了,灵魂命令他们必须这么做,否则就生不如死。

以前看过一则新闻,一个漂亮的女大学生剃度出家,很多人都说那么漂亮可爱的姑娘出家真是可惜了,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但是她说:当我发现了金子,自然可以扔掉废铁,貌似不需要什么勇气。

我觉得我可以懂得她的话,做出这样的选择她几乎都不需要思考,因为在她眼中,佛法修心是金子,人世间的欲念和物质就如废铁,世人觉得可惜,认为无法理解,是因为我们活在尘世中,把欲念、物质、美貌、社会看的比灵魂的本真更高。

那个抛妻弃子的男人,后来怎样了

与这些人比起来,我终于肯承认,自己是个确确实实的凡夫俗子了。我永不会被那样的情绪控制,也绝不会抛弃世俗,我爱这个世界胜过爱畸形的灵魂。

就如《征婚启事》里的罗教授,即使知道自己是个同性恋,为了能够在社会中好好生存,为了被大家当做正常人,也要努力把内心埋藏起来,去与异性恋爱,与异性结婚,组织一个别人眼里幸福和睦的平凡家庭,因为在他眼里,做一个正常人比真爱更重要。

当然,我允许自己有小小的不同,也可以有一点点的怪个性,但是这些不同和怪个性也必须是符合基本的社会法则的。我可以被当做怪人,但绝不愿被看做变态或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