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油價或迎史上最大跌幅,引“囤油”熱潮

國際油價已經開啟了“暴跌”的模式,3月9日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幅度一度超過30%,日內最低價達到31.02美元/桶。而國際油價大跌的原因,和俄羅斯不願意減產與OPEC談判“失敗”是有關的。沙特宣佈增產降價,石油“價格戰”也因此打響。

國內油價或迎史上最大跌幅,引“囤油”熱潮

要知道國際油價一下子從140美元跌至40美元,但是國內油價卻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動,對此不少網友好奇,難道是因為“桶貴”了?為什麼即便國際油價一直下跌,國內成品油也不會有太大動靜呢?國際油價大跌30%的背後,中國會不會因此掀起“囤油”熱潮呢?

按照目前國際油價的走勢,“囤油”熱潮還是有望迎來的。從國際方面來看,油價的下跌對於嚴重依賴原油收入的沙特來說,受到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不過業內人士表示,沙特在宣佈“增產”以及“降價”的時候,就已經預料到國際油價會出現大跌的結果了,“價格戰”對於國際油價以及沙特自身財政的影響都是不容小覷的。

日前,安迅思中國研究總監李莉表示,受國際油價的聯動影響,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下週二或見證近千元的史上最大跌幅。

下週二(3月17日),國內成品油將迎來調價窗口。據金聯創測算,截至3月11日第六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43.98美元/桶,變化率為-18.14%,對應的汽柴油應下調700元/噸。若屆時國內成品油每噸降價千元,以一般私家車油箱50L容量計算,未來加滿一箱油將可節省約40元。

隨著國際油價下跌至40美元/桶以下,會不會觸發國內成品油調價的“地板價”保護機制,成為市場關心的一點。成品油調價“地板價”的規定來自2016年1月13日國家發改委發佈的通知。通知要求,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進一步推進價格市場化,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控設“天花板價”和“地板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