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是雍正时期的重臣,雍正去世之后,乾隆为何烧毁李卫的神像?

爱情阳光


《李卫当官》这部影视剧,让这位曾经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任职的官员,晋升清朝名臣之列。李卫初入仕途本是一个户部小吏,由于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呕心沥血、勤于政事,从而得到雍正帝的赏识。随后,他又凭借着自己显赫的名声,得到官家信任逐步升任为浙江巡抚、浙江直隶总督。乾隆三年病逝以后,乾隆皇帝按照总督例律厚葬李卫,不仅亲赐谥号“敏达”,而且还会李卫在他任职的地方修建了神庙。令人不解的是,这样一位深受三朝皇帝尊敬的元老大臣,乾隆竟然下令让人在李卫去 世以后烧毁了他的神像,这究竟是何原因呢?

李卫画像

李卫最受宠的阶段,当属雍正帝在位之时,他在雍正还没有登上皇帝宝座之时,就曾在雍正的书房里任职。捐资武官出身的他,虽然在文学上造诣不深,可是他在雍正身边检点事微、事事周到,深得雍正宠信。当雍正帝登基以后,他缉查私盐贩卖有功,此后的仕途可谓是平步青云。仅用了十年的时间,李卫就成了一个五品小吏,升任为浙江总督。乾隆元年,李卫旧疾复发而病逝,虽说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李卫对于乾隆的皇权根本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的威胁,所以他去世之后,也算是有一个前朝老臣的善终下场。

李卫剧照

只可惜当乾隆南巡之时,李卫的身后名声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乾隆竟然下谕旨,将西湖花神庙里的李卫神像烧毁。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其实与李卫在西湖的所作所为有关。雍正九年,在杭州任职的李卫,令人在西湖边上建了一座非常美丽的竹素园;第二年,雍正皇帝为这座园林亲笔题写了匾额。现如今这座小园林,已经成为了“湖山春社”中的一部分。

李卫剧照

除此之外,李卫在疏浚完西湖之后,又修建了西湖周边的金沙堤,在万松林种下万株松树,在钱王祠前立功德坊;随后又在玉泉山、孤山、宝石山、丁家山等多座山峰上修建了八角亭;最后李卫又主持编写了《西湖志》。可以说西湖十八景的建设,李卫功不可末。只可惜他在修建这些美景之时,不知不觉中为自己的将来埋下了巨大隐患。乾隆初年,李卫在湖山春社里立了一座正神,这座正神是按照他自己的形态所打造的塑像,此外,李卫还将自己的12位姬妾打成十二花神塑像,与他的神像一起供奉在湖山春社之中。

竹素园

乾隆南巡之时,知道西湖边上的这座“湖山春社”为雍正年间李卫亲自下令所建,所以他专程前往这里游玩。不曾想当乾隆皇帝踏进这座古建筑的一刻却大吃一惊,想李卫作为一名臣子,竟然将他自己和他的姬妾奉为神明,享受当地百姓的供奉。这种将自己封为神仙的做法,被乾隆视为大逆不道,所以他便下令让身边侍卫彻底烧毁李卫及其他爱妾的神像。砸毁神像后乾隆仍然怒气未消,回京之后他又昭告天下:“李卫讬名立庙,甚为可异!……本非公正纯臣。”此事发生以后,李卫的名声也远不如从前,后人对李卫的评价也有些缺乏公正。


鸢飞九天2018


李卫是从康熙朝到乾隆朝的三代老臣,但是他的仕途之路的起点是在康熙年间用钱捐了一个员外郎的官职,但是他本人啊明辨是非,嫉恶如仇励志做一个贤臣,为人民作家做实事,所以很快就得到康熙重用。

到了雍正时期皇帝对康熙朝的官员一样的任用,李卫就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雍正的信任和重用,在管理国家盐政事业上佳绩斐然,由此仕途一路亨通。在民间也得到很好的名声。

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的用人计划就是对雍正时期的施政班子大力打压,被雍正重用的臣子在他这都没好结果。李卫由此郁郁不得志于乾隆三年去世,在李卫去世后乾隆收回过去对他的恩赐并且说“李卫于督抚中并不是公平纯臣,在浙江无功德于民,闻其仰借皇考恩眷,颇多率性娇纵的地方。设使此时尚在,犹当究治其愆!”并拆除了民间供奉李卫的神像。

乾隆破坏神像是对李卫的厌恶,也是对自己权利威严的维护,李卫在民间的威望很高,让自己很抹不开面子。所以被毁掉神像吧!



雍正皇帝
乾隆皇帝

历史小白谈历史


李卫也配称三朝元老?如果历经三朝的官员就可以被称为三朝元老,那么中国历史上的三朝元老比比皆是,四朝、五朝甚至更多朝元老恐怕也算不上罕见!配称元老者通常都是宰辅元戎级的人物,如汉相陈平、周勃,称其为三朝元老当之无愧。李卫在康熙年间是花钱买的员外郎,直到清圣祖康熙帝去世,他也不过就是个户部郎中而已。如果一个司局级官员都能被称为元老,那清王朝岂不是元老遍地了?

李卫真正发迹是在雍正元年之后,雍正一朝短短十三年,李卫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户部郎中一跃成为了位列封疆的浙江巡抚、直隶总督!这其中有李卫自身能力的因素,但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清世宗雍正帝急于摆脱旧框架的束缚,这才大力启用新人。清世宗即位之后,大力推行“雍正新政”,改革必然地损害到了既得利益者的切身利益,用康熙朝的旧官僚去推行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清世宗只能启用李卫、田文镜这样的康熙朝的“边缘人物”。

与此同时,李卫不怕得罪人的性格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李卫在户部期间因为公事不惜开罪亲王给潜邸时期的清世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推行“雍正新政”必然会损害到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得罪人在所难免。用“老好人”“和事佬”是成不了事的,清世宗需要李卫、田文镜这样不怕得罪人的“刻薄之人”!几方因素加在一起最终成就了李卫,并不是李卫这个人有多大人格魅力。

清高宗乾隆帝与李卫的关系

终雍正一朝,李卫与鄂尔泰、张廷玉不同,他一直出任的是外差,长期不在北京,与潜邸时期的清高宗交集并不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卫与清高宗之间没有鄂尔泰、张廷玉那些恩恩怨怨。换言之,清高宗与李卫并没有什么私怨。而且,李卫一生最高止步封疆大吏、从未染指过中枢事务,他对清高宗的皇权不会造成掣肘甚至威胁。

清世宗去世之后,清高宗很快便对鄂尔泰、张廷玉产生了反感、厌恶情绪,但是对于李卫清高宗并没有太多反感,毕竟李卫是具体做事而不是玩权力斗争的。史载,乾隆三年李卫患病,清高宗还特地派御医前往直隶为李卫治病。一位高高在上的帝王能够如此关心臣下,至少说明清高宗心中并不反感李卫,不是吗?不过,从李卫去世之后清高宗只是依照常例赐总督级别葬祭来看,清高宗对他也没有太另眼相待。总之就是以平常心对待一位有功之臣,该做的清高宗都做了。

清高宗推倒李卫像之事

这件事发生在李卫去世多年以后,清高宗某次南巡期间偶然路过西湖,见一座庙宇中供奉着的神像是以李卫及其妻妾的形象塑造的,颇为不满!这也可以理解,不管是李卫自己干的,还是手下人拍马屁干的,李卫此举无异于是“贪天之功据为己有”,将治理浙江的功绩全部揽到了自己身上。

自古以来,“立生祠”是元勋大贤才配拥有的待遇。在清高宗看来:“你李卫只不过是在我父亲指挥下具体做事而已,你有什么资格贪天之功据为己有、给自己‘立生祠’?没有我父亲,你不过就是花钱买的一个小官罢了!”于是,清高宗命人烧掉了塑像,并说了几句很不客气的话:“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无非还是前面说到的,李卫之所以有功劳都是清世宗指挥有方,他不该贪天之功据为己有!

说白了,清高宗之所以生气是因为李卫把自己父亲清世宗的功绩揽到了自己身上,所以才命人烧掉了李卫的塑像。仅此而已,清高宗之后并没有对此事上纲上线,更加没有借此事清算李卫。这只是一起偶然事件,清高宗的处理也比较低调。如果李卫是按照清世宗的形象塑造的雕像,保不齐清高宗一高兴还追赏他点什么也未可知。

综上所述,李卫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与清世宗的提拔重用是有着很大关系的,用清高宗的话说,他“非公正纯臣”,只是因为清世宗推行“雍正新政”需要这样的人,李卫才最终得以位列封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清高宗对李卫的态度,认可功劳、不刻意拔高,李卫是什么样的人就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李卫临终前清高宗特意派出了御医去给他治病,这是认可他的功劳。李卫死后给予常规葬祭,这是不刻意拔高,李卫有功不假,但还远没有到“立生祠”的程度!所以清高宗在西湖看到李卫的塑像才会生气,但也仅仅是生气而已,烧掉塑像就是了。这并不是一起政治事件,清高宗犯不上上纲上线去清算一个已经作古且生前不犯嫌的功臣。


农民工歪说历史


乾隆登基后开始了下江南,等到他第五次来到杭州的时候,来到了“花神庙”观赏游玩,可是在偶然间看到了一尊神像,它的面貌长得很像一个故人,所以乾隆在询问后知道了这座花神庙是李卫在担任浙江总督时修建起来的,原来李卫在修建花神庙的时候,一时兴起下令把庙中的一尊神像让按照自己的面貌来塑造,还要求逼真一点,这样一来的话,游人来这里参拜的时候也会拜到自己,自己就可以受到千万后人的祭拜了。

乾隆知道真相后很是生气,随即就下了一道旨,让把李卫的塑像砸毁了,另外再重新塑造一尊神像,在乾隆的眼里,李卫这样的做法已经是有失体统了,而且李卫身为一个臣子有什么资格受千万人的祭拜,所以就让人砸了。





谈古畅今


李卫在浙江当官,当时杭州有祭花神习俗,文人雅士也参与其中,不识字的李卫很敬重文化人,为了迎合文化人,就在西湖批了一块地建了个花神庙。



不过李卫这人非常率性,在建花神庙时藏了私心,耍个小聪明,把神像变成了自己和妻妾的模样,这样他就可以长期接受祭拜。

乾隆下江南来到杭州,西湖这样的地方不能放过,到了花神庙进去看一看,拜一拜这很正常,毕竟皇帝也是人,而神庙里敬的是神。乾隆看到花神庙的神像似曾相识,仔细辨认发现像李卫,经过了解确定就是李卫,于是大怒。



我们试想一下乾隆的感受:李卫是臣,乾隆是君,乾隆祭拜花神,却是祭拜自己的臣子,他有一种被愚弄被侮辱的感觉,同时还有被蔑视的感觉,他不怒才不正常。

当然,这种感觉就像吃了苍蝇一样,非常恶心但没法说出口。乾隆是皇帝,说出来的必须是冠冕堂皇的话。



乾隆说,李卫仗着先帝对他的宠爱,骄横跋扈,恣意妄为,他在浙江没什么功德,这样的事情都做得出来,太自私,太过分,根本是一个纯臣。于是下令把神像砸了重塑。

李卫建花神庙,塑自己的像,动机不纯,所以乾隆说他不是纯臣。如果神庙是百姓所建,神像是百姓所塑,表达的是百姓诉求,乾隆毁掉神像说明他心胸狭隘。李卫自塑神像,乾隆说他不是纯臣,正好切中要害。


有得观史


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是所有的贤成或者是从上一代留下来的大臣都是在新帝那里可以得到重用的。或许李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本来就是雍正的心腹大臣,但是在乾隆登基之后,他死了之后也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待遇。 李卫是一个富二代,但是他不是读书的材料,所以他的官位是买来的,但是这个李卫的品性是挺好的,他没有借着这一个光未来搜刮民脂民膏,反而是一心一意为百姓做事情,所以也正正是因为这样,他后来是进入了朝廷,在朝廷的兵部任职的。康熙晚年的时候各个阿哥都是比较多争端的。因为康熙快要去世了,所以他们是为了争夺皇位吗?而李卫就加入了雍正的帮派之中。所以在雍正登基之后,李卫的地步是一直上升的。他把官职做得有声有色,把云南的严赋税管理的井井有条。

后来还成为了豪庭的一品要员和封疆大吏。因为他性格比较豪爽,而且也有一种不畏权贵的刚直,那么这一点是很得雍正的心的。雍正去世之后呢,李卫还兼管直隶总督疏通了河道,弹劾贪污受贿的官员,更加一心一意的为民办事,所以他也是受到了乾隆的重用的,但是他在乾隆三年就去世了。因为乾隆在南巡的时候发现百姓在西湖立李卫为神像,所以,乾隆是很生气的,因为这样的一个臣子的功名太高了,就会盖过他的君主,从而让百姓会对这一为君主产生一些怀疑或者是怨言。所以,如果李卫还活着,估计下场也不会很好。


蔓莓爱游泳


乾隆对雍正朝的改革,不认可,慢慢地把雍正重要的改革措施边缘化,对力行执行雍正改革措施李卫、田文镜,甚至三朝元老张廷玉颇有微词。

乾隆享受着雍正的改革成果,却否定改革,使腐败丛生,土地兼并越来越重,大清开始走下坡路。

乾隆砸李卫的神像,起因是这座叫“花庙”的神像,极象李卫本尊,后来知道工匠是按李卫之像塑的,于是下令砸象重塑。象李卫这种贡献甚巨,本应立庙以祀,却把民间以其象为神像砸了,乾隆的心胸不及其爷其父之半,大清在他手上走向没落并不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