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子孙后代积攒过多的财富,疏广值得敬服

《汉书》赏析 | 不为子孙后代积攒过多的财富,疏广值得敬服

图片来自互联网

疏广与其侄疏受的官职相继做到了太傅、少傅,太子每次朝见皇上,或进见父皇,太傅导于前,少傅护于后。叔侄并为太子师傅,朝廷以此为荣。

如果在今天,这也是令很多人羡慕嫉妒恨了吧。但是疏广与疏受叔侄二人却做出了急流勇退的决定,相继辞官,用他们的话说,现在做官到二千石,官居高位,名望也树立了,像这样不离开,恐怕有后悔的事情,不如我们叔侄相随出官,告老回乡,以长寿命终,岂不是好事?

对于功成自退这一自然规律看得如此透彻,这是很多对于官职贪恋之人所做不到的,无论古今,能做到疏广叔侄二人的地步恐怕也不多。

疏广另一个优点是不为子孙后代积攒过多的财富,我认为这一点也很值得佩服,用疏广的话说:“我难道老糊涂了不顾子孙吗?我们家已有些田地房舍,让子孙努力耕耘于其中,足够他们穿衣吃饭,同普通人一样。现在如果再增加些田产作为赢余,只能教子孙懒惰罢了。有道德有才能而多财,就会损害他们的志向;愚昧而多财,就会增加他们的过失。再说有钱的人,是人怨恨的对象;我既无什么教化子孙,又不准备增加他们的过失而使人怨恨。再说,这些黄金,是圣主用来恩赐养活老臣的,所以乐意同乡亲宗族共享皇上的恩赐,来度过我的晚年,难道不行吗?”

其中的道理阐述得何其明白,疏广叔侄二人都以长寿告终,这也许是上天对他们做人之道的最好回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