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發現戰國“積沙墓”,之後的分析讓人很是驚訝

相傳在春秋時,楚平王熊棄疾聽信讒言而處死了伍子胥的父親,伍子胥多年之後率吳軍反攻楚國為父報仇,卻不想熊棄疾早已薨亡,但伍子胥喪夫之仇豈可輕易解恨呢,於是他便刨了熊棄疾之墓,將早已腐去的熊棄疾屍骨拖出倒掛起來狠狠地鞭了三百次,才算解了自己喪父之仇。


十五年前在豫省上蔡就發現了一處戰國古墓,疑似為楚平王孫輩之墓。那為什麼楚平王孫輩的墓會出現在豫省呢?專家分析上蔡在戰國時是蔡國屬地,根據其建造等級和出土銘文可以推斷,墓主大概是楚國分封到此的子孫後代。


發現古墓被盜對於考古來說是非常平常的事情,特別是對於高規制的古墓來說,幾乎沒見過沒有盜墓痕跡的完好古墓,唯一的區別就是被盜被毀的程度不同而已,而對於盜墓賊來說對這種王陵大墓下手就一定要打入棺槨墓室,才能偷到古墓內的核心寶藏。





在東漢時有一夥強大的盜墓賊曾差點成功進入墓室,他們人手眾多直接將墓頂封土揭開了一半,並且進入到了東側墓道繼續往主槨方位探索,但在此時墓中突發兇險異常的變故讓盜墓賊落荒而逃!


專家介紹說東漢這次“盜墓事故”其實就是墓主設計好的“防盜技術”,湧入的流沙滾石都是墓內暗藏的防護機關,為啥盜墓賊會盜到一半時慌不擇路地逃離呢?專家笑了:你看這叫什麼墓——這種流沙灌注的墓就叫“積沙墓”!


專家之所以說墓主好算計,就是因為他佈下了流沙陷阱和真假棺槨。不過,楚平王的子孫再好的算計也只能難倒盜墓賊,在現代科技的絕對硬實力面前,這座防盜了兩千年的古墓仍然被專家破解成功發掘,這座超強防盜級別的古墓就是郭莊楚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