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无所事事,像个神经病一样在家里呆着,很内向,半年了该怎么改变?

蔡徐坤球迷


这个问题让人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环境出这样的人?是怎么行成这样的人的呢?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那个年龄段都有。人生的几个年段都有各自的该做的事,这是人必须弄清楚的事,学会生活就是指这个说的,自己学会了生活才有可能教别人生活,如,孩子的教育。人的一生对整个人生各阶段都要有计划,这样才不会胡理胡涂的生活。没事做是不是没有目标的人呢?是不是人生意义不大清楚的呢?🌴🌴🌴


难得糊涂李学龙


你好,我不知道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我前段时间跟你的状态差不多,有可能比你情况还要糟糕。具体的原因我就不详述了,大致是我和我亲哥从他一手创立的公司里同时退了出来,我没办法接受这种失败的结果,整个人情绪低落,消沉、不想上班、不想出门,躺在家里混日子,企图逃避现实......这种状态持续大概有将近一年的时间。


我跟你差不多,也是比较内向的人,不自信,但是性格又追求完美,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其实这种性格让我活得很累。就像我待在家里这段时间,其实我也没办法真正的内心平静下来,去思考自身的问题,而是每天都在焦虑,迷茫,不知道经历了失败的我还能干什么,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我还能相信 ”努力就有回报“这句话吗?我的内心里有两个自己在打架:一个让我放弃挣扎继续自暴自弃,另外一个认为我应该振作起来尽快走出去。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他闲着。那段时间我真是身体力行验证了这一观点。 以前上班的时候,我有整整3年时间没有假期,甚至连去医院的时间都舍不得。每天都是想着如何完成我的任务清单。现在闲下来,每天躺尸,眼睛一睁,上午过去了。眼睛一闭,夜里过去了,加上吃饭、聊微信、刷微博,一天正好什么也没干就过去了。那段时间我一下子胖了很多,每天肌肉酸痛,精神恍惚,整个人状态非常不好。


这一年当中,在我哥的帮助下我尝试过很多办法:跟着我哥的第二次创业做儿童教育机器人的销售;和身边的朋友以及我哥的朋友吃饭交流;每天闺蜜陪着瞎聊;见我最崇拜的女企业家……但是,都没办法最终走出阴影,建立自信。这一年里我也看了很多书,有心理学的,互联网运营的、商业思维模式的、名人传记的、历史的......,前前后后大概有70本左右吧。虽然暂时缓解了我的焦虑,但是却让我更加迷茫了。我总觉得没有实践,那些知识就成不了你身体的一部分。但即便这样,我还是没有勇气真正走出去。


所以你可以看到,当一个人陷入固定性思维,他是很难改变的。我就是因为一次失败就认为”既然努力也没用,那干脆什么也不做“。但是,这样做的话,你难道真的可以心安吗? 很明显你也知道自己这样做很不对,只是不敢走出来而已。


再后来,我哥通过头条号打造个人ip成功,因为这就是我当初摔跟头的地方,所以我终于下定决心来尝试。我并没有想通过头条号得到什么,只是想如果我能在头条上把个人ip打造成功,那么是不是说明我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毫无能力和价值。我希望我能重新找回自信,不管未来我做什么,我的心态一定要稳,很稳,更稳。


过去3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养成了总结的习惯。所以这个故事的结尾,我仍要总结一下:


1、任何经历都是有价值的。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失败的经历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从公司出来之后,我甚至羞于启齿自己过往3年的经历,因为我认为自己是失败了。包括我很自卑、情绪崩溃这段经历,以往我都是藏得严严实实。但是这段时间写头条下来,我发现自己这段灰暗的(我自认为的)心路历程居然也能鼓励到很多朋友。老实说,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毕竟,我是在讲一个失败者的故事。这件事情也让我重新正视了自己,过去的我是不是认知错误了?或许今后,我应该换个角度去看待问题。


2、要改变自己,必须从接受和面对自己的不足、弱点、失败开始。 只有当我们能接受“每个人都是不完美”这个事实,坦然面对它们,不急不躁,不亢不卑,才有可能接受“慢慢”去改变自己变得完美。才会彻底明白,人变优秀是有个过程的,而不会要求突变。如果期望过高,失望往往会随之而来。推荐你一本书,[美]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失败。


3、从小事做起,重新建立自己的信心支撑点。 找一件自己喜欢的或者自己擅长的事情,慢慢做下去,并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通过这件事情找到“能认同自己价值”的一个能力,建立起自己的信心,然后再逐步扩大自己的能力范围。这是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现在我已经坚持跑步一段时间了。我发现,自从跑步以后,我的心情好多了,体态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跑步我还得到了一种全新的信心:只要我努力,足够坚持,我还是可以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的。现在打算将这种做法延伸到写头条号上去。


挫折中走出来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但是我相信所有的付出必然值得。愿你我共勉。


“以上是我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悟,未必全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留言交流,我们评论区聊!

我是谭小芬,一个正在努力追逐自信的80后内向女孩。逃离自卑人生,生活才能豁然开朗。关注我,让我们一同疗伤。


谭小芬的追逐自信之路


2004年38岁从国企(粮站)下岗!一直宅在家中十几年了!除每个月一次理发外!基本不出自家小院(三间平房带一个院子)每天上午喝茶,下午喝茶!睡觉,玩手机,炒几个小菜,喝个小酒!也挺充实!坚持熬过了十几年了!现在变成老头了!我父母有退休金怹两位老人家一个月共收入8000元!我花3000元!我53岁属于啃老一族!对了,我每天坚持电话打彩票,现在用微信了!十多年买双色球,大乐透投入了五,六万元!最多中过一个3000元(双色球5十1,前面5个红球,后边一个蓝球)还有很多5元,10元,200元小奖!








日出陵水


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事做做,我也是退休在家无聊,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前几天被人忽悠去听几天保险课,感觉还行,一天几十个人上课在一起热热闹闹,上到精彩时大家哈哈大笑,一个从业老师说,以前有个顺口溜,一人买保险全家不要脸,把我肚子都笑痛了,想想以前有保险人向我推销时,那种不耐烦态度觉得有点过分了,更没有想到他们的工作是这样不容易,为了一份保险业务能跑几十次。当授课老师问你来听课有什么收获,我说了解你们的工作不易,也增长保险知识。现在还在听课中,如果学的好就去推销保险,不在乎业绩,只图有个事做做。


岁月静好时光已老


人,不可三日无事。我也是退休,我是市政工程行业,单位45岁就允许内退。内退后,应聘私企,比在单位拿的工资高一倍,我是资料员,已经干了九年。每天脑子里竟是图纸、签证、同步控制资料……等等,没时间想乱七八糟的事儿。更年期稀里糊涂的渡过。吃饭香,睡觉甜,一年复一年,时间过得真快。


用户6278071147631


我也每天无所事事,因为退休了,无忧无虑,十月中旬旅游了海口,三亚,广州,珠海,汕头,泉州,然后返上海,十二月中旬去了昆明,西双版纳,返昆明又去了大理,丽江,攀枝花,西昌,峨眉山,今天从峨眉山去郑州,今晚在郑州乘动车,明早到达上海家中![大笑]



不胖牛


我四十五岁就自己给自己退休了,七年我盘过串,养过鸟,钓过鱼,藏些低端茶具,收些低端熟普,现在又迷上了养起带鱼和传统金鱼,每年还自驾出门玩几次,最远走了西藏大环线。说实话,我每天忙死,每天五六点起床喝茶,一个月二十天左右出去钓半天鱼,中午回家喝酒,吃饭,下午一边喝茶,一边看电视,一边打理鱼缸,下午五点吃饭,晚七八点上床看电视,喝酒,然后自然睡。不出门钓鱼的日子,我喝早酒,擦茶具,盘串,没事还练练书法,忙死了,退休了,找点爱好玩下,别让自己闲下来,我三天不出门钓鱼,老婆就会赶我出门,她说男人不出门,不跟别人交流就会和社会脱节。。。



答:半年了,无所事事?

怎么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工作岗位,哪怕80岁的老爷爷老奶奶。这样下去正常人也会变孬掉。

你是有思想的也是有责任心的,只是一时迷茫。否则你还会继续,也不会发这个问题想得到一个答案。这就对了。

去年我回娘家,我的侄子一年不见胖了许多。我喊他打羽毛球,被他拒绝了。他的心思都在游戏上,晚上玩到夜半还要自己却弄点心吃,吃了又睡。

一般我们睡前按照道理要提前五个小时吃点东西,让它消化到一半才能入睡。侄子分明没有考虑健康问题,只是当前放不下游戏。

哥嫂一开始说过他,他并没有改变,他们也没有信心去说他了。要我说都是成年人了,自己应该能够做到自律,管好自己。

我一向不怕冒风险,特别是自己人,那一次,我骂了他,骂得蛮重的。看得出他不开心。我回家他没有下楼送我,本来他很会做人,我每次回家他都要在家冰箱里找各种土特产以及茶叶什么的,我当然不会介意这个。

去年年前我又回家了一次,值得高兴的是:侄子买了一个面包车,24座位的,接送孩子。

我在家虽了两个晚上,早上天蒙蒙亮他就开门出去了,我妈说:“那是她大孙子去接孩子上学了。”回来他怕我吃不惯奶奶煮得粥,还给我带了点心。我真的感到欣慰。

这个时候,我真心想帮你。内向是因为你闷在家里,与外界接触得少所致,这个不怕。

这些年我一分一秒钟都没有浪费过,工作之余我除了阅读,在来回的路上我都把时间用上了。去年我无意中在喜马拉雅中搜到黄久凌的演说,你不上他的课你可以免费听。与我们一样内向的人不只是你一个,听了之后你一定有很大的收获。一个人能当作多少人的面说话,他的事业就有多大!不是吗?

自律——

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良好修养。人——是有力量的。即使在同一个环境中,一个人如果三心二意、力不从心,只能生活在废墟中;若做事持之以恒或许能建成理想大厦,最终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对于一个忙忙碌碌讨生活的爹妈来说,看紧孩子,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么滑向深渊,要么保持清醒睿智的头脑;如果不听劝阻,最后还会出现一个最严厉的老师——叫做时光!

其次,是你从一个少年、少女长成一个“大叔,大妈”的模样,所有的教训都会如期而至。

人生是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认识到自己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关键决定于现在。

改造自己,只有靠自己!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那些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只是把别人睡懒觉、玩游戏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做人处事的法子,要自己斟酌!

有一个鲜活得例子:一盆盆栽,放在室外长得娇艳欲滴,但往往在室内要不了多久就枯萎。

植物与人物都需要环境和氛围来帮助他健康成长。那些生长在石头缝里也能茁壮成长,我们人也要在外面冒点风险,哪怕被撞得头破血流,不要怕,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

1954年美国科学家曾经这样的一次实验:

实验的目的:人在孤独的状态下,能够忍耐多久?科学家将每个参与实验的人单独放在有隔音设备的房间里,除了正常的吃饭和上厕所,并要求实验者佩戴上半透明的眼睛,头上还要带上橡胶棒,胳膊上套圆形的套子,甚至还要带个手套,八个小时左右,很多实验者开始感觉不安,甚至会自言自语,能够忍耐3天以上的人极少。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人类的思维若想保持正常的状态,就必须不停的接受外界的刺激,正如生活中的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寻求与外界的联系来保持我们是“社会人”的身份:我们饲养宠物,给予关爱,加入各种社会群体,一起做似乎没有太多关联的事情,寻找相爱的人,或者通过运动、通过食物等等,比如电影「被遗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远离社会,用食物来对抗一个人的孤独,毫无节制的饮食让她不停长胖。这些方式,或多或少是我们孤独的均衡表现。

譬如你将来想让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中有所作为,你首先要给他提供的是这块沃土,只有改造环境才能改造他。

当下,说简单点要生存,解决温饱和每天的开销;说大点,要发展自己的一番事业。

人生是短暂的,别虚度。年轻的时候我们总喜欢说来日方长,仿佛这一生有无数次重来的机会,以至于挥霍了再多的时间仍觉得不足为惜。可事实上,那些被我们虚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会再来。那些偷过的懒,都会变成往后余生的后悔。 

或许只有年岁渐长之后,我们才能感觉到时间的残酷。

余生宝贵,当你消磨光阴的时候,光阴也在消磨你。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只有自律的人,才能收获真正的自由;只有为梦想实实在在地拼搏,才会觉得此生无憾。 

开年来立马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工作之余还可以报一个培训班或者兴趣班,让自己快乐并充实。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的每一句话都是实实在在的,希望能够帮到你。





冬子148406920


每天无所事事觉得无聊可以出去走走,看看几个不同的景点,结交几个新朋友聊聊天,吹吹牛,打发时间,应该会给生活添加乐趣,我有个同事退休后呆在家里觉得无聊,就去买了个高档的相机,每天骑车去几个景点看到好的风景拍摄照片,结交了很多同行的朋友,生活要靠自己调节出来的,让生活过得多姿多彩,这样才叫做人。


用户6152574401


我觉得还是没有方向,内心没有强烈想要做的事,哪怕是一些小事。改变还得从小事做起。

我现在经常练习感恩,会转移人的注意力。当然也要感恩自己,包容自己。还有就是多练习知足。比如我四肢健全,我眼睛看的见,我有吃有穿,这些吃的穿的离不开别人的劳动。等等。

我现在就找到了两个小事,小习惯。就是写日记和拍照片。我经常翻看以前写过的日记,看以前拍过的照片,是洗出来放进相册的那种,能回忆起很多事很多情节,也很有意思。

也许是家庭观念的影响,我看到喜欢的东西不敢买,很纠结,因为价格比较贵。我买东西习惯性的先看价格。我就下意识的调整自己的想法,我该怎么得到它呢?我是想办法攒钱,还是比如说是一些比较贵的吃的东西,我可以偶尔吃几次。或者有些事我真的很想做,会不会受到外界影响不敢去做,有所顾虑?我会刻意的调整自己的想法。我想时间长了,你会明确自己的追求和方向。一旦你有想要做的事或者具体的东西,你就充实了,想办法去实现。

希望对你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