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吃酒席,大家都不喝酒,有人把酒桌上的白酒和饮料都带回去了,你怎么看呢?

农夫也疯狂


惠农圈为你答疑解惑!在农村中吃酒席,亲友们聚在一起,难免会喝上一些酒。过去喝酒的现象很重,每次酒宴的时候都有很多人喝醉酒,但如今就不同了,毕竟大家都能够买得起酒了,且参加酒宴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开着私家车过来的,这样更不能饮酒。

而在农村的酒宴中,最常见的就是打包菜肴,将那些剩下的菜肴打包回家里,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浪费,很多农民会过日子,所以打包也能够理解。毕竟国家也在倡导着光盘行动,主家也希望有人能够将其打包回家,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难收拾的局面。不过大多数的农民,打包之后就会用来喂养家里的小狗,很少有人会继续吃。

在我们这边,宴会结束之后,主家就会给大家发放塑料袋子,意思就是让人将其打包。不过至于没有喝的饮料,就算是带回家里大家也不会说什么,毕竟饮料本身就是给所有人饮用的,每个桌子上2瓶,喝不完的也会有人带回家里,不过饮料能够剩下来的不是很多。

而至于打包白酒,我们这边还没有听说过,毕竟白酒是给那些喝酒的人准备的,没有喝酒的话,白酒就会被主家收回,之后将其拿到商店里退还回去,这样的话主家是没有任何损失的。而一瓶白酒那么贵,如果将其带回家里,主家见到了肯定会生气。

但有一些人认为既然已经出了份子钱,那就要将这笔钱吃回来,所以也会将白酒打包回家,这应该是极少人的做法!


惠农圈


我是陕西愣娃,爱美食爱生活。

在农村吃酒席,大家都不喝酒,有人把酒桌上的白酒和饮料都带回去了,你怎么看?我原本以为这种现象只会在我们那儿发生,在问答上看到这个问题才知道,原来这种情况各地都有



现在的农村吃酒席虽然没有前几年那么铺张浪费,但是攀比的情况依然存在,就好比虽然这一桌都是妇女或者小孩,没有人喝酒没有人抽烟,但是为了显示主人的热情好客丰盛的招待,烟酒也是一样的少不了。烟酒都上桌,但是没有人用,所以也就剩下来了



而且农村酒席上的酒基本上没有人动,除了酒的质量不太好以外,还有很多种原因。在我们那儿,一个餐桌上只会放一个喝酒的杯子,那就意味着,只要是这个桌子上喝酒的人,都要共用这一个杯子,所以有的人就心生膈应,基本上就不喝酒了。随着生活的提高,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了私家车,出门赴宴也都是开车去的,现在酒驾入刑,所以基本上开车的人,也没有人敢喝酒了。而且农村的酒席上,因为人数比较多,存在这种拼桌的情况。有可能跟你在同一个桌子上吃饭的人,你都不认识一个,再去喝酒怪没意思的,如果有认识的还可以小酌两杯

虽然没有人喝酒但是这些套路环节都少不了,有的酒压根就没有拆封,有的喝了一半。像这种喝了一半的饮料或者酒,带走还可以理解,因为留着主家也喝不了也是浪费。但是完全没有拆封,还没有拆开的酒或者是饮料带走,就有点过分了,倒不是家里真少这么点东西,只是有那种贪图小便宜的心思,爱占小便宜就想着顺手牵羊,反正人多没有人会发现



现在在农村吃酒席,基本上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作为主家的人来说,这也没有办法阻拦,全凭客人自觉了。风气比较好的地方,还都会帮着主家把没有用完的饮料或者酒收起来摆放着,等着主家自己处理。风气不好的地方,可能有的人连没有拆封的整瓶都揣走了,恬不知耻不以为然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的开放,这种攀比的心理也是在逐渐的减少了。勤俭节约都成了大家的共识,成为了一种生活上的新风尚,不逞强不劝酒,有要喝的就喝,如果没有人喝也不会勉强。这样子既是给办事的主家节省了不少的费用,也是能够避免这种整瓶揣走又吃又拿情况反复发生,惹人生厌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感谢您的观看欢迎评论点赞记得关注我哦每天都有不同的美食和美食故事与您分享😗️😗️😘️😘️😘️


赳赳老秦不暇自哀


我是容姐,河北石家庄村里人。因为年岁的关系,所以经常吃一些结婚喜宴,或是满月酒之类的酒席,所以对题主所说的这事有了解,因为我们这里也有一些这样的人。

在我们这里,吃酒席的时候,一般都是亲人朋友坐在一起的。即便是不是亲戚朋友,也都是很熟的人的。所以大家对于彼此的性格也都有一些的了解。

以前吃酒席的时候,剩菜剩饭的没人要,大家都是吃好了就离开的。可是后来看到有人要剩菜剩饭,还说如果不要,剩下的也是都会成为垃圾的,所以要剩菜剩饭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要剩菜剩饭的原因,也是因为家中养了猫儿狗儿的,带回去让它们吃的。虽然我家有两条狗狗,可是我却从来没有要过剩菜剩饭,因此也就有人说我不会过日子。

因为我是女人,所以我们桌上一般都是上饮料的。可是现在人们,很多人都觉得饮料做的有问题,不如喝白开水,因此很多饮料基本都不动的。最后也都是有小孩子的人拿走的,因为小孩子对饮料有感情。

至于说白酒,我们这里是没有人带回来的。即便是不喝,也是剩到最后,主人家收拾回去的。因为桌上有酒的都是男人的酒席,在我们这里,男人一般都是很有风度的,让他们带酒菜回家,他们觉得丢人现眼,因此不会有带就回家的事情发生的。

总而言之,现在发请柬的是越来越多,不管亲戚朋友,还是不太熟的人都会有,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吃酒席的人觉得心理不平衡,所以也就会有吃不了,喝不了的带回去的情况发生了。如果只请了自己很亲近的人,是绝对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的。你们说是吗?


容姐花语


别提白酒和饮料了,没有把盘子给你带回家就算给主人面子了。

一开始,在农村坐席,吃的是祝贺和喜庆,现在的确是变味了。以前有的流水席吃不完,会剩下很多菜,主人看着也着急,吃也吃不完,就会让吃客带回家。

这样的开始,农村人是淳朴的也是传统守旧的,主人让拿回家就拿呗。有人拿,就有人看到,也有人拿不到,就会觉得吃亏。

再后来,人们吃完流水席就会自带塑料袋,给主人说,这些吃不完浪费,就拿回去喂狗喂猪喂猫,其实大多数都是自己回家热热继续吃。

再后来,这种情况就习以为常了,几乎每桌都有那么几个人带塑料袋,甚至一开始吃了一会,就开始装袋子,害怕自己抢不到。

很久之前农村人是相当淳朴的,红白喜事流水席,都是相互敬酒,不会拿起筷子抢菜,也很谦恭。后来,也就一窝蜂抢菜吃了,有时一筷子下去,想要再来一筷子,已经没了。

苏鲁豫皖地区,把这种流水席上的菜带回家,叫做“折菜”,就是吃席后把剩下的吃不完的菜打包带回家。其实,这是一种民风的倒退!

那么问题就很容易理解了,能把菜带回家,酒就能带回家。这种情况一度被人指指点点,相互笑话,其实是五十步笑百步。

所以这个问题,不是饮食的问题,人性本来就是如此,在道德约束之下,薄如胭脂,向前一步是佛,退后一步就是魔鬼。


大家都知道,现在随份子钱很多,吃是吃不回来的,白酒,在流水席的场合,喝的越来越少,遇到贵的白酒可以拿回来,把本儿赚回来一点,心里头也会平衡一点。

其实现在的农村流水席,早就变了味道,吃也吃不爽,喝也喝不爽,纯粹的农村风俗和乡情的维系,其实现在也差不多走到了头。时代一直向城镇化发展,乡土逐渐失落,把酒水带回家,反过来说也是给主人面子,不吃完不喝完,就是认为主人办酒席质量不行,吃完喝完就是主人的尊敬。打包回家,也省了主人过后收拾的烦恼!

(完)


楼兰餐厅老王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连小孩子都懂得这个道理了,因此现在吃酒席喝酒的人少了很多,而饮料如今也不是很受欢迎,毕竟整天听专家说白开水才是最好的饮料,因此饮料也不太有喝。


往往宴席结束后,白酒啤酒红酒,外加饮料剩下一大堆,那么这些酒和饮料可以打包吗?跟菜一样,剩下的大伙打包带回家好吗?

答案是不好,这种做法无疑是土匪行为,它们和菜不一样,菜是放不住的东西,吃不了就得浪费,而酒和饮料不怕啊,只要没开瓶,那些坏不了。

而且在农村,酒席上置办的酒水饮料都是直接从商店拉来的,当时没结账,提前说好,喝剩下的送回来,商店无条件退还,因此那些酒席上喝不了的酒和饮料是可以退给商店的,事主还能结算时少算几个钱。

那么有没有人在酒席结束以后打包白酒和饮料的呢?答案是:有!我们村就有,我们村有个叫六子的男人,老婆是邻村的,那年六子家嫁闺女,正值冬天寒冷时节,酒席之中,饮料酒水几乎没有人碰触。


酒席结束后,六子媳妇娘家人开始疯狂打包,疯狂程度让六子本家那些人赶紧退避三舍,把整个办酒席的地方腾给他们打包,等他们打包结束后才收拾残局,这伙六子媳妇娘家人想必是抢红了眼,打完了菜,竟然去抢桌上的白酒和饮料,白酒是六子收藏了好多年的好酒,而饮料是从商店拿来的。

六子媳妇看着一群强盗般的娘家人,也不好意思阻止,然而送客回来的六子看到了此情此景,他不乐意了,本来就不受他待见的这帮亲戚简直就是在欺负人,于是借着酒劲六子冲着媳妇就喊:你她妈的痴死还是彪子,不知道饮料没给商店钱啊,都被抢了你还在那里瞪眼珠子看!我砸死你个傻货。

说着拿起脚跟前一瓶价值一百多的白酒照着媳妇抛过去。媳妇偏了偏头。那瓶酒擦着耳朵飞到了大舅子媳妇的脚边,只听哐当的一声,酒瓶子碎了,吓得大舅子媳妇一个哆嗦,手里的酒赶紧放回桌子上。于是六子那几个舅子媳妇和大姨子小姨子悄悄走到院子里,把书包里的酒和饮料拿出来后,怏怏而回。


农村宴席,除了菜和米饭,别的东西千万别打包,那是抢钱行为,也是欺负事主的行为,会因此得罪了亲戚。可千万别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得罪了亲戚,这样就不好了。


看农村说农事


农村宴席上,喝酒的人越来越少,是实情,越来越形式化,根本就没了喝酒的氛围。既然不喝,又花了钱,要把酒和饮料带走,就像把没吃的菜打包一样,不算异常。认真理论起来,主要三大原因。


第一个,过去的传统人情味儿被现在的经济观念冲淡。

有一个基本的伦理规律,人之间的感情只能在没有功利条件下存在。一旦有功利成分介入,感情就会变质。很多现象可以证明这个规律,譬如直系血亲的家庭成员之间,论亲情再亲密不过,但是一有了金钱关系,就不再那么好了,所有的反目成仇都是因为它。

如今这样的宴席,无非是随了礼,送了钱,走个过场吃顿饭,没什么人情冷暖,只有送了多少钱,还在算计着怎么找回来。

第二个,根本就不是喝酒的场合。

过去谁家婚丧嫁娶,有了事情,亲朋好友,乡里乡亲,都会到场帮个忙,搭不上手也去捧个人场。坐上酒席,都是熟人,知根知底,相互有话说。如今谁不认得谁,即便知道,平时也没交往,没话可说,哪还有心情喝酒。

第三个,如今都很忙,各有各的事。

能到场吃顿饭就是给了面子,哪还有功夫喝酒啊。再说基本的交通工具都是车,开车不喝酒,没有车又基本没脸出现在这样的场合,还怎么喝酒。所以,没喝过的酒带走算了。


普济


在我们老家吃酒席的风俗习惯中,好像从来没有人把白酒带回去的习俗,即使是在饭店中摆酒席,白酒也会还给主人家,没喝完的。饮料的话倒是无所谓,基本上有小孩子或者是有人带走,也没有人讲话。另外就是酒席上的烟一般在桌子上给散完了,或者是有抽烟的人带走。

如果是在家中摆酒席的话。,不管是饮料,白酒还是香烟,基本上剩下的都会还给主人。在农村,酒席上消耗量最大的就是白酒,香烟。如果是在饭店中,白酒的量还要少一点,毕竟很多人开车或者是骑车,现在酒驾也查的严,自身安全也会更重视。

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讲,将白酒带回去,好像有一点过了。可能是每个地方的风俗不一样,但是从我们当地来说,如果这样带走的话会被人鄙视的。现在的经济条件比较好,家里也不缺一瓶两瓶。一般也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干这种事情,除非是说主人发话,免费送给一些客人的话,那是另算。

当然,如果真的有人拿了,一般情况下,主人也不会说什么。毕竟办酒席这种事情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开开心心就好,也不会太在乎。可是背地里会有人说闲话的。

不知道您当地有没有这样将白酒和带走的习俗。欢迎在下面留言,说一说您的观点,感谢您的阅读。


止茶


在农村办酒席,如果酒席比较大,每个桌子都会准备一壶酒和若干饮料,这样不管客人坐哪桌,如果有喝酒的,主人家不需要每一桌都去探查,免得照顾不周,喝酒的喝酒,不喝酒的喝饮料,如果不够喝,就去隔壁桌拿。

为什么有的人把酒桌上的白酒和饮料带回去呢?

在我们家乡带白酒回去的没见过,但是带饮料回去的就经常能见到,首先是生活在农村的,每家每户都会酿/存一点酒,除了自己喝,等有客人的时候,家里也有酒喝,而一壶酒又不值几个钱,带回去没必要,关键是桌子上的酒是用酒壶来装的,也带不回去呀?除非喝的是啤酒,貌似农村办酒席,喝啤酒的很少,普遍都是喝白酒。

至于饮料之所以会带回去,一般都是小孩子带,大人不会带,小孩子比较喜欢喝甜的东西,当吃完饭,如果发现还有未喝完的饮料就会带回去,虽然饮料不值钱,主人家也用不到了,所以小孩把未喝完的饮料带走并没问题,另外就是一场酒席下来,也剩不了多少饮料,就算不被带走,饭后主人家也会将已开瓶的饮料给倒掉。

酒席上带饮料回去很正常,反而带菜回家才叫稀奇

在农村酒席流行着一个“带”文化,一个红包,把全家老小“带”过来,吃完酒席,把吃不完的菜“带”回去。

有的地方可能是民俗的原因,传菜师傅把菜送到桌子上,就会引发哄抢模式,抢不赢的就用手抓,用手抓太慢,直接将碗端走,或许这样才叫热闹,而有的地方,酒席上的一些人会将吃不完的饭菜用袋子装走,这才叫过分,或许这就是当地的习俗吧。


老梁话三农


我在农村长大,经常参加农村办的一些酒席,对这个问题我还是有权利发表一下意见。

现在农村不论是结婚、老人去世、满月孩子、老人过寿等基本上都在自己家里办。比在城市里宴请宾客要经济实惠的多,在酒店办花钱多不说而且大家还吃不好,还缺少了在家里办事的浓厚氛围。

向题主说在农村办酒席,剩下的酒和饮料都被村里人拿走了,这样的事情,现在在农村是很少发生的,现在农村经济状况都比较好了,酒和饮料这些饮品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了,谁也不会丢人现眼的把酒席上的东西的往回拿,农村办酒席,一般人很多大家互相都认识。谁愿意去拿那么一点东西,让熟悉的人小瞧自己。

在八九十年代,农村办酒席,所有剩菜不分品种全部倒在一块,统称为烩菜。主家办完酒席后,会将这些烩菜,给村里各家都分一些,以免浪费。那时候人们肚里缺油水,这些烩菜都被村里人当做好食物一点不浪费的吃掉了。

但现在这些东西已被当作泔水喂猪了,如果还像以前将这些东西分给村里人吃,那就等于恶心别人。

现在农村变化很大,人们经济情况也变好了,觉悟高了也顾及自己的面子,吃过酒席,特意拿别人烟酒的事是非常少的。

现在农村办酒席,主家还提倡吃过酒席后村里人将桌上的剩菜剩饭带走去喂家里的猫呀,狗呀的,剩的没喝完的半瓶饮料也希望能村里人拿走喝掉不要浪费。因为办完酒席后主家自己完好的食物都吃不完,还要送给亲戚和村里帮忙的人。那些吃剩的东西村里人拿走也免得收拾了。

一般整瓶的酒和饮料帮忙的人会帮主家收起来,这些整瓶完好的东西,主家还可以退还原先购买的商家。

题主说的有人将酒和饮料拿回自己家,这种事也不能说没有,人常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毕竟这种人是非常少的,不具有普遍性。这种少部分爱占便宜的农村人,会被人们小瞧和看不起,他们的行为会在人们冷眼看待的眼神中会逐渐消失的。

[我是农人潘哥,一名热爱三农的退伍军人,喜欢我的观点或文章记得点赞加关注哈!]


农人潘哥


现在农村举办酒席比以前都比较“正规”了,看上去挺上档次的。首先现在大部分的农村酒席中,桌子都是用红的塑料布覆盖,然后在摆上菜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方面收拾桌子,省去了洗桌子的麻烦,而且现在的酒席菜肴也更加丰富,可以说大部分主人家在农村举办酒席都希望尽最大能力做得更好,以此受到人们的夸奖,这样主人家也有面子。



对于题主所说的,一些不喝酒的酒席桌,人们吃完饭以后就把桌子上的白酒和饮料都带回家的这种现象。个人认为没有什么不脱的,本来现在办酒席,桌上的饭菜和烟酒这一类就是为前来参加酒席的乡亲准备的。在我们南方,一般农村酒席中,一桌子菜主要有12个菜或者十个菜,寓意“十全十美”,基本都是双数,这也是图个吉利,而且除了菜肴之外,每桌还会有两瓶白酒+两包烟+两瓶饮料+十个鸡蛋。如果是结婚酒席的话,那么每桌还会有10个小包喜糖。



一般来说在乡亲们前来吃完以后就会打包剩下的饭菜,让后各自回家,那么一天的吃酒活动就基本结束了。对于乡亲们把没有喝的白酒或者饮料拿回家的现象,个人觉得并没有什么不拖的,本来一桌子上的饭菜和烟酒就是为了前来的村民准备的,而且现在基本上每一位前来参加酒席的村民都是要上礼金的。对于剩下的白酒饮料客人是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拿回家的,这个并不会被别人说三道四。



我们这边的习俗是这样的,其实对于这些东西而言并不会太在意,虽然很多村民经济并不富裕,但是大家并不会贪图小便宜,而对于主人来说,他们更愿意客人把这些东西都带有,省得后续打理,特别是饭菜如果没有乡亲打包回家的话,主人家又吃不了这么多,最终也只能倒掉,这样会更加的浪费。

因此对于酒席饭菜打包、带烟酒回家的行为,个人觉得更应该值得发扬。当然了,对于一些喝酒的桌席而言,大家也不会打包,而是留着一起慢慢边喝边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