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解读〡要不要选民办、上“坑班”、买学区房?这三个问题让家长很纠结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沈蒙和 金丹丹

新政发布后,杭城的郭女士挺纠结:孩子是在一所公办小学上学,按照“校校对口”的政策,她孩子初中将去一所全家都不是太满意的学校,因此原本是希望想想办法去别区的一所民办。

可如今规定民办学校审批地招生了,即便心仪的民办学校没招满,但自己能否有机会得到这个名额,变得更加未知。买房来不及了,转学不可能了,怎么办才好?

事实上,这并不是郭女士一家人的迷惘。其实面对行政,很多家长最纠结的三个问题齐刷刷的都来了——要不要选民办?要不要上“坑班”?要不要买学区房?

新政解读〡要不要选民办、上“坑班”、买学区房?这三个问题让家长很纠结

要不要选民办?

王女士家有个六年级的孩子,面临小升初。最近一年,她和其他妈妈们聊天始终绕不开升学的问题。“一开始觉得我们还算’幸运’,小学对口的公办初中口碑不错,如果孩子能进优质民办初中最好,如果进不了,还有靠谱公办可以保底。不过今年公民同招、全民摇号等政策出来,我就要重新权衡了,因为对口的公办初中也很热门的,如果摇号摇不中,回来读公办,可能要被调剂了。所以我正在考虑让娃直升公办,不去摇号了。”

比起王女士这样有靠谱公办保底的家长,更纠结的是之前心心念念就想送娃读民办,而且已经为此准备多年的家长,各类培训班费用都砸进去不少。他们考虑的问题是:“全民摇号后,民办学校不能自主招生,生源质量会下降,和公办的差距可能逐步缩小,还值不值得去?”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觉得,这个“值不值得”,只能家长自己来考量和解答了。

新政解读〡要不要选民办、上“坑班”、买学区房?这三个问题让家长很纠结

要不要上“坑班”?

“去年11月,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去‘坑班’退费了。”黄女士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她家的变化更早一些,在去年暑假就开始了。

“我们是五年级结束的暑假给娃报的‘坑班’。说实话,孩子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坑班读,也很难在‘坑班’学到很多东西。孩子的时间投入伤不起啊,我就给娃请假,但(‘坑班’的)位置,要占着。”

去年9月,在思想斗争了两个多月后,一家人商量好,决定“读公办”,就把秋季的“坑班”给退了。“我们也不纠结了,去公办当‘鸡头’,争取以后的保送名额。”黄女士说。

虽然“坑班”不上了,孩子也轻松不到哪儿去,因为四个学科培训还在上,“学到的东西总是自己的。不需要很功利地拼小升初后,更关注孩子本身,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学业、兴趣发展等积累上。”黄女士说,“我们打算摇号还是去摇一下,能进最好,不进也没事。心理建设已经做好了。”

新政解读〡要不要选民办、上“坑班”、买学区房?这三个问题让家长很纠结

要不要买学区房?

对不少杭州家长来说,“全民摇号”后,民办靠手气,公办才有把握,公办很可能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第一选择。而民办审批地招生,又让家长在购买学区房选择大致区域时多了一重考虑:该区有没有自己心仪的民办学校。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眼下不少家长买学区房、不光要看小学,还会更关注对口的公办初中。个别有远见的家长也会考虑学区房附近是否有充足且优质民办资源。

家长李女士说,孩子正读小班,学区房看了大半年了,一直下不了手。“我们原本想,找个优质小学学区就好了,但是现在初中也是公民同招,全民摇号,还是想找一个对口的初中也优质的学区。毕竟摇不上的话,也有个不错的公办初中保底。但要找这样的学区房,困难很大啊。”

民办审批地招生政策也让部分家长有了再度购房的打算。“我们六年级,孩子成绩不错,自理能力也挺好,我们一直是双职工带的,五年级时一家人就讨论过了,希望去区外的一所住宿制民办初中。我们对学校的风格比较认可,孩子也向往,住宿也不用考虑接送。但是‘民办学校在审批地范围内招生’后,如果区外不能报名,意味着我们就没有这个选择了。难道要再买区外的学区房吗?”家长林女士有点着急。

家长陈女士家有读中班的娃,她是这么打算的:“我本来打算报名区外的一所民办小学,和单位挺近,如果读上的话接送也还方便。虽说不一定能上,但总是一条路,但民办审批地招生后,这条路不通了。我现在的对口小学还可以,但是初中不大满意,一直在纠结要不要马上买其他的学区房。”

下载小时新闻APP

我们一起看懂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