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貧必勝!雲南發起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總攻

戰貧必勝!雲南發起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總攻

雲南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雲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總攻行動方案的通知》

雲南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脫貧攻堅進程和質量事關全國脫貧攻堅大局,雲南省勝則全國勝!3月12日,雲南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雲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總攻行動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吹響雲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號角。

目前,雲南還有44.2萬貧困人口,剩餘未申請摘帽的7個貧困縣和剩餘貧困人口超過5000人的8個縣,面對最後的“硬骨頭”,《通知》要求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倒排工期、攻堅克難,確保2020年6月底前剩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出列貧困村、未摘帽縣全部達到脫貧退出標準。此外,《通知》還明確了百日總攻行動的三大任務目標和九項主要措施:

三大目標任務

戶戶達標

剩餘貧困人口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已脫貧人口鞏固提升。4月底前以就業為主的貧困家庭勞動力有穩定就業崗位,以種養業或其他經營性項目為主的貧困家庭生產經營良好,兜底對象保障政策到位。貧困人口年內人均純收入能夠穩定達到或超過脫貧標準。

村村提升

429個未出列貧困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集體經濟全部達標。8502個貧困村村級基層組織建強,村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管護制度措施落實,有特色產業和穩定的村集體經濟,村莊環境乾淨整潔。

縣縣清零

有扶貧開發任務的縣(市、區)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監督檢查等發現問題全部整改清零,脫貧攻堅責任、政策、工作全面落實到位。

九項主要措施

1、著力加強就業扶貧

战贫必胜!云南发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

景東縣外出務工歡迎儀式 資料圖

通過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點對點”“一站式”幫助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做實做優做強扶貧車間、積極開發“扶貧特崗”等措施,力爭全省貧困勞動力就業總量達到300萬人。

2、著力加強產業扶貧

战贫必胜!云南发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

石屏縣9萬餘畝白蘿蔔增收在望 資料圖

通過資金優先支持扶貧產業復產達產、深入實施消費扶貧行動、全面拓寬扶貧產品銷售渠道等措施,確保有產業發展條件的貧困戶,長期得到培育支持,實現扶貧產業“產量”“銷量”雙提升。

3、著力鞏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

確保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除身體原因外不失學輟學;確保“危房不住人、住人無危房”;確保貧困人口飲水安全達到安全評價標準;確保兜底對象精準保障。

4、著力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

战贫必胜!云南发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

福貢縣匹河怒族鄉知子羅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 資料圖

做好搬遷安置區的產業發展、就業幫扶、就學就醫、社區治理、社會融入工作,確保每個貧困勞動力就業實現“應就盡就”,做到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5、著力推動問題整改

聚焦發現的問題,逐村逐戶逐人逐項補短板、強弱項。堅決整改“一發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等幫扶方式,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等問題,確保上半年整改到位、問題清零。

6、著力激發貧困群眾發展的內生動力

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全面推行“以工代賑”和“按勞取酬、優先優酬”的幫扶方式,幫助貧困群眾擺脫思想貧困、精神貧困,具有可持續的發展內生動力。

7、著力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

強化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建立健全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確保及時發現、及時預警、及時幫扶,防止返貧。

8、著力加大扶貧資金投入和監管

續增加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和土地、金融支持;完善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建設,嚴格落實扶貧項目資金公告公示制度,強化資金動態跟蹤監管;扶貧資金使用重點向產業項目傾斜,為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提供保障。

9、著力提高扶貧數據信息質量

利用“雲南扶貧通”全面糾正問題數據,倒逼問題整改,全面實現“賬賬相符、賬實相符”,確保經得起檢查督查、考核評估和國家普查,更經得起歷史和時間的檢驗。

工作要求

除了明確三大任務目標和九項主要措施外,《通知》要求在百日總攻行動中,各級各部門要強化“軍令狀”和“交總賬”意識,要繼續強化“五級書記抓扶貧”的責任,摘帽縣黨政領導認真落實“四不摘”要求,做到不鬆勁、不停歇。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把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總攻行動開展情況納入考核內容,壓實各級各部門責任。

《通知》還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嚴守紀律規矩,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實施細則精神以及省委實施辦法,改進工作作風,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減輕基層特別是鄉村兩級的負擔。除必要的會議、文件、材料外,其他宜簡則簡、宜減則減,不得多頭重複、層層加碼。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總攻行動中不作為、慢作為、作風不實、敷衍塞責等的,一經查實,依紀依規依法嚴肅處理。

在宣傳引導工作上,《通知》要求各地要總結一批精準推進工作的方法機制,推廣一批行之有效的典型案例,宣傳一批自強奮進的幫扶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