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停止嘮叨吧,要想讓孩子優秀,為何不這樣編個故事?

當孃的總想讓娃有出息,俺也不例外呀。於是學了好多課程。學來學去,發現最有幫助的還是心理學。

有次聽武志紅的課,他說,父母要給孩子正向期待。啥是正向期待?

這是根據“羅森塔爾效應”引申出的詞,是指權威人士,比如老師、領導、父母,相信孩子,或者暗示孩子他聰明、自信、與眾不同,孩子就會傾向於往這方面發展。

武志紅舉了自己的例子,說自己出生後,家裡變得越來越好,父母就覺得是他給全家帶來了好運,覺得這個孩子指定了不起。於是他從小就覺得自己與眾不同,有種“天選之子”的感覺,任何時候都不放棄自己……

我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沒啥目標,整天人家玩兒我也玩兒,人家學習我也學習。有天,老師突然把我叫到辦公室,對我說:你特別聰明,腦子好使,你好好學吧,提高咱們班的平均分就靠你啦!

被老師這麼一說,我感覺自己肩上的責任很重,使命在召喚,於是轉變了態度,特別願意學習……

家長們停止嘮叨吧,要想讓孩子優秀,為何不這樣編個故事?

從此我就得到了靈感。對孩子各種編:

你出生的時候,漫天雲霞,冬日變得不再寒冷。我在睡夢中生下了你,好像還有個聲音對我說,這孩子註定改變世界……

你出生後帶給我們這個家庭好多意想不到的事,我和你爸爸變得越來越愛工作(實際上是,不努力,養不起娃),我越來越愛讀書(實際上是不讀書,不知道如何教育娃),總之一切都越來越好,你是一個幸運星,謝謝你來到我們身邊……

有天,我做了個夢,夢見觀音菩薩給了我一朵蓮花,並且告訴我:“你們家寶寶是個自律、努力的寶寶,賜給她這朵蓮花,當她想放棄的時候,就看看這朵蓮花:多想辦法,少生氣,堅持到底不放棄!”你看,我醒來時,蓮花就在我床頭了,你說神奇不神奇,就這個(蓮花是我買的)。

孩子可相信了,覺得自己確實“那個啥”,很自信。她總覺得自己前額葉長得好,比較能控制住自己,還特別愛讀書,想學了知識,回報社會…

家長們停止嘮叨吧,要想讓孩子優秀,為何不這樣編個故事?

看到這兒,你是不是覺得我這是“胡鬧”?

並不是。

俺也是受過高等教育,“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有理想”的四有青年。之所以這樣做,是受了心理學和腦科學的啟發。在孩子受到“權威人士”,特別是父母的正向期待時,他的大腦是開放的,更樂意接受新東西,往期待的方向發展。

所以,專家建議,讓孩子越來越優秀,要試著這樣做。

1 相信孩子,給期待

相信孩子很好、很優秀。不要動不動就“你會不會”“你不行”“你這個笨蛋”,這樣是給孩子貼標籤,孩子就會往這個方向發展。

要相信孩子,多找優點。你也可以試著編個故事。

家長們停止嘮叨吧,要想讓孩子優秀,為何不這樣編個故事?

2 多在人前肯定孩子的優點

再差的人都有優點。如果你在人前多表揚孩子的優點,孩子會更樂意保持已有優點,並且不斷努力擴展更多優點。時間久了,孩子會越來越自信。

而自信對一個人特別重要。

本篇內容參考書籍:武志紅《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心理學能給人的行為以很好的指導,建議多去了解。謝謝閱讀,下期見!

家長們停止嘮叨吧,要想讓孩子優秀,為何不這樣編個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