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战疫中,一个“素人”的自我修养

【全文1500字,送给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的“素人”们。】

在全民战疫中,一个“素人”的自我修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素人是指——

既不是专业医护人员,二没有产品资源(弄不来口罩、防护服、酒精等),第三帮不上实际的忙(没有捐款捐物的渠道,也可能是太穷捐不起),第四距离暴风眼比较远——而只能在家宅着的人。

我就是这样一个素人。

也许你要说,一个素人,能有什么合不合格的,还需要什么标准吗?

没错,做素人,也是个技术活。我总结了3条基本合格线。

1、不要情绪化表达

这些天,我们很多人的情绪,就像一艘小船,一直在经历一波三折。

忽而被推向恐惧的浪尖,忽而又陷入悲情谷底,过一会儿又被“戳中笑点”。

一会儿哭,一会儿怒,一会儿笑,如果家里有摄像头,如果摄像头有灵性,一定会觉得主人得了神经病。

有情绪,是人之长情。但要分清表达情绪和情绪化表达的区别。

表达情绪和情绪化表达的区别,在于表达的是隐性情绪还是显性情绪。

隐性情绪,就是不易察觉的、不易表达的情绪。反之,就是显性情绪。比如,恐惧、愤怒是显性情绪,愤怒背后的悲伤、失落、绝望就是隐性情绪。

疫情刚发酵初期,几乎所有人的情绪都处于愤怒、惶恐的状态,大咖一开骂,粉丝就跟着骂,评论区成了负面情绪垃圾站。

这就是情绪化表达。所有情绪化表达,都带着一个特征:群体跟风。

一个人骂,无数人在评论区附和,变着花样骂,最后,已经不是在表达情绪了,而是在比赛谁骂得更精彩,谁的骂声获赞更多。

每一个情绪化的表达,都是在推波助澜,说白了,是在添乱。

表达情绪,疫情期间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武汉作家方方老师的疫情日记。她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你会发现,内心强大的人,早就戒掉了情绪化表达。冷静的文字,更能触动人内心深处隐性情绪的共鸣。

作为一个素人,分清表达情绪和情绪化表达的区别,宁可不表达,也不要情绪化表达。

在全民战疫中,一个“素人”的自我修养


2、保持理性思考

疫情刚开始那几天,很少有人能弄清楚发生了什么,知道真相的人都在忙着冲锋陷阵,哪有空上网骂阵。

大多数人获取的信息,都经过N手处理的,带了许多情绪的信息。

甚至某平台上涌现出大批量的求助信息,经核实只有40%是真实的,最后不得不开辟出每日辟谣通道。

信息时代,每个人都要警惕的一点就是,你看到的信息,是发出信息的人想让你看到的。也就是说,很多信息,都带着面具。

蒋方舟说过,多读点书,否则你的价值观都是亲戚决定的。

在面临重大公共事件时,作为一个素人,保持理性思考,我也劝你多读点书,否则你的价值观都是自媒体灌输给你的。

作为一个素人,多读点书,才有可能从纷繁的信息中理清事实的脉络。

只要能保持一点理性思考,就不至于成为网络暴力的打手。

在全民战疫中,一个“素人”的自我修养


3、善用你的时间

以前,工作总是太忙,没时间充电、没时间陪娃、没时间陪家人过个完整的周末。

现在,一下子拥有这么多名正言顺的空闲时间,这些时间都用来干什么了?

这几天,有本书火了。方舱医院里,一个隔离的青年,躺在病床上,读《政治秩序的起源》。为什么这个读书的青年给我们这么多触动?

因为他做到了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放开屏幕。

作为一个素人,什么算是善用时间?

就是你自己决定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 不要把自己淹没在信息的洪流里,不要被动的接受信息,不要网上有什么就看什么。

而是要主动的选择信息,自己决定看什么,把控制权抓在自己手里。

时刻记得,“我是一个素人”,既没有专业知识,又没有资源,既提不出建设性意见,又人微言轻,掌握那么多信息且大多数是无效信息,只会成为别人情绪的垃圾桶,其余什么也做不了。

主动选择获取什么信息,你会发现,你对屏幕的依赖会少很多。然后,把剩余的时间用来精进自己、陪伴家人。

疫情当前,一天到晚抱着手机,才是人生最大的危机。

愿你不无聊。

在全民战疫中,一个“素人”的自我修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