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線”,篆刻才能算入門。這些是“線”的學習要領

我們在欣賞或評價一個篆刻作品時,首先看的是什麼?

我們學習篆刻,甚至是學習書法,首先學的是什麼?

當然是線!有人說我學的是點畫,其實點畫就是不同外形的線。不同的線外形是不同線質的表現,這種不同的特質就是整個篆刻作品的風貌基本。試試看兩個作品:

學好“線”,篆刻才能算入門。這些是“線”的學習要領

一個是大師吳昌碩的作品“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繩 ”,一個是齊白石的作品“ 以農器譜傳吾子孫”,我選擇了章法上比較近似的兩方作品,同樣都是九宮格模式的章法,為什麼給我們不同是審美感受?不同的線質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一個吳昌碩從石鼓文取法的古樸蒼渾線條,一個是齊白石取法天發神讖杯的爽利痛快的線條,所以我們一眼看去,就是兩種不同風格的作品。下圖是我選擇了二位大師篆刻中帶有起、轉、收筆的線條作放大的比較,更可見其不同之處。齊白石的線條一側光滑另一側參差斑駁,起筆重而收筆尖銳,線條的行筆帶有一定的弧度,轉折方直;而吳昌碩起收筆皆為圓厚,線條兩邊都比較粗糙,轉折略帶圓筆,較之齊白石線條的霸悍外露多了一些含蓄蒼茫和渾厚。


學好“線”,篆刻才能算入門。這些是“線”的學習要領

我們再試看兩方古印,一個是秦印,一個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將軍印。

學好“線”,篆刻才能算入門。這些是“線”的學習要領

我們看的是秦印的生倔質樸和將軍印的雄強氣勢,之所以我們可能感受到不同的風格神韻,是因為秦印線條的短而肥厚,而將軍印則是細而勁挺。

不同的線質給我們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這也是印章的氣質精神所在。

如果在我們篆刻學習過程中,不去理解線的內涵而一味探究穿插挪讓、留紅布白等內容,就如同不去給樹根澆水,而只是天天在修枝剪葉,那這棵樹的生長和外觀一定是缺乏生命力的,甚至會枯竭而死。


有人這樣講:篆刻藝術的核心是線條。其實不僅是篆刻,書法也是一樣,是以文字為載體,以不同的線來表達審美的藝術。從古至今的書論大多以線條的表現為核心出發點。從早期的蔡邕到後來的書家理論家的書論裡,“線”一直就是核心直核心的話題。

蔡邕《筆論》:“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臥若起、若愁若喜、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雲霧、若日月,縱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矣。”

衛夫人《筆陣圖》中的““橫”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點” 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以及王羲之的諸多論述,形象地闡述了線型和線質的關係,是書法至高境界的一種描述。

篆刻中線的有機組合構成結體、每個結體不同的字以特有的形式排列又構成了章法。因此我們對線的理解與學習應該是首要的。一個篆刻作品脫離了理想的線質,無論字法、章法多麼精彩,那註定是一方不成功的作品。

印章中我們所追求的線條美感應該是有精神和力感的,有“骨”才會有“力”。“骨豐肉潤,入妙通靈”(王僧虔語),這才是藝術上的線條美感。筆陣圖中有云:“善於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它強調了“骨”與“肉”結合,缺一不可。實際這種描述就概括了一個點:線的生命力。

學好“線”,篆刻才能算入門。這些是“線”的學習要領

直線昭顯了陽剛之美,曲線展現了陰柔之美;平勢的線總是讓人感覺靜態,斜線排疊則動態十足;粗澀直短的線就像呆萌孩子一樣稚拙,圓轉光潔的線就是少女的華美豔麗。

篆刻的線條和書法中的線條一樣在表達情感和個性方面有著極其豐富的內容和廣闊的天地,疾徐、頓挫、凝滯、流暢、抑揚、簡潔、健拔……,無不凝注了作者的情感,反映出作者的內心世界。

所以說,這種生命力就是我們書法篆刻學習過程中從初期到後來一直在磨練和提高的一個核心內容。


印章的發展史上的各個階段的風格都有所不同,所以線的形狀和線質也不盡相同,這是我們在學習中應該注意的。

先秦璽印。因地域不同而呈現出明顯的線條差異,如齊系官璽的線條古樸、雄強、粗獷、疏朗;燕系官璽的線條勻淨,堅挺有力,有些印的文字線條鋒芒畢露,可明顯看出鑿刻的痕跡。三晉系官璽線條勁健挺拔勁細,文字秀麗。楚系官璽則線條流麗,結體散逸,古樸不媚。戰國時期的秦系官璽線條於質樸為主的基調中間或圓轉流暢,或耿直倔強,變化較多,富有筆意。

學好“線”,篆刻才能算入門。這些是“線”的學習要領


秦官印線條。皆為白文鑿刻而成的緣故,故顯現出一種頓挫遲澀、意味雋永的韻致,多姿多彩,濃郁的生拙氣息,給人以使刀如使筆的感覺。

學好“線”,篆刻才能算入門。這些是“線”的學習要領

漢代官印線條。漢印作為初學習篆刻的主要對象,是有些自己的特點。 在整體的平整方正佈局基礎上,在西漢、東漢等時期,又各有不同,線的表現豐富多彩,變化多端。如漢早期的官印線條率意,斜筆、圓筆為主。西漢中期的官印線條平整,線條間距均勻,線條的起止也由漢初的圓融斂鋒漸變為齊平的方筆。東漢官印,線條起收處多方削而成,到後來就成為線條中段稍細,而兩端漲出成方角。線條以方折勁直為其風格特徵,這種方折勁直的風格,又不斷向極端發展,成為線條肥滿而留紅極細的東漢官印中特有的面目。

學好“線”,篆刻才能算入門。這些是“線”的學習要領

魏晉時期官印線條。魏晉時期官私印用刀若刻若鑿,風格舒放自然。東晉官印線條趨於細瘦,筆意草率,轉接生硬,排布不勻,從整體上顯出荒率恣肆的時代風貌。

學好“線”,篆刻才能算入門。這些是“線”的學習要領



總結。

我們在學習篆刻過程中,首先關注於線的學習和提高,瞭解不同線形和線質的關係,以及所傳達的不同審美感知,同時對各個時期的印章的線有所瞭解,是必要的,也是首要的。


(文中圖則均來自出版書籍或網絡,版權歸原所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