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誠意的一篇短文——東銘

東銘,北宋哲學家張載於其學堂東牖所書的銘言,解釋了《大學》中的四個字“誠其意也”。誠意,必然要用力寫,寫得好不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把內心的一些東西寫出來。正心誠意,以此修身!

原文如下:

戲言出於思也,戲動作於謀也。發乎聲,見乎四支,謂非己心,不明也。欲人無己疑,不能也。過言非心也,過動非誠也。失於聲,繆迷其四體,謂己當然,自誣也。欲他人己從,誣人也。或者以出於心者,歸咎為己戲。失於思者,自誣為己誠。不知戒其出汝者,歸咎其不出汝者。長傲且遂非,不知孰甚焉!

【譯文—來自網絡】

戲弄、嘲笑別人的言語來自不正確的思想,戲弄人的行動是由錯誤的思想引起的。思想支配著人們的言語和行動。既然已經說了錯話,而且表現在行動上,眾人都聽見了、看見了,卻硬說不是出於自己本心,這是極不明智的行為。如果還想掩飾自己的錯誤,想叫別人不懷疑自己有越軌的言行,這是不可能的。有的人無意中說出了錯誤的話,無意中幹出了錯誤的事,不想承認,而且錯誤纏身,陷入迷途而不能自拔,到了這種地步,還不醒悟,不知悔改,卻反而為自己的錯誤辯解,這是自己欺騙自己,想叫別人也隨聲附和,原諒自己,這是欺騙別人。也有的人很不誠實,把明明是自己有意識說的錯話,做的錯事,卻硬說是無意說的,無意做的。自己錯了不嚴責自己,不誠心悔改,反而千方百計進行掩飾,助長自己的驕傲情緒,以致一錯再錯,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這種人是何等糊塗,何等不明智啊。


正心誠意的一篇短文——東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