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种植新方法,省时省力又高产,农民致富好选择

红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日常食用能达到补肺益胃、通便、益气生津和润肺滑肠等功效。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吃粗粮的人群不断壮大,对红薯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多,红薯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为此研究红薯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就显得尤其重要。

红薯种植新方法,省时省力又高产,农民致富好选择

1、品种选择

红薯品种应选用产量高、品质好、抗干旱、耐低肥和耐瘠耐热的优良品种。根据商品薯的使用方式,食用品种可选择西瓜红、济黑一号、徐紫8号和广薯88等;粉用品种可选择商薯19、济薯26和烟薯25等。

红薯种植新方法,省时省力又高产,农民致富好选择

2、地块选择

种植地块应选择土层深厚、结构疏松、团粒间隔大、透气性良好、有机质含量高且肥力中等偏上的沙性土壤。食用水果型的红薯选择沙性红壤旱地更佳,这种地块产出的红薯块根光泽,外观品相漂亮。

红薯种植新方法,省时省力又高产,农民致富好选择

3、栽培技术

3.1 苗床育苗

催芽育苗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选择在惊蛰前后把薯种移入苗床进行育苗。苗床应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并在整地前撒施45%硫酸钾型复合肥1 500 kg/hm2作基肥。旋耕机旋耕后,作畦宽2.0~2.2 m的苗床,将种薯芽尘向上竖立整齐排列于苗床,种薯与种薯之间留有空隔;用细土或火土灰盖种,再拱架盖薄膜。出苗后晴热高温时要注意揭膜通风,以防烧苗。苗床第l个月每7 d喷1次水,之后每3~4 d喷1次水,可根据苗情加施叶面肥和杀菌剂,防止缺肥和病菌侵染,确保幼苗健壮成长。株高达16 cm时,每7~10 d剪苗1次,并适当加大喷水肥浓度,确保再生幼苗养分充足。

红薯种植新方法,省时省力又高产,农民致富好选择

3.2 高垄密植

红薯高垄密植是一种最有优势的高产栽培技术,就是在地里起一条条的高垄,增加同水平的土壤厚度,扩大阳光照射面积,使植株充分发挥光合作用。高垄不仅有利于红薯根系生长与扩大活动范围,还能提高营养的吸收率,方便果实收获。起垄时间应在红薯移栽前3~4 d进行,旋耕机旋耕后,用起垄机起垄,垄间距为85~90 cm,垄高为35~45 cm。移栽时间应选择4月底至5月底,株距为15~18 cm。移栽后30 d左右,查苗补蔸,以保全苗。

红薯种植新方法,省时省力又高产,农民致富好选择

3.3 施肥

红薯基肥在移栽前整地时一次性施下,施肥方式为集中深施、分层结合,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具体为先撒施农家有机肥15 t/hm2、45%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750 kg/hm2和46%尿素150 kg/hm2于地表,再用旋耕机旋耕整地。追肥在移栽后60 d左右根据苗情施用,一般施45%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150 kg/hm2。

红薯种植新方法,省时省力又高产,农民致富好选择

3.4 病虫草害防治

红薯整个生长期的病虫危害较少,但仍然需要重视,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进行绿色防控。不同的病害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黑斑病可用50%多菌灵的300~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的500~600倍液进行浸种或在移栽时浸苗;茎线虫病可用50%辛硫磷的300~500倍液浇苗床,大田防治时要在小雨天气下冒雨操作,喷施量为7.5 kg/hm2;根腐病主要采用轮作、清园等农业防治方法。虫害有空心虫、卷叶虫、斜纹夜蛾等,主要在傍晚用5%的甲维盐进行防治,施加量为150 g/hm2。草害的防控是红薯种植的关键环节,应在整地10~15 d用草甘膦喷雾清除杂草;移栽后,禾本科杂草用5%精喹禾灵90 mL掺水15 kg进行满田喷雾,双子叶杂草用200 g/L敌草快100 g掺水20 kg进行垄沟喷雾。

红薯种植新方法,省时省力又高产,农民致富好选择

3.5 控旺

如果水肥充足,易造成红薯地上部分生长过旺,影响养分向块根输入。因此要在红薯主茎长至50 cm高时,选晴好天气摘去顶芽,这种方法费工时较多。为促进果实发育,还可用质量为15 kg、浓度为50 mg/L的多效唑液加入12 g膨大素进行叶面喷施。如遇干旱天气,有条件的可灌水抗旱,能促进红薯块茎中形成碳水化合物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红薯种植新方法,省时省力又高产,农民致富好选择

4、适时收获

红薯是无性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期和收获期,因此可以根据红薯块根的市场需求进行适时收获。但也应考虑效益的最大化,收获过早会降低产量;收获过晚会因温度和天气影响造成无法收获,如低温冷害和久雨。因此一般在10-11月收获结束,收获时小面积可采用人工和木犁进行收获,大面积可采用动力拖拉机挂犁收获,高垄种植相对方便快捷。

红薯种植新方法,省时省力又高产,农民致富好选择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