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寸的字幕屏障”奉俊昊说出了好莱坞的“近视眼”

第7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落下帷幕,各大奖项都已名花有主,韩国导演奉俊昊的《寄生虫》不出所料收获最佳外语片大奖,这也是韩国电影首次获此殊荣。

“1英寸的字幕屏障”奉俊昊说出了好莱坞的“近视眼”


奉俊昊导演发表的获奖感言却令人玩味。陪同奉俊昊一起登台领奖的还有影片的制片人,但其还有另一个身份,奉俊昊的翻译。

奉俊昊对此开玩笑解释道:“我拍的是外语片,所以带了个翻译。”

发表获奖感言时,奉俊昊用韩语说到:“如果你克服那一英寸的字幕屏障,你就会发现更多的优秀影片。”

“1英寸的字幕屏障”奉俊昊说出了好莱坞的“近视眼”


不得不说,奉俊昊还是很敢说的,他说出了美国观众以及评委对于字幕的反感,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对外语片的偏见,看外语片是需要字幕的。奉俊昊似乎是在挑明好莱坞的影视文化的短视问题。

每次的电影节,好莱坞会为本国以外拍摄的电影以英语以外的语言拍摄的电影保留特别的奖项--最佳外语片奖,无论是已落幕的金球奖还是下个月的奥斯卡金像奖。

“1英寸的字幕屏障”奉俊昊说出了好莱坞的“近视眼”


这通常都是一种屈尊姿态的认可,伪装包容各方的姿态,这一奖项或多或少起到了安慰奖的作用。有效的展示了外国影片,同时也确保了这些影片的位置--边缘,你可以“出道”,但C位仍然是我。

最佳外语片奖项的设定

好莱坞为了自身的发展以及吸引全世界的影人对于好莱坞的关注,开设了最佳外语片这一奖项,但这一奖项的设定,似乎给外语片设定了它的获奖区域,限制减少了外语片获得其他奖项的机会。

更加有意思的是,好莱坞本土的电影也可以竞争最佳外语片的角逐。比如今年,提名最佳外语片的影片包括:《悲惨世界》英国,《痛苦与荣耀》西班牙,《寄生虫》韩国,《燃烧女子的肖像》法国,《别告诉她》美国。

“1英寸的字幕屏障”奉俊昊说出了好莱坞的“近视眼”


《别告诉她》由美国A24电影公司发行,由华裔导演王子逸执导,主演包括奥卡菲娜以及多位国内演员,但值得一体的是,该片的主演奥卡菲娜收获音乐喜剧类最佳女主角,她是首个获得该奖项的亚裔演员。

“1英寸的字幕屏障”奉俊昊说出了好莱坞的“近视眼”


影片大部分拍摄取景在中国,以英语和汉语为对白语言。从这可以看出入选最佳外语片的标准似乎有些模棱两可了,就算是美国制作,加入对于他们来说的“外语”就符合最佳外语片的规范。

“外语”不是一个奇怪的词,但“外语”加到一部电影上,就有些怪异,好莱坞美其名曰:“外语片是一种国际特色”。

语言有着地域性的区别,就算是同一种语言,仍然存在着方言和口音的区别。无声电影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现在是画音的双重表现时代,多元化的语言更能体现电影的多元化。

“1英寸的字幕屏障”奉俊昊说出了好莱坞的“近视眼”


外语片在好莱坞的上限就是最佳外语片

奉俊昊在讲演结束时不说韩语用英文说了一句话:“我认为只使用一种语言--电影语言”。

通过奉俊昊的发言可以看出,他似乎有些希望自己的影片可以获得最佳影片,而不仅仅是最佳外语片,无论是金球奖还是金像奖。

奉俊昊通过《杀人回忆》《汉江怪物》已经证明了其在本国的地位,也许他还想获得国际上的认可,好莱坞的认可。

“1英寸的字幕屏障”奉俊昊说出了好莱坞的“近视眼”


奉俊昊曾拍摄了2部以英语为对白,好莱坞明星克里斯.埃文斯杰克.吉伦哈尔分别参与拍摄的电影《雪国列车》和《玉子》,这种有意为之的作品没有在好莱坞收获任何奖项,无心之举的《寄生虫》,却收获了观众热烈的欢迎和奖项的认可。

“1英寸的字幕屏障”奉俊昊说出了好莱坞的“近视眼”


2月份的下旬将举办奥斯卡金像奖,奉俊昊的《寄生虫》仍然会参选,但是奥斯卡金像奖仍然设有最佳外语片奖项,虽然说金球奖号称奥斯卡风向标,但纵观奥斯卡历史,从1929年至今,91年只提名了11部非英语电影,没有给过其中任何一部影片比较重要的奖项,更不用说是最佳影片奖,亦或最佳导演奖。

“1英寸的字幕屏障”奉俊昊说出了好莱坞的“近视眼”


1988年,《末代皇帝》在第60届奥斯卡上,收获9项大奖,包括份量最重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虽然讲述的是中国的故事且在中国取景拍摄,但其实影片是由美国电影公司制作发行,其对白是英文,因此《末代皇帝》不属于外语片。

2001年,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在第73届奥斯卡上,也只是收获了值得一提的最佳外语片奖,以及不值一提的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执导,最佳配乐3个奖项。

“1英寸的字幕屏障”奉俊昊说出了好莱坞的“近视眼”


前几年,我们常常会在网上看见国内的一些导演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冲击奥斯卡,但结果呢?还不是铩羽而归,最多是个提名。而近年来就少有国产电影去冲击奥斯卡了,为什么呢?只是因为人们知道去了,你的上限就是最佳外语片,顶多是个提名,得奖的几率太小,国人也就不去自找没趣了。

不是说国产电影没有好电影,国内的第五代导演为我们奉献了太多的经典电影,我就不赘述了,近些年,随着新生代导演的崛起,国产电影更是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影片:

票房破50亿的《战狼2》,首部硬科幻片《流浪地球》,动画电影《哪吒》,聚焦小人物社会题材的《我不是药神》,空中题材《中国机长》,还有即将春节上映的首部海上救援题材电影《紧急救援》。

可谓海陆空全面发展,超英,科幻,动画,国产电影正在多元化的蓬勃发展,其实国产电影不必到好莱坞去证明自己,影片得到了国内观众的认可,就是对自己最好的证明。

“1英寸的字幕屏障”奉俊昊说出了好莱坞的“近视眼”


就目前来看无论是金球奖还是金像奖,只是好莱坞自己自娱自乐的奖项,还不是面向国际的,有别于欧洲的3大电影节,柏林,威尼斯,戛纳,它们是国际性质的。

相对于国产电影在好莱坞的颗粒无收,国产电影在欧洲三大电影节还是收获满满:

巩俐威尼斯影后,夏雨威尼斯影帝,张曼玉戛纳影后,葛优戛纳影帝,廖凡柏林影帝,去年的《天长地久》更是让王景春和咏梅,同时收获柏林影帝和影后。更别提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都是均有斩获。国产电影已经在国际上得到足够的认可。

“1英寸的字幕屏障”奉俊昊说出了好莱坞的“近视眼”


好莱坞作为世界电影的风向标,世界电影的中心,全球影人向往的殿堂。世界五大知名电影节,更是占了两个,金球奖和金像奖,但其更重视的是好莱坞本土的作品,而非面向国际,对本国之外的电影有排它性和忽视性。

它们克服不了那一英寸字幕的屏障,这其实就是近视眼,但是,不是他们看不清,而是他们本就不想看,不想看的那么远。但不得不承认他们有足够傲娇的资本。

最后,国产电影不缺乏经典优秀的电影,而且得到观众的认可,就是对导演对演员最好的认可,祝愿国产电影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