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敗最佳影片的《1917》,一點都不冤

今年這屆奧斯卡,穩的太穩,驚喜的太驚喜!

四大表演獎,與演員工會和金球獎高度重合,簡直毫無懸念。

而《寄生蟲》在牢牢攥住“最佳外語片”的前提下,還一騎絕塵拿下了“最佳導演”及“最佳影片”。

這一壯舉也成為奧斯卡92年曆史上的唯一,並永遠的載入了史冊。

而當韓國歡呼雀躍,中國羨慕神傷時,在金球獎上拿到最佳影片,也是本屆奧斯卡最被看好的《1917》,卻在一瞬間失去了所有關注。

《1917》依然是一部不亞於《寄生蟲》的優秀電影,然而它輸得,卻一點都不冤!

憑藉銀幕處女作就摘得小金人的天才導演,薩姆·門德斯。

提名奧斯卡最佳攝影13次,優秀勤奮的行業翹楚,羅傑·迪金斯。

惜敗最佳影片的《1917》,一點都不冤

羅傑·迪金斯(左)和薩姆·門德斯(右)

一戰背景,憑藉一己之力試圖拯救1600人的感人故事。

“一鏡到底”的超級噱頭,試圖挑戰整個行業的技術天花板。

要人才有人才,要內容有內容。

可以說《1917》擁有“問鼎最佳影片”所需要的一切。

然而它還是敗了。

先說“一鏡到底”,可以說成也因此,敗也因此。

作為《1917》的頭號噱頭,

“2小時的長鏡頭”從營銷角度,這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而從影片的實際結果來看,也非常的取巧。

所謂的“2小時一鏡到底”,其實剪輯點還是很多,且不難發現。

這也導致在觀影過程中,尋找剪輯點,成為了最大的樂趣之一。

惜敗最佳影片的《1917》,一點都不冤

雖然並非真正的“一鏡到底”,

但只要不過於糾結,整體的觀感還是非常有新鮮感的。

鏡頭跟隨主角穿過幾大戰區,

如要做到真正的一鏡到底,那隨之付出的成本恐會是天文數字。

所以通過剪輯點來巧妙的分割開來,

不算投機,但卻取巧,是值得理解的。

“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由於不能進行細碎的剪輯,

故而能將很多細節也一併收入到鏡頭之中。

給看膩了戰爭題材影片的觀眾,一個全新的視角和體驗。

不是在觀看一段故事,而是真切的感受這段故事。

惜敗最佳影片的《1917》,一點都不冤

但如果我們嘗試將“一鏡到底”的手法剝離出來,

就單純來看整個故事,其實乏善可陳。

“一鏡到底”將整個鏡頭固定在了主角身旁,

觀眾通過銀幕的信息與主角同步,雖然增加了臨場感,

但單一視角想要把一個故事講得精彩,難度是非常高的。

所以為了增加“一鏡到底”的成功率,

主創在選擇故事的前提,就一定要化繁為簡。

那麼在平庸的故事基礎上,

我們再加回“一鏡到底”後就不難發現,

除了對宏大場面和微小細節的觀感上

有一定提升外,對於故事的敘事來說,沒有太大幫助。

惜敗最佳影片的《1917》,一點都不冤

反而,由於需要照顧“一鏡到底”,

敘事和結構上還生出了一些不太經得起推敲的BUG。

比如,

男主在執行任務中遇到了友軍的車隊。於是為了加快速度,就隨之同行。

然而車隊要通過一個城市時,發現入口的大橋損毀,

無奈男主只得下車獨身穿過這片城市廢墟,而友軍的車隊則繞道而行。

男主在通過大橋時遭遇槍擊,而後通過掩體來層層逼近,最終抵達建築物幹掉了對方。

惜敗最佳影片的《1917》,一點都不冤

而這場戲從男主下車到擊斃對方,

中間自然沒有發生任何時間或空間上的剪輯。

但是男主在下車後,

影片中卻沒有友軍發動汽車離開的聲音。

並且男主從下車到損毀的大橋,不足百米。

在通過大橋遭遇敵方攻擊時,

如果考慮到時間和空間的話,那麼友軍的車隊應該還沒走遠。

先不考慮

友軍聽到槍聲是會支援男主,

還是會為了主要任務而繼續前行。

那麼敵軍在建築物內,

想必肯定已經看到了英軍車隊和男主的跨橋行為。

那麼在英軍尚未走遠的前提下,

就開槍暴露自己,是否是個明智的選擇,

這就見仁見智了。

惜敗最佳影片的《1917》,一點都不冤

之所以這場戲邏輯BUG比較明顯,

主要原因在於這其實是前後兩場戲。

在男主下車時有幾秒空鏡頭,而此處則是一處很明顯的剪輯點。

所以在拍攝男主過橋這場戲時,片場內也已沒有友軍車隊一行了。

而主創們或也忘記了這則細節,但影片整體還處在“一鏡到底”的框架內。

然這樣因為細節問題產生的BUG,卻在影片中並不乏少數。

電影畢竟是用影像來敘事的藝術。

擁有再多的技巧、技術,歸根結底則都需要服務於敘事。

《1917》的“一鏡到底”雖然成功,但炫技的成分已蓋過故事本身。

初看時雖觀感驚豔,但細品則食之無味。

所以《1917》錯失最佳影片,但拿到最佳攝影等技術獎項,

則是非常中肯的結果。

惜敗最佳影片的《1917》,一點都不冤

羅傑·迪金斯獲奧斯卡最佳攝影

不過,

《1917》依然是一部非常出色的電影。

為了增強觀眾的代入感,薩姆·門德斯和羅傑·迪金斯

只用了一部影片,就做到了李安失敗了兩部電影想要達到的目的。

當然,

李安想要通過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種。

惜敗最佳影片的《1917》,一點都不冤

《雙子殺手》片場照

“一鏡到底”如今已開始普遍,很多導演都在嘗試“長鏡頭”的拍攝,

而大多數觀眾也把“是否有長鏡頭”看作是電影“有沒有逼格”的標籤之一。

然而“長鏡頭”依然只是輔助電影敘事的方式,

不是說什麼都來個長鏡頭都能算高級。

比如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雖然完成了半部的一鏡到底,

但“是否有必要一鏡到底”的話題則一直爭論不休。


這麼多部電影,依然只有當年喬·賴特執導的《贖罪》中,

一段敦刻爾克撤退前海岸線的長鏡頭,最有衝擊力。

《贖罪》長鏡頭中的調度極其豐富,

雖然整體時長並不算長,但戰爭殘酷一面的表達,

根本不遜色於《1917》的2個小時。


然而《1917》的嘗試,依舊是里程碑式的。

此後想必會有很多電影人,會嘗試《1917》的路線,

繼續鑽研出更好的東西出來。

也許,未來會有場面更加宏大的“偽一鏡到底”影片。

也許,未來會有真正的一鏡到底。

期待~

取自發條大丑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