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经常把“学知识"说成是“学文化”?这样说对吗?

土右钟海滨


将学知识视为学文化,这是将二者等同起来,不了解二者既分离且又融通的特点,这一看法是不正确的。因而,产生错误看法的原因,在于不了解知识与文化各自的特质。其实,细究起来,则应了解知识与文化这两个概念的区别。知识以物为本,文化以人为本。先说知识,以物为本,物以类同,这点就决定了知识无国界,具有通用性,比如理工医农这些基础的专业的知识,在世界范围通用。同类知识的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等,都具有相通性。文化则以人为本,人以群分,这就决定了文化有种族、地域、信仰、民族的异同。不同的民族文化,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传承,或者说有独自的文化基因。这一文化基因,生长在人们的骨子里,流淌在自身的血液里,可谓血脉相承,深化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转化为特有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它能左右人们的言谈举止,成为一种特有民族文化气质。所以说,知识与文化,二者不同质;学知识与学文化,二者内涵也就不一样。



我们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而不单单只是一个有知识的人。

有文化和有知识是有非常大的去别的,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只是有文化,无论博士,硕士,都是有知识的人多,而有文化的人少。

我们大陆人经常被台湾地区的同胞说我们没有文化,这件事是很多研究文化,搞文化的教授,老师所说的。

是的,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的文化水平确实比较低,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自己的处境,我想这并不是贬低自己,涨他人威风,我说的是客观的事实,是许多学术权威所做的讲座中听到的。

比如,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的讲座是我听的比较多的,讲的东西比较深刻,也比较易懂,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搜来看看,一定对大家关于有知识和有文化的关系和联系,以及自己的文化有所认识和了解。

再者就是台湾的曾仕强教授的讲座,曾老已经驾鹤西去了,但是留下来的东西确实我们学也学不完的。很多东西,都是我们需要学习,但是现在的教育所缺失的,很多东西我们都遗忘了,但是他们确实我们最宝贵的文化,我们空有一身知识,空有一身技能,但是我们如果遗忘了我们自己的文化,那以后,我们还能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我们骄傲的五千年文化,是因为他是我们自己的精神信仰,灵魂的归宿,是我们生存的精神根基。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只是学知识,更要学习文化。

至于文化和知识的区别是什么,我想建议大家去看王德峰教授的讲座就明白了。我这里就不说答案了,大家自己去研究印象更深刻。


电子与数学方法


说文化

  《周易。尽心下》言:[物相亲故曰文。][文]是有物叫宜的意思,喻指现象界的种种事情。至于[文化]一词,是[人文化成]的简称,出自《周易。贲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之文的刚柔交错,意为阴阳变化,指自然界日月星云、风雨阴晴等现象。 由观察这些天文现象而获知时候季节的变化;天文与人文对举,凸现人文不是泛言人的具体生活,而是有一道德判断安置与其中,以此辨别人能不与禽兽同筹,而生活不流与动物式的本能与任性。

[文明]是文而明,[明]指生活中粲然明确的内容,是言规范人论,成就德性的礼仪教化。至于人文。

重点在[止]。止是安处的意思。故观察人文,即可知礼仪所在而知所处,并以之化成天下。

[化]是衍生发展,[成]指效用而言;[化成]即言衍化并发生效用。扣紧[人文]的道德意含,则此[化成]是指礼仪教化,一统风同。因此,[文化]的含义是指择执生活中在最有意义的部分,即成就人德性的礼仪教化,以之作为人人共同遵守的是生活规范,而形成良风美俗。

笼统地说,[文化]的重心是人们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古今中外的文化。其内涵都不能缺少道德,但我们的古圣贤人欲能凸现道德规范是生活中的最高原则,则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必然重视人伦规范,而中国传统文化确实是非常重视道德生活的文化体系。


攀阅


这样说应该不是很严谨,知识应该更广义些,它代表了基本的常识也有更高级些的知识。可文化应该是更深的内涵,它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茶文化,酒文化,历史文化,科学文化,它即需要传承也需要学习



静如水147


文化和知识是两个层次的,知识是可以学习,可以积累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知识是可以储存在U盘里的,如果愿意,一个U盘可以储存下所有的知识,而文化是养成的,是熏陶的,是培养出来的,再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掌握了最全面的知识,但他的言行举止很多时候表现的没文化。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些事情学不来的


中研會王開來


这样说没错,但是不能把知识和文化等同看待,二者是有区别的。知识像工具,文化像目的,人学习所要达到的理想境地是有知识又有文化。学知识就是学文化,但是文化的范畴要远大于知识,知识只不过是文化里面的一个子系列,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掌握程度的描述

知识侧重于实用性,人类通过知识的传递和扩展实现对客观事物的了解、掌握和运用,其作用决定了它必须要有严谨性、客观性和符号性,不然难以准确的完成人类的传递需求。同时,知识属于全人类,人类的发展是建立在知识共享基础上的,个体也只不过是从知识整体的基础上去学习自己所需的内容,用以完成自身发展,所以,知识是人类个体乃至全体发展的基础前提。

文化是对人类精神活动的概括

相对于知识,文化则显得比较像软实力,范围也比较广。如果针对个人,文化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和气质,如果针对于社会,文化展现的是氛围和人文特色,它是一个综合概念,很难用单一的实物去描述复杂的文化特点,因此文化多体现在人的感性体验当中。

两者相辅相成又各具特色

文化离不开知识的支撑,人对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必然需要以知识为载体;同样知识也需要文化的引导和再造,社会文化的现状决定了其物质存在的趋向,正是这种趋向进而引导了知识发展的方向。

总之,学习知识就是在学文化,但是学文化不一定通过学知识,知识是实用的,能够带来直接的转化,而文化不是实用的,他更像是一种精神的陶养,比如你在读一本文学作品,首先要识字会读,这就是知识,等到读完以后,书中的内涵融入到自己思想中去了,给你带来的就是文化的感受。


水清朴一


不完全对,因为“知识”是广意词,指包括文化在内的社会实践范畴,说要掌握的各种见识和东西;而“文化”则是独立 词,指书本上说要学习、掌握的文化基础知识而已。二者,文化是基础,首先必要的第一要素,打好文化基础,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但没文化或者文化低,也难掌握一定知识,所以说,有文化,不代表知识高,有知识不一定文化高。总之,文化是属于知识范畴,文化又是知识的基础。


郝柱平


知识与文化还是有区别的,知识有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书本知识可以理解为学文化,与人交往,深入社会也是学习,所以学知识比学文化的范畴要宽,可以说学知识包括学文化还包括学习社会知识等其他方面。


三生40250241


学知识和学文化是一样的。文化中有知识,有知识就是文化。


十同诗人


不对!学知识中包括文化和其他门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