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车臣面积小、人口少,却总想着要独立,跟着俄罗斯不好吗?

华正先生


车臣问题是俄罗斯历史遗留的问题,这主要还是在沙俄时期和苏联统治时期,车臣人并不认可自己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在沙俄殖民化期间,车臣人一直都是采取着反抗与抵制的态度,这也导致沙俄时期与车臣也同样爆发着各种冲突。俄罗斯方面之所以不允许车臣的独立,这也主要是车臣的地理位置和对俄罗斯的战略经济价值。



俄罗斯境内的车臣共和国是位于高加索山脉北侧,一个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人口约100万的地区。而车臣共和国的居民绝大多数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这也决定了与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族格格不入。而且车臣是处于里海与黑海之间的,同时也是进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不仅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且车臣的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并且车臣是从中亚向欧洲输送石油的管道的必经之地。这也决定了俄罗斯为了经济利益,就不可能舍弃车臣这个必经之路。


正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是连接里海和黑海的战略地位,让贪婪的沙俄国时期不断对北高加索地区进行试探和入侵。从18世纪80年代,车臣被沙俄所占领,车臣人就进行了长达200余年反抗。比如在1877年,车臣人与印古什人发动反俄起义,只不过是经过两年的斗争,也没能成功,这当起义也被沙俄说镇压。随着时间的推移,沙俄也逐渐被布尔什维克所取代,逐渐形成了之后的苏联。

然而,苏联对于车臣地区也同样保持着强有力的控制,并不想失去车臣这块战略要地。在1929年车臣民族领导人伊斯拉姆布罗夫开始造反,而原因就是苏联在北高加索增收财产税,这让收入微薄的车臣人难以承受。不过这样的行动动也同样被苏联所镇压,但是反抗的种子始终在车臣内部没有熄灭。到了1944年年斯大林抓住了车臣人通敌(德国)的把柄,于是38.7万多车臣人被强制迁移到中亚哈萨克斯坦。当然,这也造成了近4%的车臣人在迁徙的道路上死亡,这也让车臣人对苏联时期的统治十分反感和厌恶。



可是进了90年代初,苏联已经体现出更多的动荡,两个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以后,以杜达耶夫为首的车臣激进民族独立运动组织“车臣全民族代表大会”在1991年就控制了车臣政权并使车臣形成独立。可是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显然是不会同意的,由于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存在的矛盾,让叶利钦看到了戈尔巴乔夫支持车臣,叶利钦又都在拉拢杜达耶夫。正是这样局面让在1991年底解体的苏联,将70%以上的苏联军事装备都留给了杜达耶夫领导的车臣分裂武装。


然而,拥有更强军事实力的杜达耶夫武装,几乎等于如虎添翼,在车臣政治诉求变得越来越高,不听命于叶利钦的管理。于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叶利钦于1994年12月11日发起了第一次车臣战争。直到1996年8月31日实现了停火,而俄罗斯军队并没有获胜,车臣获得非正式的独立地位。然而在1999年,普京接任叶理钦的接力棒之后,就在1999年8月展开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在车臣宗教人士卡德罗夫的帮助下,在2000年2月28日俄罗斯控制了绝大部分车臣土地,算是获得了车臣战争胜利,不过抵抗的恐怖活动还是依然频繁。



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矛盾,也让沙俄时期吞并的车臣地区并不服气。车臣也一直在谋求着独立,但是这却对整个俄罗斯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显然维护俄罗斯的国家统一就是普京的必然手段。而对于车臣来说,显然不是留在俄罗斯不好,只是由于历史的恩怨,让车臣人更想保持独立的姿态。随着小卡德罗夫掌控着车臣共和国国,在俄罗斯强人政治统治下,处理好与小卡德罗夫的关系,肯定车臣是在短期内不会爆发新的战争。但这样的关系出现改变,那么车臣必然是俄罗斯的一个隐患炸弹。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淡然小司


车臣确实很小。面积只有1.73万平方公里,人口仅139万。就是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却有一个大梦想,非要独立成为一个国家。


那么,车臣为什么要独立呢?这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但要说明的是,车臣大部分普通人对独立与否并不感兴趣,闹独立的只是少部分权贵阶层,是他们兴风作浪,蛊惑车臣人闹独立。

车臣在历史上先后被蒙古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和俄罗斯人统治。所以,车臣人从来没有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国家。越是这样,车臣的上层人士越渴望能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国家,也能像上述那些强悍民族的头领那样,威风八面,不受别人的控制。正是这些上层人士一心想谋求独立,让这个民族一次次付出了血的惨重代价!由于车臣面积太小了,人口又一直很少,实力不济,在和强悍民族的多次争斗中,从来就没占过便宜,甚至还不止一次面临被灭族的危险。


苏俄建立后,车臣人和其它少数民族受到平等对待。不过,车臣上层人士对后来进入集体农庄和剥夺他们的宗教信仰很难接受。到了二战爆发后,这部分人的不满一下子迸发出来,竟然视纳粹德国为他们的救星,投靠了德国。纳粹德国为了笼络车臣人为他们卖命,承诺击败苏联后帮车臣人建立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对德国感恩戴德的车臣上层人士,竟然组织了5000人加入了德军,帮助德军攻击苏联红军。

车臣少数人这么干的下场可想而知。等到苏联重新控制北高加索后,斯大林对车臣实施了报复,把车臣人从这一地区驱离,赶到西伯利亚以示惩罚。因为少部分人的错误决定,让全体车臣人都跟着遭了殃。虽然赫鲁晓夫上台后,让车臣人又返回了故土,还从各方面给予车臣人优待,但一部分车臣人却把对斯大林一人的仇恨转移到全体俄罗斯人身上,一直无法释怀。

苏联解体,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这让车臣一少部分独立分子看到了独立的希望,又蠢蠢欲动起来。不过,车臣并不在15个加盟共和国之列,它只是俄罗斯联邦的一个主体,并不具备独立的资格。可车臣少部分上层人士可不管这些,他们受西方蛊惑,挑起独立的大旗,公然和俄罗斯做对。结果,两次车臣战争,让车臣人再次遭受了巨大苦难,成干上万的车臣人死于战火。当然,闹独立的首恶分子都没得到好下场,杜达耶夫、马斯哈多夫、巴萨耶夫等人先后被炸死或枪杀。



正是这些极端独立分子的覆灭,让车臣逐渐恢复了久违的和平。普京一方面继续清除闹独立的恐怖作乱分子,一方面安抚车臣普通民众,给予他们多方面的优惠待遇和照顾,车臣人现在由衷的感到,留在俄罗斯联邦维护国家的统一,要比闹什么独立要好多了。

经过十多年的和平发展,车臣人口明显增加,收入也大大提升,生活质量之好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如果现在有人再怂恿车臣人闹什么独立,相信绝大多数车臣人都不会响应了。


(车臣民众组成人体国旗游行,庆祝普京生日)


高山流水116820061


大家说是当一个国王好呢?还是去给人家当一个省长好呢?我想肯定没有人选择当省长。

车臣现在是俄罗斯境内的一个自治共和国——车臣共和国。车臣面积1.7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40万人,车臣虽然很小,但是车臣人的反叛精神在俄罗斯内部应该是最强烈的,这是为何呢?今天铭苏先生具体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车臣的地理区位

车臣位于北高加索山区,西接印古什共和国和北奥塞梯共和国,西北与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接壤,东连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与格鲁吉亚相邻。车臣对俄罗斯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的缓冲地区,这也是俄罗斯历史上不断征服车臣,多次对车臣用兵的重要原因。

二、俄罗斯对车臣地区的征服

车臣人是高加索地区古老的民族,7世纪的亚美尼亚史书中就有关于车臣人的记载。车臣人在13世纪时遭到蒙古人的入侵,之后归属金帐汗国的统治。14世纪末该地区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军队的占领。金帐汗国解体以后,车臣人开始从山区向平原地区迁徙,16世纪时伊斯兰教传入车臣,所以现在车臣人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在17至18世纪之交,车臣开始成为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此后车臣经历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战争。

车臣由于处在奥斯曼、波斯、俄罗斯三大势力的交界地带,受到各方的争夺,所以车臣人面对外部势力的入侵进行着坚决的抵抗,他们不想臣服于各种外部势力,而是寻求建立车臣人自己的国家。但是,由于车臣人自身实力太弱小,建国之路一直很曲折。1829年,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对高加索地区进行全面征服,伊玛目加齐.穆罕默德领导车臣人组建车臣尼亚,对俄国的入侵进行坚决地抵抗,这是车臣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也就是后来的伊玛目国。1859年伊玛目国在俄军的进攻下灭亡,车臣地区便并入俄罗斯帝国版图。

车臣地区被俄罗斯征服以后,车臣人继续进行反抗俄罗斯的统治,所以车臣地区暴乱不断。俄罗斯为了加强对车臣地区的统治,多次出兵平叛,这也导致车臣人大量的丧生,车臣人对俄罗斯的仇恨加深。在俄罗斯的持续打击下,1875年车臣内部也出现了分裂,分成亲俄派和抗俄派。但是在俄罗斯的重拳打击下,抗俄派几乎被消灭殆尽,剩下的也宣布投降,所以车臣地区再次出现统一和稳定。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车臣地区属于俄罗斯苏维埃,此后车臣地区的行政区经历多次的变动,1922年成立车臣自治州,1934年同印古什自治州合并为车臣-印古什自治州,1936年成立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二战的爆发让车臣人再次看到独立建国的机会,部分车臣人试图通过与德国联合来实现车臣的独立建国,所以车臣派出军队连同德国一起进攻苏联。德国的战败也让车臣人再次遭遇厄运,1944年苏联以车臣同德国合作为由,将几乎整个车臣民族强行从高加索地区驱逐到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地区,并撤销了车臣的自治共和国地位。当时约有38.7万车臣人被发配边疆,这加深了车臣人对俄军的仇恨。这些被发配边疆的车臣人在1957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才被允许重返家园,恢复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的自治地位。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际,车臣再次看到独立建国的希望,所以这个时候车臣人再次谋求脱离俄罗斯而独立建国,这导致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局势紧张。1991年11月,时任车臣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发表了独立宣言,可是得不到俄罗斯的承认。

叶利钦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从1994年开始多次对车臣用兵,但是并未评定车臣地区的叛乱,车臣分裂势力在俄罗斯境内频频制造恐袭事件,车臣问题成为最令叶利钦头疼的问题。

1999年普京指挥10万大军兵分两路向车臣进军,普京经过几年的努力才得以控制车臣地区,但是车臣地区的依然还存在各种暴力事件,车臣分裂势力还不断在莫斯科制造事端。直到2007年4月5日,拉姆赞·卡德罗夫选择与普京合作,被普京任命为车臣总统,车臣地区的暴力事件才得以减少。但是,车臣分裂势力仍然会时不时地在俄罗斯和车臣地区制造事端。

三、车臣为何是俄罗斯最不稳定的因素

第一、车臣人很早就有独立建国的强烈愿望。

车臣人作为高加索地区的古老民族,几百年来遭受外部势力的入侵和统治,车臣人希望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但是屡屡遭到外部势力的干预而失败。所以,车臣人一看到有独立建国的机会,就会谋求独立建国。由此看来,车臣人的建国意愿非常强烈。

第二、俄罗斯对车臣的极端政策,令车臣人记忆犹新。

由于车臣在历史上是被俄罗斯使用武力征服的地区,车臣人存在强烈的建国的意愿,所以他们不断地反抗俄罗斯的统治,而俄罗斯频频使用武力镇压,造成车臣人大量的丧生,这使车臣人对俄罗斯充满了仇恨。现在车臣虽然在表面上臣服于俄罗斯中央政府,但是一旦出现新的机会,车臣人还是会寻求独立建国的。

第三、车臣人与俄罗斯人存在巨大的差异,向心力不强。

俄罗斯是以东斯拉夫人为主的国家,其中俄罗斯族占77.7%,以东正教为国教。而车臣人属于高加索地区的民族,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双方在各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俄罗斯使用武力手段强行将两者捏合到一起,车臣人对俄罗斯缺乏认同感,一个对国家没有认同感的民族,分离心自然会比较强。


铭苏先生


车臣,是俄罗斯联邦下辖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地处于北高加索山区,首府格罗兹尼,四周与俄罗斯联邦的多个共和国接壤。

如果不是俄罗斯爆发数次车臣战争的话,这个隐藏在俄罗斯北高加索山脉深处,人口不到100万,面积更是不足2万平方千米的自治共和国,根本不会被世界知道,因为俄罗斯联邦内部,像这种的自治共和国不可胜数。

而问题随之而来了,既然车臣人少地狭,就自己好好过日子呗?为什么非要和普京过不去,和俄罗斯过不去,一定要独立出去呢?其实这里面是有很深的历史宿怨夹杂其中的。

沙皇时代——家园遭入侵

1859年,沙皇俄国,也就是前苏联的前身,灭掉了高加索伊玛目国,车臣被俄罗斯帝国收入版图,无端被侵入家园,车臣人肯定是不愿意的。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巴米亚京斯基元帅开始了对车臣人的残酷镇压,简单用一句话说就是——不服就打,再不服就杀!

历史告诉我们,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所以亚历山大的暴力统治很快就激起车臣人激烈反抗,车臣地区的动乱久久得不到平息,恼怒的亚历山大,扬言要把所有车臣人送到一个"舒服的地方"。紧接着就是1875年,亚历山大和他的10万大军讨伐车臣,对车臣人展开了大规模屠杀,在这场战争中,超过半数的车臣人被杀。

至此,车臣人和俄国的血海深仇算是彻底结上了。

前苏联时期——斯大林的暴政

20世纪初,沙皇统治被推翻,苏维埃成立,很快少数民族出身的斯大林就上台了。然而出身少数民族,并不代表斯大林就会同情苏联的广大少数民族。

在经过一阵子的象征性友好后,斯大林开始了对苏联的各个少数民族的残酷统治。而且这一次,苏联的少数民族政策还不单单是针对车臣人,乌克兰人、格鲁吉亚人、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等众多少数民族都遭到暴力统治。

斯大林统治时期,农业集体化和政治大清洗很快在整个苏联地区展开,车臣人赖以生存的马匹被抢走。在政治清洗中,苏联的广大少数民族又遭到残酷无情的迫害,数十万因此人丧命,其中还有大量年轻人。

这是何等的血海深仇呀!

二战胜利后,斯大林对车臣等少数民族的打压迫害又卷土重来。1944年2月,臭名昭著的“扁豆行动”中开始了,几十万车臣人被苏联军队驱离家园,背井离乡来到中亚哈萨克和西伯利亚地区。而那些愿意离开故乡的车臣人则遭到了无情镇压,数十万车臣人因此丧命。可以说,因为苏联的残酷统治,车臣人被迫将鲜血撒在了家园的每一寸土地上。

俄罗斯时期——车臣的“机会”

1991年,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下台,苏联解体。一夜之间,前苏联的几十个加盟国纷纷独立,而车臣虽然只是俄罗斯内部的加盟国,但早就和前苏联、俄罗斯联邦离心离德的车臣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于是开始了漫长的独立运动。

1991年11月,时任车臣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发表了独立宣言,但没有被俄罗斯承认。很快,1994年12月,车臣开始遭到镇压,第一次车臣战争打响。

虽然车臣没能独立,但庞大的反对势力一直存在,直到普京上台后,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再次以车臣人失败告终。但车臣人仍然通过发动恐怖袭击的方式报复俄罗斯。

2009年,俄罗斯宣布车臣战争结束,并扶持小卡德罗夫成为车臣总统。为了让车臣不再独立,普京对车臣开始采用怀柔安抚策略,因此目前的车臣总统对普京还是很忠诚的,但是车臣和前苏联的血海深仇,历史宿怨依然没有了结,这也是车臣人不断想独立的原因。


历史中简堂观点君


去过车臣的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理位置远离莫斯科。。。这些都是次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车臣地区石油,天然气储藏量巨大,而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俄罗斯的能源管道很多都要通过车臣地区。车臣处在北高加索地区,周围大部分城市可以说都比较贫穷,唯独车臣,大量的石油让这个地区的人变得富裕,城市非常现代化,街道特别整洁。所有的这些,都源于一个字,钱!





大鹏游世界


车臣独立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情,给当时的俄罗斯政府和军队造成了很大的阴影,即便是现在卡德罗夫当政,非常亲近普京,显得车臣对俄罗斯联邦政府非常效忠的样子,但是车臣的反骨似乎是骨子里面的,俄罗斯不得不防。

车臣是俄罗斯西南部一个非常小的共和国,面积只有1.73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170万,但是却在90年代打的俄罗斯军队伤亡惨重,之所以这么凶猛一直怀揣独立梦想,是因为车臣国内的很多人是激进的武装分子,而且他们很孤傲,对于兄弟国印古什也是百般压榨和排挤,独立意识是源自骨子里的,就像俄罗斯天生好战但不善战一样。


另外,车臣的
不安分和西方以及周边国家使坏也有关系,其中一个大头就是曾经被俄罗斯胖揍的格鲁吉亚,在两次车臣战争中格鲁吉亚源源不断地给杜达耶夫他们提供军火,当然西方国家也在暗中不断支持车臣独立分子,企图进一步分化直接当时虚弱的俄罗斯,这和他们扶持格鲁吉亚对抗俄罗斯一模一样。最后,和车臣的位置有关,其实车臣和格鲁吉亚一样,本身不强但是战略位置很突出,从地图中不难看到,车臣位于俄罗斯的西南大门,地遏高加索,一旦和格鲁吉亚连成一片就可以在这里坐大,成为独立的国家或者西方的走卒;这一位置坏了无异于在俄罗斯心头插上一把刀,效忠于俄罗斯则无异于为俄罗斯南大门加上一层盾。所以车臣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也是车臣内部不断有野心分子要独立的主要原因。


谈笑观察室


所谓宁为鸡头不做凤尾,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一些地区都有独立的倾向,比如英国的苏格兰,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等,但一般都没有俄罗斯的车臣这样激烈,为了独立居然发动战争反抗强大的俄罗斯中央政府。

车臣处于北高加索山区,西接印古什共和国与北奥塞梯共和国,西北与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接壤,东连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与格鲁吉亚有一条很长的边界。首府格罗兹尼。


因为车臣处于里海与黑海之间,是进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而且车臣的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并且车臣是从中亚向欧洲输送石油的管道的必经之地。这也决定了俄罗斯为了经济利益,就不可能舍弃车臣这战略要地。

虽然车臣面积只有1.73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39万。就是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却为了争取独立不屈不挠地抗争了几百年。

自15世纪奥斯曼帝国入侵开始,车臣人民在高加索山区不断抵抗外来入侵。自从投向穆斯林的阵营,便缓和了与奥斯曼帝国的紧张关系。

在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开始,沙俄军队对南高加索山区就开展了长达200多年的征服战争,而车臣人则进行长达百年的反抗,等到奥斯曼帝国被打得一败涂地,沙俄也终于在1859年将车臣强行并入沙俄的版图。 但彪悍尚武的车臣人继续反抗,从沙俄到苏联时期,车臣人又持续反抗了几十年。

二战后,斯大林以“勾结德国”为名,把几十万车臣人强行流放到西伯利亚等地,这也造成了成千上万的车臣人在迁徙的道路上死亡,车臣对苏联的仇恨达到了极点。

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俄罗斯联邦一度衰弱不堪,车臣乘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抗。

1991年9月,杜达耶夫推翻了车臣苏维埃政权,宣布车臣共和国独立,并出任首任总统。

自顾不暇的叶利钦选择了对车臣妥协。1992年5月25日,杜达耶夫政权与俄罗斯签署了《关于撤军和车臣共和国与俄联邦分配财产条约》,俄联邦行政机构全部撤出车臣,北高加索军区的大量武器装备也移交给了车臣武装。车臣的完全独立,仅差一份书面声明。

但是杜达耶夫得寸进尺,他还想要更多的利益,一方面,他自己没什么治理能力,车臣的治理一塌糊涂,另一方面,他频繁派兵骚扰和洗劫临近的印古什共和国和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等联邦主体,捞取利益。

南高加索很快就一片乱局,叶利钦忍无可忍,于1994年12月11日发起了第一次车臣战争。直到1996年8月31日实现了停火,而俄罗斯军队并没有获胜,车臣获得非正式的独立地位。

在1999年雄才大略的普京接替叶利钦担任俄罗斯总统之后,就在1999年8月展开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在车臣宗教领袖老卡德罗夫的帮助下,在2000年2月28日俄罗斯控制了绝大部分车臣土地,获得了车臣战争胜利,不过车臣反抗俄罗斯的恐怖活动还是经常发生。

两次车臣战争,让车臣人再次遭受了巨大苦难,成干上万的车臣人死于战火。当然,在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支持下闹独立的车臣恐怖分子首领都没得到好下场,杜达耶夫、马斯哈多夫、巴萨耶夫等人先后被俄罗斯军队击毙。

普京一方面继续清除闹独立的车臣恐怖分子,一方面安抚车臣民众,给予车臣发展经济多方面的优惠,车臣 经过十多年的和平发展,人口明显增加,收入也大大提升,生活质量之好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但强硬如普京,也没有能在车臣建立自己的行政网络。在普京的支持下,老卡德罗夫自然而然当选了车臣共和国的总统。但在2004年,老卡德罗夫遭到了车臣国内独立势力的暗杀,于是,普京开始扶持当时年仅28岁的卡德罗夫。到了2007年,小卡德罗夫被普京正式任命为车臣总统。

小卡德罗夫在车臣不仅掌握着行政大权,还拥有一支多达5000人的格罗兹尼卫队。

尽管小卡德罗夫经常向俄罗斯总统普京表忠心,但在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的鼓动下,车臣一直是俄罗斯的不稳定因素。

毕竟车臣人对俄罗斯的血腥镇压一直不满,只要有机会就会再次反叛。

只不过,雄才大略的铁腕总统普京在位,小卡德罗夫等车臣统治集团不敢有异动,车臣分裂势力也掀不起大浪。

因为车臣地区都是崇山峻岭,俄罗斯无法对这个地区进行完全的控制,只能扶持当地最强大的卡德罗夫家族代为管理,所以现在小卡德罗夫在车臣的地位非常特别,相当于割据一方的土皇帝。

虽然小卡德罗夫最近放弃车臣共和国总统的权力,但在车臣很多人的心里还是存在独立于俄罗斯割据一方的心理,虽然在铁腕总统普京的统治下车臣不会发生大的动乱,但2024年如果普京退休以后,新任俄罗斯总统能不能压服住车臣就很难说了,车臣总是引起俄罗斯动乱的一个隐患。


厚德载物49847


车臣的面积虽然小,但是车臣也是有面积的;车次的人口虽然少,但是,车次也是有人口的。以色列从前既没有土地面积,也没有人口,现在不同样的在中东地区傲视群雄,并被称之为中东小霸王了吗?那么,为什么车臣又不可以独立呢?



不是车臣不想跟随俄罗斯,是因为车臣曾经遭到故苏联时期的迫害,导致车臣失去了大片的面积,人口损伤超过一半以上。这种血泪泪的教训在车臣人的心目之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所以,车臣的人民,一直认为俄罗斯就是他们的噩梦,与之分离独立建国,成为了车臣人民心中最大的梦想。这个梦想,是无法割舍的。因此,车臣才希望能够独立建国,而不想再继续跟随俄罗斯,与狼共舞了。


车臣曾经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车臣不希望自己继续能够和俄罗斯相处,而要求独立建国并不奇怪。因为,他并不想回顾过去惨痛的历史,他们相信他们是有能力的,是有血性的民族。因此,车臣人民希望能够独立建国,与俄罗斯分道扬镳,几乎成为了每个人的愿望。


即使在小卡特罗夫的领导下,车臣人民还是希望能够独立建国。因此可以说,车臣独立的运动不会停止,而车臣可能是未来,俄罗斯的一个大麻烦。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幸福地带2


自从苏联91年解体以后,俄罗斯联邦的不少成员,特别是外高加索地区的几个共和国,都希望自己像邻近的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样,享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再加上,早在苏联时期,外高加索地区 就一直受到压迫,这也造成了车臣人,谋求独立的心态,虽然车臣共和国只有1.7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仅比北京市大一点点,人口也只有130万左右,还不到北京市人口的一个零头;



可是,车臣共和国的位置,对于俄罗斯来讲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由它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其南部靠近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这三个外高加索国家,同时,其东边和西边又可联系里海 和黑海,地处战略和交通要道,从这个角度来看,俄罗斯显然不会同意车臣共和国独立出去;


正是由于高加索地区的战略重要性,早在沙俄时代,就对高加索地区进行攻占,沙皇俄国入侵车臣,对其进行暴虐残杀,迫害高加索人民,高加索地区的人民就不断起义抗争,随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以后,高加索人民终于从沙皇俄国独立出去,形成了几个各自独立的政府,可是到了1922年底,高加索地区又被迫加入苏联;




不过,高加索人民追求自由,追求民族独立的声音,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只是迫于苏联时期,一直对该地区进行的高压统治,没有闹出多大波澜,随着苏联的解体,外高加索地区的几个共和国,如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成功取得了独立地位,这也让同属于穆斯林群体的车臣,更加希望从俄罗斯独立出去,于是,时任车臣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发表了一份所谓的独立宣言,可是,这份所谓的独立宣言,并没有得到俄罗斯联邦的承认;




之后就爆发了数次车臣战争,直到普京上台以后,彻底将车臣打垮,而且进一步加强对车臣的控制,使得车臣现在成为俄罗斯境内最为温顺,最为忠诚的一个共和国了,而且,如今的车臣总统小卡德罗夫,对于普京那是无比的忠诚,而且每次见到普京,那都是泪流满面的宣誓效忠,甚至车臣军队,还在为普京到处征战,从叙利亚战争到乌克兰东部战争等,到处都可以看到车臣军队 冲在第一线,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今的车臣共和国,似乎没有再次宣布独立的迹象,这可能与普京对车臣共和国的治理有关,但是,等到普京卸任以后的后普京时代 就不好说了 。



关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小柳聊聊兵


作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行政单位,车臣共和国的主体民族车臣人信誉伊斯兰教,有自己的语言,构成文化传统的三要素民族、宗教和语言文字与俄罗斯不同,所以车臣人有自立乃至独立倾向不奇怪。

看一个区域与国家主体的关系,首先要弄清这个区域“从哪里来”,即如何成为俄罗斯的一分子?

地处北高加索的车臣系欧亚交界地区,与欧洲文明(基督教文化)不沾边,沙俄征服它很费力,据称用了近半个世纪。铁与血的征战自然与心悦诚服的归顺不同,车臣人对沙俄就是这样的情感:要么你拳头硬压着我,要么你虚弱我造反。

上世纪90年代两场车臣战争就是明证,彼时俄罗斯自乱阵脚,叶利钦治国无方,境内各种思潮势力兴起,车臣人素来在大俄罗斯主义的统治下怨气不小,经济不发达,在极端思想鼓动下“造反”情有可原。

正是因为与沙俄没有共同的历史、传统与文化,而且“归顺”后没有真正的民族平等、自治、团结与繁荣,车臣人的“反骨”始终是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