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书体真、草、隶、篆 隶、篆占其半壁江山,全是李斯的功劳

四大书体真、草、隶、篆 隶、篆占其半壁江山,全是李斯的功劳

李斯(秦朝丞相)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生于战国末年,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年轻时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在战国时期人人争名逐利的情况下,李斯也是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为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辞去小吏,到齐国求学,拜荀卿为师。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张,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即所谓的“帝王之术”。李斯学完之后,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决定到秦国去。

李斯到了秦国以后,很快就得到秦相吕不韦的器重,当上了秦国的小官,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对于六国,李斯还提出了“先灭韩,以恐他国”的吞并顺序。劝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国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李斯逐步受到重用,被封为廷尉。

秦二世胡亥为了修好阿房宫,征发徭役,把人民推向苦难的深渊。李斯同右丞相去疾、将军冯劫劝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宫,减少一些徭役。秦二世见李斯等人上书十分恼怒,下令将他们逮捕入狱。李斯在狱中多次上书,都被赵高扣留。赵高借机说李斯与其儿子李由谋反,对李斯严刑拷打,刑讯逼供。李斯被迫承认谋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杀死,夷三族。

四大书体真、草、隶、篆 隶、篆占其半壁江山,全是李斯的功劳

四大书体真、草、隶、篆 隶、篆占其半壁江山,全是李斯的功劳

周统一以后,周文王、周武王封的子弟很多,后来一个个都疏远了,互相视为仇敌,经常发生战争,周天子也不能禁止。立郡县,天下才得以安宁。秦始皇也认为,天下已经统一了,再立许多国,不利于统一,安宁也没有保障,所以支持李斯的意见。于是,他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以下为县。郡县制比之分封制是一个进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这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从根本上铲除了诸侯王国分裂割据的祸根,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所以,这一制度在秦以后的帝制社会里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书同文字”的建议,下令禁用各诸侯国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为统一书体。统一后的中国急需一种统一的官方文字。李斯便奉秦始皇之命制作这种标准字样,这便是小篆。而关于小篆的由来,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李斯等人在奉秦始皇之命制作标准字样时,“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而小篆的名称也是为了尊崇大篆而卑称其“小”的。紧接着,为了推广统一的文字,李斯亲作《仓颉篇》七章,每四字为句,作为学习课本,供人临摹。不久,李斯又采用秦代一个叫程邈的小官吏创造的一种书体,打破了篆书曲屈回环的形体结构,形成新的书体——隶书。从此,隶书便作为官方正式书体,始于秦,盛于汉,直到魏晋楷书流行才渐被取而代之。但作为书法艺术,篆书、隶书因其独具一格,深受后人喜爱。

斯散文现传四篇,计为《谏逐客书》《论督责书》《言赵高书》《狱中上书》。

李斯作品除上述散文外,还有碑铭。秦始皇先后曾五次巡行天下郡县,其中自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至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四次巡行中,都命李斯刻石记功,计有《邹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碣邪台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等七通。

四大书体真、草、隶、篆 隶、篆占其半壁江山,全是李斯的功劳

四大书体真、草、隶、篆 隶、篆占其半壁江山,全是李斯的功劳

四大书体真、草、隶、篆 隶、篆占其半壁江山,全是李斯的功劳

四大书体真、草、隶、篆 隶、篆占其半壁江山,全是李斯的功劳

四大书体真、草、隶、篆 隶、篆占其半壁江山,全是李斯的功劳

四大书体真、草、隶、篆 隶、篆占其半壁江山,全是李斯的功劳

四大书体真、草、隶、篆 隶、篆占其半壁江山,全是李斯的功劳

四大书体真、草、隶、篆 隶、篆占其半壁江山,全是李斯的功劳

四大书体真、草、隶、篆 隶、篆占其半壁江山,全是李斯的功劳

为了推广统一的文字,李斯亲作《仓颉篇》七章,每四字为句,作为学习课本,供人临摹。不久,李斯又采用秦代一个叫程邈的小官吏创造的一种书体,打破了篆书曲屈回环的形体结构,形成新的书体——隶书。

从此,隶书便作为官方正式书体,始于秦,盛于汉,直到魏晋楷书流行才渐被取而代之。但作为书法艺术,篆书、隶书因其独具一格,深受后人喜爱。中国书法四大书体真、草、隶、篆,隶、篆占其半壁江山,这全是李斯的功劳。

附:《峄山碑》碑文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

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