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番花信風:野花開到白棠梨,可以吃的哦


“夢中綠遍謝家池,夢覺山村雪擁籬,

盡道春寒花未在,曉來開到野棠梨。”宋朝方岳《婺源道中》


二十四番花信風:野花開到白棠梨,可以吃的哦

棠梨花綻放


初衣解詩:在古代人們把花開吹過的風,叫做花信風。從小寒到古雨,從冬末到夏初,跨度四個月,8個節氣,又在8個節氣中順為24候,每一候應對著某種花卉的蓓蕾綻開,記住是花的初開。

所以叫做花信風。那麼在二月驚蟄當中,應對著三種花開,第1種自不必說是桃花含苞,然而次第之間,牽著桃花的小粉袖子出場的就是棠梨花。

棠梨是一種野梨,正是這種野生的頑強的生命力,雖然它的果實不那麼好吃,但是它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就是在山林中隨處可以生長,耐嚴寒和乾旱,雖土地貧瘠卻頑強生長,在初春的二月,綻放出雪白的花朵。而這種花朵配合桃花的開放,給春天的山野帶來一種潑辣明麗的美,成為視覺上春天不可或缺的風景。


二十四番花信風:野花開到白棠梨,可以吃的哦


“夢中綠遍謝家池,夢覺山村雪擁籬。“這是宋朝詩人方岳在婺源看到二月棠梨花開的盛景,雪擁村籬,一路香雪。

”盡道春寒花未在,曉來開到野棠梨。”驚蟄時節,雨水之盛,咋暖還寒,以為一夜風雨飄落了棠梨花,哈哈,棠梨花依然開放。這說明什麼,棠梨花雖然稚嫩,可不是櫻花之流,不耐風雨,春風春雨正是棠梨花開的好日子。

驚蟄花侯亞軍給棠梨是有講究的,風雨雪花開!下面這首詩也是寫棠梨和春雨的聯繫。


二十四番花信風:野花開到白棠梨,可以吃的哦


“春堂雨歇曙鶯啼,坊院深閒竹樹西。

靜倚綠窗看漏水,野花開到白棠梨。”宋朝陳永平《春塘》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這是在驚蟄的雨後,2月的仲春,豐沛的春雨的間歇,到處是深深淺淺的綠,而棠梨花應時而開。我們可以看到這種花木,是在深深淺淺的春綠當中,露出了冰雪一樣的花朵和笑容。給人感覺春天的清新與清麗。

那麼棠梨花為什麼會被人記住呢?雖然它的果實不好吃,但是它的花是可以當蔬菜的。所謂秀色可餐,對於桃花來講,那是用眼睛吃,可是棠梨花卻是你舌尖上的春天。


二十四番花信風:野花開到白棠梨,可以吃的哦


棠梨花是一種可以食用的鮮花,這也是古代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的美食和經驗。我們知道春天開始起,由於氣溫升高,人的肝火會上升,經常會喉嚨發癢,肺氣不舒,棠梨花清苦鮮嫩,可以下火潤肺。採下新鮮的棠梨花蕾,用開水燙一下,除去中間的苦味,就是絕好的春天的菜餚。

至今雲南山區保留著吃棠梨花的飲食傳統,他們在雪白的花樹中,摘取蓓蕾鮮花以及嫩的小葉子,你覺得那簡直煮的是一鍋春雪。


二十四番花信風:野花開到白棠梨,可以吃的哦


”棠梨花白春似雪,棠梨葉赤秋如血,

春來秋去棠梨枝,長夜漫漫幾時徹。“唐朝王翰《棠梨墓歌》

我們要知道棠梨花,是野生的梨花,所以它比梨花開花早,通常梨花是陽春三月,棠梨花則在二月。而先來的春雪,分在美麗。

雖然棠梨的果實不好吃,但是棠梨的葉子,在秋天卻是一道風景,因為它是猩紅色的。漫山紅葉當中,點綴秋光的,不只是紅葉和烏桕,更有這一種棠梨之葉美,有詩云:“葉葉棠梨戰秋風,滿枝哀意為秋紅。無人解賞如丹意,拋在荒城斜照中。”宋朝宋祁《野路見棠梨紅葉為斜陽所照尤可愛》

那麼棠梨怎麼改造它呢?正是它頑強的生命力,所以往往被農民用作嫁接的砧木,在上面嫁接桃李,讓它結出更豐碩的果實。


二十四番花信風:野花開到白棠梨,可以吃的哦


不過你不用擔心,正是棠梨樹的堅韌,所以棠梨花不會滅絕。在唐朝有喜歡棠梨花的人,毫不客氣地說,“蜀地從來勝,棠梨第一花,長安如種得,誰定牡丹誇。”這當然是一種酷愛之下連牡丹也擠兌了。

這兩種花當然是不可以比。棠梨花不但有民間氣,還有滿滿的仙意,這中間的審美自然不是唐朝熱愛富麗的達官貴人所能欣賞的。

不過愛分兩種,愛但吃它,是骨灰級的愛了,牡丹雖好,下筷子的時候自然讓人心有慼慼。從這點看,我還是喜歡棠梨,因為它又好看,又好吃,你說呢?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