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蘊含的“露鋒而不顯”以及王羲之的“天質自然”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於一世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說起行書,王羲之當為第一人,《蘭亭集序》便是他創下的不朽詩章。王羲之這篇文章除卻文學藝術上的大成,更兼備了豁達與飄逸文人精神。其中不少地方更是闡釋了自己對於生命的思考和探索,具有極其超前意識。

《蘭亭集序》:蘊含的“露鋒而不顯”以及王羲之的“天質自然”

王羲之的書法藝術成就極高,歷代帝王推崇備至,歷代文人學子也將他的書法成就作為自己臨帖的標準,當做先河。可以說,在書法界,王羲之的地位是無可撼動的。

《蘭亭集序》全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字珠璣,句句精妙。王羲之親筆書寫的行書體更讓這篇文章聲名遠揚,有著“中國行書第一帖”的美譽,唐太宗更是放言,說自己陪葬品須得是《蘭亭集序》的真跡,由此,可見這份行書在世人眼中的分量和地位。

《蘭亭集序》:蘊含的“露鋒而不顯”以及王羲之的“天質自然”

一.王羲之與其書法詩章

王羲之所處的時代是東晉,他出生於琅琊臨沂,幼年時期的王羲之跟隨書法家衛夫人學書,這是他早期接觸了書法和文學的開端。

王氏家族是當時東晉時期最有名的也最具有代表的文化士族,從上到下都信奉黃老之學,因此王羲之與宗教思想也有不解的緣分。

歷史上與王羲之相關的軼事很多,“竹扇題字”“書成換鵝”等皆為世人所津津樂道。與王羲之有關的一件趣事叫做“東床快婿”。

說的是當時郗鑑想要在琅琊王氏的子侄裡挑選一個好男兒當自己的女婿,當郗鑑派遣下人去王府時,王氏其他的人皆衣冠整齊,唯有王羲之一人臥於東床,袒著衣襟,肆意無拘。卻不想,偏就是如此,他得了郗鑑的青眼,成了他的女婿。

《蘭亭集序》:蘊含的“露鋒而不顯”以及王羲之的“天質自然”

說到東床快婿這個故事,其實我們不難看出,王羲之這個人骨子裡對世俗禮儀什麼的都不大當回事,這種思想此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的詩風和筆風。王羲之的文章裡多充斥著對山水的喜愛,對自有無拘狀態的一種原始的渴望。

王羲之與《蘭亭集序》的緣分始於一次好友相聚。當時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共四十一位軍政高官在山陰蘭亭會面,眾人曲水流觴,談論詩詞,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序文手稿,也就有了這麼一篇《蘭亭集序》。

詩章中記敘了蘭亭周圍的山水美景,通篇講述幾人的聚會歡樂之情。王羲之通過對山水之景的讚歎,表達了自己對於生死之事的看法。

“修短隨化,終期於盡”,詩篇中的這一句可見王羲之對生死無常的感慨,以至於喜極而悲。在王羲之的詩文章中,雖無絲竹管絃之盛,卻自有一番心靜平和。觀天地的良辰美景,盛會之日完全擺脫了世俗的苦悶。

《蘭亭集序》:蘊含的“露鋒而不顯”以及王羲之的“天質自然”

“惠風和暢”“遊目馳懷”是王羲之的目之所及和心中所思。通過這些詩詞,全文最集中的思想集中在對人生興衰的體悟。

當時的東晉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崇尚老莊,對於“無為”“超脫”的思想有著天然的崇敬,近乎一種信仰。這類文人多好虛無主義的清談。

《莊子齊物》中曾有言——“自然萬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更是將這種略帶消頹的思想推到了頂峰狀態。王羲之雖然崇尚自由,但對於這種思想是嗤之以鼻的,敢於和時代的主流思想唱反調,對其給予大膽的否定。行文緬懷古今,文字收束得當,抒發的情思卻綿綿不絕。

《蘭亭集序》集中的反映了王羲之的散文風格,算是古代駢文的佼佼者。整體來看,王羲之這片文章體現了他積極入世的思想態度,與當時的老莊思想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蘭亭集序》:蘊含的“露鋒而不顯”以及王羲之的“天質自然”

二.《蘭亭集序》中的魏晉風骨

(一)“露鋒而不顯”

王羲之的書法真正意義上做到了:“文而不華,質而不野,不激不厲,溫文爾雅”。

從行書本身來說,他是楷書的一種分化,王羲之在博覽了秦漢大師的篆隸精品,細心雕琢之後方成的文章。

他的書法講究一種“狀態”,單看上去是一種平和自然的風格,其實內裡蘊含著豐富的韻味。漢字書法講究寫實,要落筆有物,書法家在講究情趣表達和實用能力之間要有一個衡量。

以王羲之為代表的的這一派書法家兼顧形美而實用兩個特點,他開創了行、草書法的先河。橫豎撇捺之間看似無所依持,實則運筆雄渾,這也就是為什麼王羲之的書法被後世讚譽為“露鋒而不顯”。

《世說新語》中記載道:“時人王右軍:飄如浮雲,矯若遊龍”,短短八字,可見一代名士的風采神韻。“浮雲”與“游龍”強調他筆力掌握的適中,王羲之字體的飄浮不是那種無所依持的,相反,他的字自帶一種沉穩。每一個轉折之處都有很明顯的下筆轉折。

《蘭亭集序》:蘊含的“露鋒而不顯”以及王羲之的“天質自然”

曾經有人這樣說書法家的字:看一個人的書法,你能從他第一個字的筆風看出下一個字的形狀。但是王羲之的字卻不一樣,他的字,你永遠猜不到下一個具體的形狀。行書不是草書,他雖飄逸卻並不散亂,草書無法預料下一個字形是很正常的事,但是行書看不出章法,考較的卻是寫字者的功力。

我們都知道王羲之是書法的集大成者,但這只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據資料自在彙總,王羲之於書法上的造詣一共有三點。

其次,是對書法體系的完善。他將行書代入世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優化了一種新的寫作方式。其二,是對筆法的精進和改良。毛筆有“尖圓齊健”四大功能,王羲之站在前人鍾繇的研究基礎上,發揮了“齊”和“健”的功能。其三,是將中國本土化的思想融入進書法藝術當中。在王羲之的倡導下,“天人合一”的理念使得書法變成了一種藝術,而不再單單是一個機械的書寫模式。

通篇來看,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有一個世人不解的“汙點”——塗改太多。這一點缺憾使得王羲之的書法一度引起人們的爭議。世人普遍以為寫詩當如李白,洋洋灑灑一篇下來一字不改,這才是真正的大家。可這世人都盛讚的“天下第一行書”卻滿是塗改的痕跡,這又如何去解釋呢?

細細品下來,將每一個字體放大來看,會發現其中的筆畫形態都想當之精美,全文中有多處筆墨轉折的現象,以筆鋒飄移,使得全文立體感十足。這當中沒有一個字的字體是正著的,但是看起來卻並不顯歪。點畫如墨,就連那些任意塗改的字跡都成了一種奇特的裝飾品。

《蘭亭集序》:蘊含的“露鋒而不顯”以及王羲之的“天質自然”

王羲之的行書妙就妙在他不被固有的框架所禁錮,這一點,可見後代清朝學子的字帖便能得出比較。

(二)“天質自然”

魏晉時期是中國書法最鼎盛的時期,我們今天最常見到的楷書實際上發源於曹魏時期的書法家鍾繇。王羲之的書法成就自然離不開他的表現,但是書法文人的集中踴躍卻不得不歸於時代的原因。

眾所周知,儒學一直處於中國古代思想的權威地位,但是到了魏晉時期,儒學的地位被撼動,諸子思想開始活躍。再加上當時的政權分裂,整個中原早已處於一種“神散”的狀態,脫離了大一統政權的文人們開始認識到自己的豐富內心世界,驚喜於人世間簡單的快樂,而山水在他們的眼中也不再倫理化,僅僅只是自然生活的一部分組成。

這種自我意識的大規模覺醒使得整個魏晉時期的風氣都變得截然不同,仕人們追求享樂。但是可悲就可悲在當時的魏晉是一個亂世,仕人們的內心充斥著兩種思想。

《蘭亭集序》:蘊含的“露鋒而不顯”以及王羲之的“天質自然”

一個是為生民的悲慼;一個是對享樂的追求。

這兩種完全矛盾的思想使得一部分文人開始消極避世,人們開始“言之有物”的對虛無的生死展開探討。

魏晉是歷史上一個特殊的文化時期,這二百二十四年間,生民苦楚,人們食不飽腹,可偏偏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中國本土產生了玄學、各種獨立成科的文學。

“天質自然”是王羲之本人所呼籲的,也成了後世之人對他的評判。魏晉人士對山水的審美與生命意識相契合,認為宇宙萬物皆生而有靈。所以說,王羲之其實算是儒家和道家的中立者,他講究生活歡愉隨性,一聲自由無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