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全球狩獵:瘋狂的造車“閃電戰”

瑞士時間3月3日,世界頂級新能源超跑Gemera在日內瓦全球首發,外形誇張而炫酷,性能跨入“地表最強”之列,是全球最驚豔的新能源汽車之一。

國內很多汽車發燒友對Gemera進行了圍觀,難掩心潮澎湃。Gemera擁有1700馬力,續航里程達1000公里,憑藉1.27兆瓦的功率和3500 Nm的扭矩,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1.9秒,並在20秒內可提速至400km/h。

許家印全球狩獵:瘋狂的造車“閃電戰”

而更令人驚歎的是,這輛代表了世界頂級新能源汽車技術和設計水平的跑車,其實背後的“老闆”是恆大。它是恆大新能源第一款在全球亮相的在售車型。

2019年,恆大與世界頂級超跑科尼賽克成立合資公司,總部位於瑞典,恆大持股65%,科尼賽克持股35%,Gemera正是該公司生產的第一款車。

雖然因為疫情,日內瓦車展被取消,但並沒有延誤Gemera的推出。這是恆大造車以來,第一次將產品擺上全球舞臺。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也用一款全球頂級跑車來回應外界對恆大造車的質疑。

過去幾年,中國是全球最活躍的、新勢力造車的樂土,同時也出現了“PPT”造車等產業泡沫。不過,現在,造車已經進入理性階段,車型和產品就是試金石。

Gemera也是中國造車資本在全球範圍內,造出的最頂級的汽車。它限量生產300輛,起售價為138萬歐元。據說,未來三年產量已被搶購一空,由於科尼賽克的車型極具投資價值與升值潛力,常常轉手就淨賺數十萬美金。

恆大隻用了一年時間,就拿出了頂級跑車。儘管造車起步較晚,但事實上已經跑到了其他新勢力造車前面。恆大的快速突進,不僅讓國內車企猛然一驚,而且也引起了豐田、大眾等國際巨頭的警惕。

恆大新能源“搶跑”背後,其實是找到了一條符合汽車產業規律,又能和時間賽跑的路徑。回過頭來看,會發現許家印在去年11月恆大的“全球戰略伙伴峰會”,已經對這一路徑進行了清晰的闡述。

01

去年廣州車展開幕的前一天,一家國內排名靠前的車企集團總經理在接受新銳汽車觀察採訪時,簡要地概括了車企集團形成競爭力的兩個方面:技術專利能力和整合能力。

技術專利指自主的技術,來源於購買或者自主研發的技術,這一點很好理解;不過,外界對“整合能力”比較難理解,難道造車就是拼拼湊湊?

這是對造車理解的偏差。“拼湊能力”其實就是整車企業最大的能力,大眾、豐田、奔馳、寶馬都是如此。在汽車行業內,這幾乎是常識。

一輛汽車大概有兩萬個零部件,大部分由供應商提供,要將這麼多零部件在供應流程、機械耐久使用、實用性、製造、成本等方面都配合得恰如其分,需要一套強大的運行系統。

汽車的電動化簡化了汽車結構,同時也打破了傳統的供應鏈模式,傳統車企巨頭固化了近百年的整合能力開始重構。

許家印很清晰地看到了這一點。去年11月,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在廣州舉行“全球戰略伙伴峰會”,他進行了長達一個多小時的脫稿演講。自恆大造車以來,第一次打開心扉,全面講解了恆大造車的模式和規劃。

從全球購買、全球合作,到形成全球“朋友圈”,許家印在去年的前十個月裡,帶著恆大新能源的高管跑了全球23個國家、47個城市、58家全球汽車產業各領域的龍頭企業。

許家印全球狩獵:瘋狂的造車“閃電戰”

許家印當然不是帶著高管環遊世界,而是在物色全球資源。邏輯很清晰,在全球撒網,把最優秀、最合適的企業找出來,聚攏資源,再進行技術、零部件產品、車型等方面的分配和整合。

這在中國,甚至全球造車史上,都是第一次。許教授此前提出了恆大造車的“幾個大”,有人不理解也不意外。但在恆大科尼賽克的Gemera發佈後,看起來就清晰多了。

其實,對汽車產業有研究的業內人士早就對這一模式很推崇。在恆大的“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峰會上”,恆大新能源把全球60位零部件巨頭的CEO邀約到了廣州,一起上臺簽約。

恆大造車模式最大的創新點在於,以全球整合能力為主線,逐步形成專利技術。而其他的車企,很大程度上是同時進行,甚至有可能把自主研發專利技術放在前面。後者需要較長的研發週期。

許家印很直白地闡述了恆大模式的合理性:“一款車從研發到量產至少需要四到五年時間,如果恆大要四、五年才能把車造出來,人家就笑話了,也可能會錯過最好的發展機遇期。”

新能源汽車已經經歷了三四年的風口期,機遇窗口正在收窄。從2020年開始,大量的外資品牌的新能源車,將湧入中國市場。留給這一波新創造車企業的機會,頂多還有兩三年。

所以,動作一定要快。3月3日在日內瓦亮相的新能源超跑Gemera,就是恆大模式的產物。該車使用的電池是恆大新能源科技集團研發生產的最新一代產品,逆變器由恆大控股的荷蘭e-Traction公司研發生產。

許家印全球狩獵:瘋狂的造車“閃電戰”

整合為主線的最大好處是,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形成最強的競爭力,快速發動針對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閃電戰”。

02

整合是車企永恆的話題。傳統車企巨頭也在不斷進行技術、資源、供應的整合提升競爭力,但因為其有巨大的傳統產業包袱,整合沒有恆大徹底。

全球車企的收購和併購案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最近一起大型的收併購是,所涉資金達到500億美元的PAS和PCA合併。目的是通過整合,對兩家車企的全球資源進行合理調配。

許家印所說的“買買買”,是汽車行業的常態。恆大在FEV手裡,買了本特勒研發的3.0新能源汽車底盤,快速奠定了未來開發N款車的基礎。此前,恆大新能源還買了電池企業、輪轂電機企業。

整合能力的另一方式是合作。不能買過來的,和別人合作也是快速形成競爭力的方式。恆大新能源最被許家印津津樂道的合作是:和德國hofer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製造世界頂尖三合一動力總成系統;和科尼賽克成立合資公司,生產超級豪華車。

許家印全球狩獵:瘋狂的造車“閃電戰”

某種意義上,這兩項整合能力,同時又在培育自主研發能力。傳統汽車巨頭也經常採用這些方式,比如,為了研發無人駕駛技術,通用、奔馳都通過收購公司快速形成技術框架;如果不能收購的,就參與其中,共同研發。

恆大造車模式中的第三種方式,是從造型設計、工程技術研發,到零部件供應,網羅全球研發、設計資源,形成強大的供應系統。

過去,自主品牌車企普遍採用從零起步,自行打造設計、研發團隊,但最近幾年,無論是比亞迪、吉利還是長城,都從歐美挖來頂級設計師,造型能力有了巨大的突破。

恆大的做法,其實將自主品牌此前十幾年走的“彎路”跨過去,直接使用歐美髮達國家的資源。在去年9月和10月,恆大分別與5家全世界最大的、實力最強的工程技術研發企業和15位汽車造型大師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特定商業模式的形成,往往有特定的時空界線。任何一個產業在鉅變時,背後一定有根據產品變革、新的經貿環境、消費變更、競爭格局等等綜合因素找到新路徑,來打破舊規則。

許家印提出“大大大”和“好好好”,實際上是對恆大造車模式提出了直接目標:通過全球整合為主線的模式,要求產品銷量、產品質量、企業產銷在市場上形成效果。

03

許家印的演講裡,最被關注的焦點是,恆大新能源將進行15款車同時研發、三年450億元投資和500萬輛產能。

按照現有的造車模式,目前全球沒有哪家車企敢說同時進行15款全新車型的研發,包括大眾、豐田。這不是單純研發實力的問題,而是要考慮成本、消費喜好、技術、產能佈局、市場營銷能力等等系統性的難題。

但新勢力造車之所以存在機會,恰恰在於其要做傳統車企不敢做和做不到的事情,將傳統經驗揉碎了,再重組,形成創新。

同時,恆大購買的新能源車3.0平臺是一個模塊化平臺,同一平臺可以研發生產出N款車型。車型款數越多、銷量越大,成本越低。理論上,車款規劃得越多,對恆大越有利。

一家全新車企要形成產品體系,進行細分市場全覆蓋,大概需要15款車型。從小、中、大型轎車、SUV,到不同型號的MPV,轎跑、掀背等,15款車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一家車企產品線的標配。

恆大新能源去年11月發佈計劃後,外界也有不少質疑:百年車企巨頭做不到的事,恆大憑什麼能做到?

人類進行具有開創性的活動,都會伴隨質疑聲,開創的程度越大,質疑聲越高。這也難怪,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一書中寫道,一個人的精神生活,他最後的想法,永遠是他和他的上帝之間的一個秘密。

如果大多數人能理解,就不太可能是很好的商業機會。只用了一年,恆大與科尼賽克成立合資公司就拿出了首款產品——世界頂級新能源超跑Gemera,或許有更多人能理解許家印的想法了。

Gemera是世界頂級汽車設計大師 Sasha Selipanov的力作。Selipanov先後擔任布加迪汽車首席設計師、科尼賽克總設計師,代表作有布加迪 Vision GT、蘭博基尼 Huracan、法拉利 612 GTO等。恆大新能源將Selipanov挖到恆馳汽車,作為其主設計師之一。

許家印全球狩獵:瘋狂的造車“閃電戰”

新創車企還面臨一個矛盾是,資金和融資能力是否能支撐到企業盈利。三年之後資金如何投入,許家印沒有直接說,只說了恆大的總資產2.1萬億。但這其實可以稱得上,這一波新創車企中最低調的炫富了。他向外界宣告,恆大新能源有強大的後盾。

目前,主流車企的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已經推廣了近十年,培育了一定的市場。從消費意識、基礎設施建設、政策體系,都已經較為健全,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已經具備基礎。

未來的汽車市場,傳統車和新能源車將是一對“此消彼長”的關係。2018 年,全球一共銷售出了8600萬輛汽車,新能源汽車的佔比還非常小。如果未來10-15年,新能源車的佔比可以達到50%,全球新能源車的銷量將達到4300萬輛。

恆大新能源車提出,未來10-15年新能源車的規模達到500萬輛。如果汽車市場按照傳統車向新能源車的轉化率為50%計算,不考慮新增或新舊轉化更高的前提下,恆大新能源達成目標後,市佔率也僅為11%,相當於目前傳統車企全球排名第三、第四的份額。恆大新能源確定的目標,並沒有超出合理的競爭邏輯。

質疑聲的本質,在於許家印和恆大新能源宏大的格局觀、反經驗主義,超出了很多人的認知範疇。目前,沒有一家中國車企,甚至全球車企,提出過這麼巨大的新能源汽車目標,也沒有提出過“一起步就進行全球整合”的商業策略。

這是一個大變局時代。全球政商格局、大國競爭格局都在重構,中國已經成為第二大經濟體,未來將可能是第一大經濟體。而新能源汽車是對中國多個層面有深遠影響意義的戰略性產業,中國也是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未來,中國應該有能匹配國力和產業規模的新能源車企出現。

從行業巨頭產生的規律看,幾乎所有的頂級企業,都在關鍵節點踏準了國運、全球格局、技術革命的節奏。許家印在宏大的視角下,提出恆大要打造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新能源車企,就不難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