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三國故事:因為曹操手下一猛將,廖化遲到多年,才能投靠關羽麾下

一年三百六十五,老樂閒聊話今古,今天跟各位聊聊《三國演義》當中的一位特殊的名將,此人就是廖化廖元儉。正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在民間的基本印象,似乎總是擺脫不了尷尬二字,在小說前期,英雄輩出的時候,廖化根本沒機會嶄露頭角,直到小說臨近尾聲時,無論是蜀漢聲威震天的關張趙馬黃五虎大將,還是曹魏的五子良將,亦或是東吳的十二虎臣都相繼老去亡故,廖化這個作為蜀漢開國時就效力的老將,憑藉著資歷和能力,成為了蜀中先鋒,但歸根結底,他這個先鋒官的武力還是不被認可的,畢竟是實在沒得選,才輪到的他。如今,也有人解釋過,因為廖化活躍時間很長,按照小說的時間線,廖化做先鋒時,至少八十多歲了,所以這句名言並不是否定廖化的能力,重點是在前半句,是說“蜀中無大將”了,連個可以上戰場的有生力量都沒有,只能動用這位老翁,不僅沒有否定廖化的實力,反而表示了對蜀漢疲敝的無奈。

故事:三國故事:因為曹操手下一猛將,廖化遲到多年,才能投靠關羽麾下

但不管怎麼解釋,廖化在小說中的地位,總是有些尷尬地,比起他在正史中可以讓司馬懿都忌憚三分的能力,廖化只能算是犧牲在關公的光環之下,但有一點卻很有趣,在三國迷的印象中,廖化始終都是關羽麾下的得力干將,但是除了到上庸搬兵,請劉封失敗這一段,廖化在關羽東征西討的一生之中,並沒有什麼存在感,比起關平周倉,廖化簡直就是個“路人”。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想要解釋這個問題,還是要從廖化的出身說起,按照小說的設定,廖化年少時屬於黃巾軍,後來也佔山為王,總之就是東漢朝廷眼中的賊寇,所以這種人是不被當時的正規軍看得上,瞧得起的。因此,不管廖化怎麼崇拜關羽,關羽作為跟著劉備打黃巾開始攢下軍功的人,都不太可能重視廖化。為了讓關羽認可自己,廖化也是下了血本的,因為在關公千里走單騎的路上,跟廖化一起佔山為王的杜遠,直接劫走了關公護送的劉備兩位夫人的車輛。

故事:三國故事:因為曹操手下一猛將,廖化遲到多年,才能投靠關羽麾下

本來這杜遠是要跟廖化平分甘夫人和糜夫人的,但是廖化一聽這二位是劉備的妻子,關羽的嫂子,立刻表示反對,在杜遠不同意的情況下,廖化果斷地殺掉了杜遠,帶著他的首級,護送著二位夫人下山,主動向關羽認錯,並且以杜遠的人頭作為他將功補過的憑證,更是想要歸順關老爺的投名狀。可是,剛才我們就提到了,關羽並不認可廖化,因為關羽的性格在小說中也非常鮮明,他向來高傲,對底層的普通士卒很好,但是稍微有點本事的人,他關某人都不放在眼裡,所以廖化這種山賊頭目,是難以配得上關雲長眼光的。另外,關羽認為自己是千里尋兄,不想帶太多的人馬,惹下不必要的麻煩,儘量輕裝簡從,小心趕路即可,所以廖化和手下的那群嘍囉兵,反而是負擔。

故事:三國故事:因為曹操手下一猛將,廖化遲到多年,才能投靠關羽麾下

再加上嘍囉兵出身更加低微,關羽擔心他們不好管束,一旦哪個人心術不正,想杜遠一樣,對二位嫂子起了歹意,很容易出現意外。歸根結底,在甘夫人和糜夫人身邊,關羽需要親信,而廖化和他手下的眾多山賊,沒時間也不可能將之培養成為自己的親信。所以,關羽婉言謝絕了廖化的請求,但好歹人家是二位夫人的救命恩人,關羽也不好傷害廖化的面子,便安撫他暫時在山上停留,等到自己跟劉備匯合後,再招他入軍營,轉為正規軍。同時,關羽還提醒廖化,既然想婦保漢室,以後就別在幹那些沒本錢的買賣了,欺負平民百姓會壞了劉備的名聲,要他們在山上自力更生才好。囑咐完這些後,關羽離開了廖化,開啟了精彩的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廖元儉自然將關羽的囑託奉為圭臬,從此再也不敢打家劫舍,只是一心等待關羽的召喚。但問題是,他們只靠原來的家底,早晚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所以廖化還是要為弟兄們負責的,只不過他將目標瞄準了官軍。

故事:三國故事:因為曹操手下一猛將,廖化遲到多年,才能投靠關羽麾下

很快,機會來了,老將蔡陽為了給外甥秦琪報仇,不顧曹操將令,率隊前去追殺關羽,關公古城斬蔡陽的故事,也是《三國》中的名篇。但是在蔡陽遇到關羽之前,必然也要經過廖化的山寨,當然,廖化不知道蔡陽是誰,也不知道他要去追擊關羽,廖化只知道,對方是自己的“貨”,必須要劫一道。但他卻低估了蔡陽的實力,要知道,蔡陽在很多民間傳說,或者是三國話本中,是被譽為“刀祖”的,那也是一位一流的猛將,否則的話,他也不敢跟關羽叫板。所以,在蔡陽面前,年輕的廖化還真不是對手,反而還落得個兵敗山倒的下場,他的嘍囉兵被蔡陽殺散,山寨被蔡陽踏平,廖化從此只能流浪在江湖。因此,即使關羽想要再招來廖化,都已經找不到他了,更何況,那時的劉備自己還四處奔波,關羽自然也沒有安生之地,所以廖化想找關羽也很難,直到關羽鎮守荊州後,廖化才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偶像。

故事:三國故事:因為曹操手下一猛將,廖化遲到多年,才能投靠關羽麾下

由此可見,如果不是因為曹操手下的猛將蔡陽,廖化不會遲到多年,才效力在關羽麾下,而如果廖化早點出現的話,他可能就憑藉著自己的功勳,在三國英雄中取得更高的地位和知名度了。但不管怎麼說,這些都是小說中虛構出來的廖化,歷史上真正的廖化雖然投靠劉備陣營比較晚,可是絕沒有浪跡天涯的經歷。因為史書中明確記載了,在關羽兵敗之後,廖化成為了東吳的俘虜,而後也不得已成為了吳臣。在這其中,恐怕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還有年邁老母需要奉養,所以不能就義赴死,而且在三國時代,被敵方俘虜後歸降的例子有很多,並不算不忠義。但廖化還是想作蜀漢忠臣,於是詐死瞞名,在沒人注意他以後,才偷著帶著自己的老母親回到了成都,並且逐漸成為蜀漢的重要將領。從這段經歷可以看出,廖化孝母是個基本史實,那他又怎麼可能孤身一人在江湖中漂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