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将领当中有没有感觉大势已去,随后漂洋过海远遁他乡,最后得了个善终的?

阿东38568766


天京沦陷后,海远遁他乡的太平军将领有很多,能善终的也不少。他们主要的去向就是香港与海外,有些人暗地继续支持太平军余部,有些人在海外充当劳工,还有些人成为清末民初的会党领袖,参与反清起义。

据记载,曾号称“六千岁”的太平军森王侯裕田,他在天京沦陷后逃往香港,以金成泰店为掩护暗地接济太平军漳州余部,后被引渡到广州杀害。

洪秀全的族侄琅王洪魁元,逃到香港后以给他人磨剪刀为生。还有天王族人琅王洪绍允在港起初以贩鱼为生,后来还当过军警,最后在九龙开设广济堂药店。

洪仁玕的长子和太平天国英文翻译洪葵元,由广东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帮工,后来寄住在南美的英属圭亚那。据相关调查,洪仁玕有不少后代在美国。

还有国民党元老陈友仁的父亲,也是流落到南美西印度群岛的太平军将领。据说,洪秀全的两个儿子光王洪天光和明王洪天明,从香港转辗来到印度加拉吉打。抗战期间,重庆美军部有人自称是印尼来的洪天王后人。

另外还有说,天京陷落后天王家族有人逃到日本,改姓为矢野氏。抗战期间,有个叫矢崎的日军军官,说是奉命到广东花县访问洪氏家人,还带去了洪氏的宗谱。这些天王在海外的后裔,都为口耳相传,难以为信。

清末民初正处社会变革之际,香港和海外的洪门组织都崇信太平天国,也就有了后来幼天王洪天贵福和辅王杨辅清创立美洲洪门之说。但事实上,杨辅清从未到过美洲,他只去过澳门,其他人等都是虚构的人物。

总之,太平军逃亡香港和海外的将领,大多数人已没有了斗志,从此变得默默无闻。但也有继续从事反清的将领,而且还一度成为洪门的领袖,及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所尊重的人,此人就是洪秀全族侄瑛王洪全福。

洪全福,又名洪春魁,是洪秀全的族侄。早年在太平军中,晋封为左天将、瑛王,被人称为“三千岁”。太平天国失败后,洪全福逃到东莞老家,后来清廷加紧缉捕太平军余党,洪全福随后逃到香港,改名为洪和。

为了糊口,洪全福卖身成为苦力,来到古巴成为挖鸟粪的劳工。之后又返回香港,挂名在香港义和堂航业公所,在外国轮船上当厨师。从风光无限的太平军王爷,沦为受人鄙夷的苦力,洪全福的一生充满传奇。

洪全福先后在香港码头摆渡四十余年,晚年加入洪门会党,被推举为首领。他一生都没有忘记为天王报仇,时刻都想着推翻满清。由于年纪渐大,洪全福为谋生而开始悬壶济世,在三合会中也颇有影响。

1901年,原兴中会会长杨衢云在香港被清廷秘密杀害,其好友谢瓒泰立誓为他报仇,准备再次发动起义。谢瓒泰让洪全福掌管军事,李纪唐提供经费。李纪唐是香港富商李升之子,他曾支助过兴中会的惠州起义。

三人碰面后,洪全福提议筹响五十万元,李纪唐当即答应。随后洪全福召集全省的洪门弟子召开大会,宣布成立大明顺天国。谢瓒泰提议攻占广州后,临时政府大总统有容闳担任,洪全福成为精神领袖。

第二年,洪全福在香港设立总机关,并令梁慕光、李植生等人在广州设立了二十多个据点,还派人前往各地联络会党和绿林。起义定在壬寅年除夕(1903年1月28日),计划将广州官员炸死在万寿宫并占领军火库。

洪全福在檄文中还提出“行欧洲军民共主之政体”的口号,其实这次起义的目标并不明确,带有浓厚的会党色彩。就在起义的两天前,香港警察得到密报,随后通知了两广总督,起义物资钱款被查抄。

广州立即进行了戒严,洪全福从澳门运往广州的枪械也被清军截获。起义还未进行就已失败,无奈之下,洪全福再次退避到香港。而毫不知情的惠州方面如期发动起义,结果被清军击败,大明顺天国起义宣告失败。

起义失败后,清政府重金悬赏洪全福的人头,洪全福被迫改名为浮萍,逃往新加坡。两广官员为了重赏,找了一个长相与洪全福相似的人,向清廷邀功。后来洪全福因病返港就医,1910年病逝,终年74岁。

(洪全福故居)

洪全福在早年行船时,就结识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并利用行船之便,为孙先生运输武器弹药。孙先生对洪全福非常敬重,曾说过:洪先生对革命有大贡献,大家都要敬他三分。


野史也是史


洪全福。

这个人最出名的是什么呢?就是假尸案。此案中人简直是人性丧尽,禽兽不如。

这个洪全福在太平天国事败之后,逃到香港,又和兴中会会员(兴中会,即国民党前身)策划反清大事,失败之后遭到清政府重金缉拿,有个人为了拿到赏金,竟然把自己的义父毒死,冒充是洪全福领赏,后来案发,轰动一时。

为了钱竟然能把自己的义父毒死,这得有多狠,多没人性。

下面说说洪全福的具体事迹。

洪全福,本名洪春魁,是洪秀全的族侄,1835年出生,跟随洪秀全参加太平天国运动,后来被封为左天将,瑛王。

1864年天京被曾国荃的湘军攻破,洪全福逃出城去,由于知道在广东东莞凤岗有洪姓同祖不同宗的族人,就来到黄洞洪屋围村,不过当地族长害怕受到牵连,不让他进洪氏宗祠,洪全福只得自己在附近盖了几间小屋居住。

其后,由于官府抓捕风声很紧,洪全福又逃到香港,香港仍然在抓捕太平天国余党,洪秀全只好卖身去古巴,当猪仔(苦力),在古巴过了几年之后,又到一个游轮上做厨师,其后隐居香港,以看病为生。

洪全福有一个好友谢日昌,是洪门中人,其儿子谢缵泰是兴中会的会员,曾经和孙中山,杨衢云一起参加过广州起义,由于起义失败,谢缵泰图谋再举大事。

谢缵泰听到洪全福说起太平天国往事的时候,非常神往,就和洪全福相约,准备再次发动广州起义。这个时候,兴中会会员李纪堂捐出军饷五十万元给他们发动起义,于是几个人商议在香港成立总部。

洪全福几个人经过紧张筹备,就约定在广州进行起义,各路人马各自分配好任务占领广州各个官署。

可惜的是,洪全福向曹法洋行预定枪支,枪款甚多,曹法洋行意图私吞这笔巨款,就向清朝政府告密,计划失败,大批人被清政府逮捕。

洪全福从澳门运送枪支去广州,结果又被送的人抢去,第二次送枪支,被清军发现失败,只得逃亡新加坡。

洪全福逃到新加坡之后,得了重病,只得回香港医治,后来病死在香港,享年69。

洪全福这辈子颇为传奇,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又逃亡香港,古巴,在澳门,新加坡都呆过,最后反清起义失败,也没有被抓到,病死,算是善终了。

洪全福故居已经于2004年被列为东莞文物保护单位,其后代有居住在马来西亚的,第四代子孙居住在东莞市区。


师明礼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除了不多降清被收编的,绝大部分将领、王爷都或战死或被俘杀、但是还是有极个别的漏网之鱼得以逃脱清廷的捕杀,比较著名的就是洪秀全的三个亲戚即瑛王洪全福、琅王洪葵元、玕王洪绍元,这三个人都是洪秀全的亲戚,都还运气不错。

一、瑛王洪全福

洪全福是洪秀全的族侄,被封为太平天国的瑛王。

洪全福也算是太平天国的老班底了,十几岁就跟随洪秀全起兵,转战桂、湘、鄂、皖、苏、浙各省, 洪秀全大肆封王时期他被封为瑛王,人称“三千岁”。

公元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大势已去,洪全福辗转反侧,颠沛流离,先是为了逃避追捕在香港居住了一段时间,但是清廷的触脚也深入到了香港,他就以苦力的身份随船到了古巴,在古巴他干上了掏鸟粪的工作,后来他又跑到船上当了厨师。

在一次出航的船上,洪全福有幸认识了孙中山,太平天国虽然被灭了三十多年,但洪全福心中仍念念不忘,他支持孙中山的革命,秘密为同盟会服务,多次帮孙中山运输武器。

后来洪全福回到了香港,加入了洪门会党,由于有声望曾经是太平天国的王爷,所以他被推举为首领。

此后洪全福长期从事反清斗争,1901年底,洪全福等人在广州发动起义,失败后,洪全福先藏身于九龙,不久逃到新加坡,后因病回到香港,1910年在香港病死,安葬于香港英国坟场。

二、玕王洪绍元

洪绍元也是洪秀全的族侄,被封为太平天国的玕王。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洪绍元跑到香港,以卖鱼为生,后来还开了一个药店,他在香港经常回忆往事,给自己的孩子讲洪秀全的事,说他们洪家曾经占据半壁江山,字里行间洋溢着骄傲。

洪绍元能力很一般,能被封王完全靠的是洪秀全的裙带关系,所以对他这种人清廷的追捕也不是很积极,所以风头过后,洪绍元跑回了老家,最后病逝于家乡。

三、琅王洪葵元

洪葵元也有说叫洪魁元的,是干王洪仁玕的嫡子,1859年洪葵元随父亲洪仁玕来到天京,三年后毫无寸功的他就被封为琅王,当然洪秀全后期封了2700多个王。

天京城破后,洪葵元一路乞讨逃亡到广东一带。在这里谋了一份养鸭子的工作。但是从王爷一下坠落到养鸭子的行当,洪葵元心里落差非常大,看到鸭子不识人话,经常骂鸭子说:“我曾统兵十余万,无不唯余命是听是从;尔乃敢违抗命令乎?”这一骂彻底暴露了他的身份,被人告发到了官府。

不过洪葵元运气好,在当地认识一个德国牧师,这个牧师说洪葵元是他的仆人,官府自然不敢再追究。后来洪葵元远渡重洋,去了南美洲谋生,在自己妻子去世后,还续娶了一位黑人当妻子。

据说他的后代是他的后代是美国著名医学博士洪威灵。

瑛王洪全福、琅王洪葵元、玕王洪绍元三个人都算是幸运儿,三人都是洪秀全的亲戚,除了洪全福早期就参加了太平天国运动也有战功能力还行之外,洪葵元和洪绍元完全是靠裙带关系封王的,能力也很一般。


我家的猫叫皮蛋


据说太平天国的高级将领中,还真的有一位是逃出来了,她便是洪宣娇。她的名字众说纷纭,因为太平天国高层几乎全部被杀,所以大部分都是野史乱说,或者说是满清的污蔑。

洪宣娇是洪秀全的义妹,西王萧朝贵的正妻。

不过我们可以肯定一点,洪宣娇跟洪秀全之间,那是兄妹关系。当然了后来学者考证,洪宣娇是洪秀全的义妹,至于原来姓什么,则众说纷纭,压根就没有一个铁板钉钉的说法。

此外洪宣娇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希望萧朝贵的夫人,而且是正妻。

太平天国初期,其实只有六个王,而洪宣娇便是西王萧朝贵的夫人,这地位已经相当高了。所以说如此重要的人物,居然能够逃过满清政府的追捕,实在是令人咋舌。

据说她后来是经过香港逃到了美国,但是因为她的身份原因,所以她必须要隐姓埋名,这种说法的真实性,需要进一步考察。

帮助洪秀全传教,是女教徒们的领袖。

洪秀全是天王,自然是拜上帝教的一把手,但是他传教的过程其实并没有那么顺利。很多人都不太相信他的说法,所以这个时候必须要有帮手帮他才行。

在这方面洪宣娇可是为他出了不少力,在洪宣娇的努力之下,很多妇女同胞都走到了洪宣娇身边,进而带领了大量男性教徒。这么一来洪秀全的力量就壮大起来了。

大家开始信奉拜上帝教,女信徒则一直以洪宣娇马首是瞻。当时的人还是比较愚昧的,认为洪秀全真的就是天神下凡,其实这种想法十分荒谬,没有任何人是天神,只是你的眼界不够而已。

不过我们可以肯定一点的是,洪宣娇是洪秀全起家的重要帮手。为了能够让太平天国内部更加稳定团结,所以洪秀全将洪宣娇认为自己的义妹,这么一来女信徒们也都愿意跟着洪秀全走,而且萧朝贵对洪秀全也十分忠心。

野史中的洪宣娇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女人,但我认为这是污蔑。

在野史当中,洪宣娇的形象被污蔑的十分残忍。首先这些清朝的学者们,认为洪宣娇是一个放荡的女人,在萧朝贵早早去世以后,洪宣娇跟太平天国高层都有染。

最初是跟杨秀清有染,甚至因为杨秀清宠幸太平天国女状元傅善祥,所以一气之下跟韦昌辉好了,并且让韦昌辉杀掉了杨秀清全家几万人。

一切都因为这个女人的嫉妒,甚至连石达开她都不想放过。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洪宣娇才是那个救石达开的人,当时韦昌辉发了疯似的要杀光杨秀清全家,甚至连石达开全家都没有放过。

洪宣娇在这种情况之下,提前告知石达开情况,这才让石达开幸免于难。满清政府刻意将洪宣娇描绘成一个放荡不羁的女人,其实就是为了恶化整个太平天国的形象。只有这样,老百姓们才能重新回到满清政府的手里。

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洪宣娇前往美国度过余生。

关于洪宣娇的下场,其实有很多种说法,满清官方的说法是洪宣娇在天京城破以后,被乱军杀掉了。

但是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因为太平天国中的高层,但凡活到天京城破的,基本上都被清军抓了处死了,比如说石达开、陈玉成之类,甚至连小天王洪天贵福都被抓了凌迟处死。

洪宣娇作为太平天国高层将领,没有理由连个尸首都找不到。所以我认为,清廷之所以宣称洪宣娇死了,是为了断绝民间对太平天国的幻想。

洪宣娇是女性信徒的领袖,一旦她死了,会少去很多麻烦,所以就算她不死也得死。

还有一种很不错的说法,是洪宣娇逃到了香港地区,经过南洋华侨们的帮助,洪宣娇远渡重洋,来到了遥远的美国,在美国开了一家医馆,安度晚年。

我觉得这种说法要更让人信服一些,她在美国一直生活了十年,去世以后也就安葬在了美国。

总结:太平天国是一场浩劫,可是人类的浩劫难道还少吗?

我始终认为,人类的浩劫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压根就不存在魔鬼,真正的魔鬼是存在于人的内心。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中国人口锐减1.6个亿,对中华民族来说的确是一场浩劫,但是这样的浩劫,在世界历史上难道还少吗?

满清入关、列强侵华、一战、二战,哪一场战争不是死伤无数?所以当时的清政府应该做的不是对太平天国赶尽杀绝,而是要反思,为什么会出现太平天国。如果老百姓的日子都过得很好,鬼才愿意去相信什么拜上帝教,跟着洪秀全出生入死。


江湖小晓生



我看大家说的都是太平天国诸王里很不重要的人物,我给大家说一个太平天国后期特别重要将领,他不但在天京陷落后顺利逃脱,甚至有可能去过美国,而且他和隐姓埋名之辈不同,他一直想“光复太平天国”,同治十三年(1874年)他见日本侵略台湾,清朝东南各省纷纷募兵设防,他准备利用清廷募兵的机会先进入进队,然后再伺机武装起义,结果事情不周密被清廷逮捕后处死。


这个人就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东王杨秀清族弟,辅王杨辅清。


辅王杨辅清可不同于琅王洪葵元、瑛王洪全福、玕王洪绍元这些跟着洪秀全鸡犬升天吃白饭的洪氏宗亲。


杨辅清可是石达开出走后太平天国最重要的四名将领之一,他是洪秀全亲自任命的中军主将,麾下大军十万计的方面大将。


他也参与了太平天国后期最辉煌的大捷:攻破江南大营,并且一度帅大军直逼湘军主帅曾国藩驻扎的祁门。


在天京陷落后杨辅清还和堵王黄文金、佑王李远继坚守湖州。


湖州兵败后,虽然杨辅清还有上万军队,但是杨辅清已经预感到太平天国已经大势已去,相比带着上万军队,孤身一人更好逃生,于是解散了军队,孤身一人逃往上海。

事实也证明杨辅清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昭王黄文英、首王范汝增、养王吉庆元等没有放弃军队的太平天国诸王不是最终战死就是兵败被俘。



1864—1874这十年杨辅清究竟跑到哪里去,各种史料说法不一。


《清史列传》说他一直在福建、广东、广西、浙江一带流窜,清廷也一直没放松对他的追捕,结果是总兵马融和在福建晋江把杨辅清抓获。


《太平天国轶闻》里说他一直跑到美洲,在美国和拉美转了一圈又回国,这才被抓。


《求阙斋弟子记》则说杨辅清于同治十三年在福建被抓获。


这几则史料唯一共同点是杨辅清确实是在福建被捕,但是不同在于《清史列传》里说清廷十年时间一直派一总兵追捕杨辅清,这未免太夸张,也不符合当时社会现实;而《太平天国轶闻》则把杨辅清遇害时间推迟到光绪十年(1884年),而且还说他是美国三合会创始人。


(19世纪美国的华工)


根据杨辅清被捕后清廷闽浙总督李鹤年的奏折,以及太平天国残余爱去海外避难等特点,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杨辅清在湖州解散军队后孤身一人逃往上海,然后通过上海确实去到了美国,但是说杨辅清是美国三合会创始人就夸张了,以当时美国排华情况,曾经贵为太平天国辅王的杨辅清怎么能甘愿在美国做一个被歧视的洗衣工?


所以当他听到日本侵略台湾,清朝东南各省纷纷募兵设防的消息后,他觉得东山再起的机会来了,然后回国乘乱参军,然后借机起事的可能性最大。


当然,也有可能他在北美并没有待很长时间,两三年后就从美国回到澳门,再从澳门回到广东、广西一带寻找东山再起机会也有可能。


但是无论怎么说,杨辅清比琅王洪葵元、瑛王洪全福这样纯粹为了活命逃往海外的还是不一样,他是有复兴太平天国理想的。


不愧是太平天国的中军主将,壮哉!杨辅清。


兰台


我是历史伶俜者,你来问我来答。

太平天国末期,清军攻占了南京外所有的要塞,面对李秀成迁都的建议,洪秀全予于拒绝。为了解决粮草问题,洪秀全带头吃野草、喝露水。几个月后,营养不良的洪秀全终于病倒了,不久后死于天王府,他的儿子洪天贵福成为幼天王。天京城破后,洪天贵福在部下的掩护下逃出了天京城,但最后还是被抓住凌迟处死。



至此,天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参加过天平天国的人都在清政府的追捕之列。为了活命,之前意气风发的各位王都选择隐姓埋名、四处逃难。



琅王洪葵元向福建沿海方向逃跑,一路不敢停歇,生怕突然蹿出一对清军,战马累死了,就步行,身上没有钱没有吃的就一路乞讨,跟乞丐一样到了广东。面对空空如也的口袋,这位之前还是王爷之尊的人没有一技之长,只能选择技术含量不怎么高的养鸭工。但是出生富贵的人都有富贵病,鸭子乱跑不听他的指挥,他生气的对鸭子说:“你们这群鸭子不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太平天国王爷,没有人敢违抗我得命令,你们居然敢不听话?”抱怨的次数多了,就被有心人听了去,洪葵元身份败露,只能继续逃跑,走投无路之时,遇到一个德国牧师,得以在教会的书院中栖身。



可能是感觉在中国随时有可能被发现抓住,洪葵元带着老婆逃到了美洲,在那里定居了下来,日子过得还是挺滋润的,中国老婆去世以后,他又找了一个当地的黑人女子,算是续了个外国弦,最后死在了美洲,算是善终,


历史伶俜者


这个还真有,我来讲一个,这便是干王洪仁玕的儿子洪魁元。

洪仁玕其实大家都有点数,他写了本《资政新篇》,算是个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曾有一个英国人,访问了当时的太平天国,有幸见到了这位干王的大公子。他说,洪葵元是个很有礼貌的小朋友,会和来访的客人亲切握手并嘘寒问暖,甚至还会说英goodmorning。

但如果你是普通的中国人,地位远在他之下,或者干脆就是他的仆人,那你说话可要当心了。这位这位小王爷,虽然年纪小,官威却很大——要知道当时他已经被封为琅王,享有“七千岁”的称号。如果他来了兴致,要上大街溜达一圈,买个糖葫芦吃个红豆棒冰啥的,“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兵士如不回避,冒充仪仗者,斩首不留”。

而当天京城即将告破之际,洪仁玕就让自己的儿子带着一支军队突围。据说,当时这支军队绝大部分将士都战死在城下,这个小朋友,却一个人快马加鞭,居然冲出了包围圈,而后一路向南,到了福建山区,此时战马累死,他又身无长技。好在他只是个小孩,就跟着一帮流浪百姓,一路乞讨,最后竟然回到了广东。

当然,太平天国已经灭亡,他这个“七千岁”已经是昨日黄花,为了生活,他必须找一份工作。以他的能力,做文的不行,干武的更没人要。最终,他只能找到一个人家,帮忙养鸭子。

要说干别的不行,赶鸭子总归简单吧,可是鸭子也欺生啊,所以无论洪魁元怎么努力,鸭子们都东跑西窜,根本不听他的指挥。

于是洪魁元便怒了,他破口大骂这些鸭子:“俺曾是十万雄兵的统帅,那时谁敢不服,现在你们这些臭鸭子居然敢违抗俺的命令?”

结果鸭子依旧乱窜,旁边看笑话的人群中却有人留心了:这家伙看上去就不象个正经人,别是长毛贼吧?

于是有人便去告官,要带兵来抓他。

好在此时却有一个德国传教士,发现了洪魁元,他表示愿意收留,稍后便给他起了一个教名,带离此地,逃脱了第一次劫难。

然后呢?传教士又送洪魁元去教会学校读书,培养成人,甚至娶妻成家。

按理说这就该完满结局了,可就在这时候他的身份又暴露了,清兵再次出动。洪魁元咋办?那就赶紧上船啊。带着老婆,他上了一条船,而这条船的终点,就是美洲。

最终,洪葵元夫妇二人到了美国,许多年后妻子去世,他又娶了一个黑人作老婆,而且还生了儿子,这儿子后来还极有出息,一直做到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医学博士、美国医疗中心内分泌主任等职位,他便是洪威灵。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侥幸逃过一劫的太平军重要将领中,洪秀全的义妹,西王妃洪宣娇是最为有名的了。

很多学者认为,洪宣娇不是洪秀全的胞妹,而是杨秀清的胞妹。洪宣娇原名杨云娇,是洪秀全为了拜上帝会内团结,认了杨云娇为义妹。

说起来很多人都不信,洪秀全的“拜上帝会”之所以被广大教众深信不疑,主要归功于洪宣娇。



洪秀全刚开始在紫荆山传教时,很多人不信他这一套,都认为洪秀全在说胡话。因此几个月过去了,洪秀全的教众还不满百人。就在这时,洪宣娇声称梦见上帝,告诉她"有人来此教人拜上帝,汝当遵从",她的这个梦是真是假先不论,但对洪秀全的传教有极大帮助。洪宣娇也因此成为拜上帝会的核心人物,特别是在女信徒中影响很大。

洪宣娇是一位武艺高强、能量十足的女强人,是当之无愧的天国女一号。

金田起义后,在永安封王时,洪秀全自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而洪宣娇虽然没有封王,但她是东王之妹,天王义妹,西王妃,自然是天国核心领导层中的一员。

洪宣娇与萧朝贵的婚事,在《李秀成自述》里有记载。李秀成亲笔写的供状里有“天王妹子嫁其(萧朝贵)为妻”的句子,足以证明洪宣娇的西王妃身份。



据满清的许多文人笔记中写道,洪宣娇在萧朝贵死后,于天国许多上层人物都有私情,这明显是那些文人有意污蔑这位女英雄,没有丝毫证据可以证明洪宣娇是个淫荡的女子。

洪秀全进入南京后,大搞“男归男行,女归女行”,男女隔绝了好几年,洪宣娇见男人面都不容易,谈何找情人?

在太平天国的领导层中,冯云山和洪宣娇两个口碑很好,天国中有“男学冯云山,女学洪宣娇”之语,足见洪宣娇的人格魅力。



"天京事变"中,杀红了眼的韦昌辉本来想连石达开都要杀,是洪宣娇派人给石达开报信,石达开才逃过一劫。而且在韦昌辉乱杀人的过程中,洪宣娇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救下了不少兄弟,这也是她受爱戴的原因之一。

洪宣娇虽然是位女将,但英勇善战,威震三军,军中称她为萧王娘。据清人王韫《瓮牖杂谈·贼中悍酋记》记载:“萧王娘及女兵皆广西产,深奉秀全教,每战先拜天帝。淡妆出阵,挥双刀,锋凛凛落皓雪。乘绛马,鞍腰笼白氍毹,长身白皙,衣裙间青皓色。临风扬素腕,指挥女军,衫佩声杂沓,望之以为天人。女兵皆锦旗银盾。战酣,萧王娘解衣纵马,出入满清军。内服裹杏黄绸,刀术妙速,衣色隐幻,一军骇目。"



由于后期洪秀全实在是沉迷酒色,不理政事,天国栋梁一个个的倒下。英王陈玉成死后,洪宣娇知道天国败亡已成定局,她心急如焚,可是无计可施,因为这时的洪秀全,根本就不信任任何一个老兄弟了。

天京沦陷后,洪宣娇在国舅赖汉英的保护下,拼死杀出南京,经海上逃往香港,她的儿子萧有和在突围中和她失散,后来死于湖州。



到了香港的洪宣娇,在南洋华侨林某的资助下,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在旧金山唐人街开了家医馆,为海外华人行医问疾。

洪宣娇在美国生活了近十年,但一直没有再婚。她的心中一定是忘记不了天国的英雄萧朝贵。1872年左右,洪宣娇在旧金山去世,是当地华侨资助她买下一块墓地,长眠异国它乡。

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位天国女杰的墓地早已不知所踪,她的故事也和太平天国的英雄人物一起,流传在民间。


历史漫谈君


提取三个关键词“感觉大势已去”“漂洋过海”“善终”


太平天国是以两广人民为骨干的,所以在天京城破之日,小部分逃脱的将领,就会习惯性的往故乡的方向跑。那时候,香港、澳门就成了目的地。之后,再远走海外,也不是没可能。

像这样的将领,理论上应该是有的。但因为已经超出了中国的范围,又是隐姓埋名的在外国,所以,能够记载下来的不多。


能够感觉大势已去的人就很少。因为在天京事变之前,太平天国还风头正盛。江南大营、江北大营,两支铁钳,同时被击溃。曾国藩在江西困守孤城。


这个时候,谁会想到在没多久就会发生天京事变呢?但裂变就这么快的发生了,先是韦昌辉受密令杀掉杨秀清及同党,接着韦昌辉因为滥杀无辜,被洪秀全杀掉。然后是石达开出走。

在这个过程中,出走的人中有两个比较著名。

一个是石达开,那并不是因为感到大势已去,而是被怀疑、监督、受排挤,自己分兵而走。

另一个是韦俊,那也不是因为感觉大势已去而出走的,而是因为亲哥哥韦昌辉被杀,自己不被太平天国所容,率队投降了清军。


所以,能够未卜先知的感觉大势已去的将领,基本没有。看到有说,洪秀全的妻弟赖汉英因为看到天京事变,心灰意冷而出走的。但赖汉英有没有出走先不说。就是出走的动机也可疑,肯定不是因为看到大势已去而走。因为看到同室操戈而心寒或者畏惧引火烧身而株连自己,却有可能。


所以,这三项条件同时成立的太平天国将领,基本没有。排除了“感觉大势已去”这个条件之后,再看有没有“漂洋过海”和“善终”的。


洪仁玕的儿子洪葵元。据说是十四岁时出逃,先是要饭回到广东,给人家放鸭子。身份泄露,得到德国人救助,跑到南美洲,儿子做了汽车行老板。但另一篇文章中就说,是跑到香港,做了磨剪刀的工作,定居下来。而关于他儿子的职业,也有说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博士。这些彼此矛盾的说法,最终只能证明一点——假消息。


真正跑出去的,还能善终的,能证实的找到两个。

陈桂新,杨秀清手下的一个小军官。

曾经做过木匠。在行军时,曾经发挥专业特长,搭建桥梁。之后逃往香港,后又卖身为“猪仔”,最终定居在南美洲的特立尼达。其长子是国民党元老陈友仁,在回国前已经是成功人士。每年到英国度假。之后还成了宋庆龄的绯闻男主角。不过,他的故事就和本篇没关系了。


瑛王洪春魁

洪秀全的本家侄子,是成功逃脱的一个。天京城破时,26岁。之后,以猪仔的身份去古巴挖鸟粪,掌握七国语言,曾筹划“大明顺天国”。事泄,避难南洋,死于新加坡。终年74岁,算是善终了。


参习处


1864年11月18日,南京城始终漂浮着炮火的硫磺味,虽然攻破天京是四个月以前的事情。曾国荃在府邸来回踱步,脚步声嗒嗒在房间里回荡,只听步伐越来越近,直至一人出现在曾国荃面前,报“匪首余孽,尽数伏诛”。曾国荃以手作把,捋胡子。心里的石头,此时终于放下。

三十二年后,也就是1896年,李鸿章等人出访欧美各国,8月28日,清政府代表一行正式抵达美国纽约,准备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访美期间,有二件事情,让李鸿章愁眉不展;美国政府通过的《排华法案》让他很气愤,还有一件事,他始终不敢公开讲。

李鸿章暗自侦查到,在华人团体中,有个秘密组织叫“三合会”,他们不断为国内反清势力提供资金和人才,三合会的创始人自称“三水共合”。

1864年,洪秀全临死前的一天夜里,他秘密昭告干王洪仁轩,嘱咐他,自己天国事业已经失败,但希望他儿子能够在异乡他国重振父业。


当曾国荃带领的湘军,攻破南京时,真正的洪天富贵,其实已经和洪仁轩逃到了安徽广德,后被部将黄文金带入湖州,不久湖州被清军攻破,洪仁轩只得继续上路,此时同行的队伍中多了杨辅清,杨就是杨秀清的亲弟弟,因洪秀全对屠杀杨秀清全家一事,心存愧疚,得知其弟弟未死,非但没有赶尽杀绝,而且委以高官,这次他作为辅王陪在洪天富贵身边。

洪仁轩本来心存希望,想在中国东山再起,但看到太平军溃败如山倒,他最后一点希望也被浇灭。看来只得逃亡美洲。

他们逃到上海,洪仁轩对他们三人说“外国人认识我的多,为保证不泄密,我只能送你们到这”。三人哽咽着,干王去意已决,不好再挽留。洪仁轩此时声音变得有些嘶哑“辅清,此去美洲凶多吉少,你素机智,幼王富贵是天国仅存的血脉,望你待他如兄弟,不负复国使命。”说完,洪仁轩转过身,他生怕自己的情绪会影响到眼前的晚辈。


李鸿章听到“三水共合”,立刻猜到这是洪字的拆字谜,他意识到“齐福天”,不就是洪福齐天,没想到今天又会碰到老对手,只不过李鸿章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壮志凌云的少年,他老了,很多事情,还是让它去吧。

1901年,李鸿章签完《辛丑条约》后,便离开人世,而这个秘密,直到他死也没有跟人再提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