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皇帝,宋徽宗比明英宗差在哪裡?

樓外斜月


宋徽宗亡國,自己和皇室、大臣受辱,不怨天不委過。明英親被俘,為求生存,甘當明奸,淪落為帶路黨和叫關賊。復辟後大甩鍋,殺于謙樹王振,是最無恥之徒!


安平144796971


從人生結局來看,北宋宋徽宗趙佶經歷“靖康之恥”被滅國並且被俘,最終死在敵國。而明英宗朱祁鎮也經歷“土木堡之變”被敵國俘虜,所不同的是明英宗並沒有被滅國,大明實力尚在,而且明英宗被敵國釋放,並且在1457年重新上位,再度當皇帝。從結局來看,宋徽宗比明英宗差得多多。

從統治來看,沉迷於繪畫的宋徽宗,重用宦官蔡京,統治極其腐敗,在其統治期間爆發了梁山起義和方臘起義等,最終靖康二年被滅國。而明英宗朱祁鎮初期勵精圖治,後來重用宦官王振,導至土木堡之變被俘,但人家國沒有被滅。經歷“奪門之變”的明英宗初期再度重用支持其上臺的石享等官僚,政治再次腐敗。但是後期誅殺石享等腐敗官僚,起用賢臣李賢等人,再次勵精圖治。再次上位的朱祁鎮釋放了被朱棣囚禁的建庶人,第二,廢除殉葬制度。

縱觀宋徽宗和明英宗的一生,兩人都經歷了被敵國俘虜,所不同的是一個被滅國並且被俘終生,另一個沒有被滅國,並且命好極了,有其弟朱祁玉和于謙的北京保衛戰,擊退瓦刺,使明英宗被釋放,再次當皇帝,而宋徽宗的兒子趙構所建立的南宋,並不支積極支持岳飛抗金接回被俘的兩帝,只好恥辱地過完其下半生,他和英宗的命運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悠悠古今


以我之見,宋徽宗亡國之君,而明英宗不是,他們有相同的經歷,都曾被俘,宋徽宗在靖康年間被金軍俘虜北上東北,明英宗則在土木堡之役被蒙古俘虜,不同之處在於宋徽宗客死他鄉,而明英宗則安全返回了,隨後又重登帝位。

宋徽宗,趙佶,公元1082年~公元1135年,宋朝第八位皇帝,1126年,金兵南下開封與其子宋欽宗被虜北上,客死他鄉

明英宗 ,朱祁鎮,公元1427年~公元1464年,明朝皇帝,前期由誠孝昭皇后與三楊輔政,後寵信宦官王振,發生土木堡之變

下面依次對上述人物進行分析

宋徽宗統治下的北宋已經是個黨爭不斷,農民起義不斷,統治階級早已腐朽不堪,其本人重用蔡京,高球等人主持朝政,搜刮民財,正如元代脫脫所言“宋徽宗諸事兼能,獨不能為君。”

明英宗 本性並不壞,只是過於寵信宦官忠奸不分,導致其在土木堡被俘,也使明朝二十萬精英軍人被殺,之後明朝由進攻走向防守,復位之後,廢除殉葬制度

總結 綜合上述可知,明英宗比宋徽宗強


景粼玖序


宋徽宗趙佶與明英宗朱祁鎮雖然是兩個朝代的君主,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雖然說起來不是太光彩,那就是都被北方的遊牧民族俘虜過,但是不同的是趙佶從此就在金國受盡屈辱的終老,而明英宗則回到了故國,甚至最後又離奇的復辟重新當上了皇帝。

那麼,他們之中到底因為什麼同樣的困境產生這天差地別的區別呢?

首先,雖然兩朝都是以文官政治出名,但是宋朝一直是以士大夫共天下,到徽宗時期文官已經執掌朝中大權一百多年,軍隊毫無戰鬥力可言,而文官又多是貪財怕死之輩,所以縱然有一二名臣如李綱、宗澤之流也得不到重用,徽宗信任的多是奸侫弄權之輩如蔡京、童貫等等。

而明朝後期雖然文官獨大武將不給力,但是勳戚和宦官多少在皇權的支持下能與之交手一番,而且因為宋朝苟且偏安的前車之鑑,明朝沒有人敢提議和等投降主義,也就是說“求和派”在明朝沒有市場,皇帝被俘虜了大不了重新再立一個皇帝,反正不能被瓦剌人威脅。

其次就是皇位的正統性,明朝面對皇帝被俘虜的情況沒有屈從於瓦剌人的勒索,于謙等大臣力排遷都之議,又立監國朱祁鈺為帝,朱祁鈺是朱祁鎮的異母弟,他的皇位是得到了孫太后授權的,雖然孫太后要求朱祁鈺待太子朱見深成年後還政被食言,但是從法統上朱祁鈺繼位是符合程序的。

而南宋的開創者趙構則沒有這方面的優勢,所以他廟號只能叫“高宗”而不能叫“高祖”,如果他在位時迎回徽、欽二帝,則要面對兩位前朝正統皇帝的合法性質疑(巧合的是明英宗第一個年號也叫“正統”),所以終趙構在位一日,他就不會讓徽欽二帝回到宋朝的,偏偏趙構又特別長命,最後硬是熬死了徽、欽二帝,到死也沒讓他們回來。

最後就是各人的人格魅力和當時的綜合情況,宋徽宗雖然是個才子,書畫雙絕,號稱皇帝之中藝術造詣最高者,但是情商未必高,以他的個性在女真人那邊未必能如劉禪般混得好,而且女真人當時雖然建國,但是畢竟還是以野蠻著稱,對於風雅滲入到血液裡的宋徽宗不太感冒。

而明英宗雖然差點將明朝玩亡國了,但是據說為人極有親和力,楞是將也先的弟弟感動得想要投靠大明,最後楞是被也先認為不如將其放回明國添亂,而他的“金刀案”中也顯示了他超高的情商,那些人寧願被構陷至死也不願誣衊朱祁鎮,由此可見朱祁鎮的人格魅力真不錯,所以後來奪門之變時石亨等人會擁戴其“復辟”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飛凡看歷史


【我是浮生若淺,很高興和您一起探討!】

這兩位帝王有過同樣的經歷——都被敵方俘虜過,只不過兩人最終的結局卻是完全不同的。宋徽宗剋死異鄉,明英宗卻在被俘一年後被放了,多年後復辟再次重回皇位。這樣截然不同的結局,究竟二人差別在哪裡?

1、兩人所出的大環境不同。明英宗繼位,傳承了他太爺爺、他爺爺、他爹所創造的“永宣盛世”(永樂盛世與仁宣之治的合稱),明朝正值蒸蒸日上,實力強盛之時;而宋徽宗繼位時,雖然經過他哥宋哲宗強行扭轉了一波局勢,但整體是走下滑路線的,內部矛盾嚴重,起義不斷。

2、瓦剌人雖然俘虜了明英宗,也讓明朝損失了大量精英,但並未傷及明朝根基,因為明代宗登基後,還能組織起漂亮的北京保衛戰,所以明朝的根基力量還是保存的比較好的;再看宋徽宗,他被俘虜時,金人已經是兵臨城下,都城都被攻破了,是傷及了宋朝根基。

3、瓦剌與金實力有差距。金朝當時已經是個頗具規模和勢力的政權,而瓦剌在土木堡之變之前還在嚮明朝朝貢,雖實力有所發展,但與金朝想比遠遠不及。金朝不放送徽欽二宗回去,南宋不會也不敢索要,畢竟之後南宋成為金朝屬國;而瓦剌若是不放歸明英宗,甚至殺了他,則可能招來明朝的強烈反撲。


若淺話史


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諡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寧宗過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國。

明英宗最讓世人讚譽的一件事就是廢除了殉葬制度,要知道在這之前明皇帝死了,被冊封為貴妃或生過兒子並且兒子被封潘的,可以不殉葬,孃家原有功勳的也可“恩免”。其餘的皆殉葬。殉葬時,先將殉葬的妃嬪帶到一個房間,讓她們吃飯,吃過飯後,將她們引人大堂。大堂之上,放有許多小床,讓這些殉葬的妃嬪分立其上,將頭納入床上的繩釦之中,而後去床,使其吊死,然後送入墓中。朱祁鎮(明英宗,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前後在位22年),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 其9歲即位,由誠孝昭皇后與賢臣“三楊”輔政。登基初期,“三楊”處理政務全國欣欣向榮,三楊去世,太后駕崩親政後,明英宗最大的問題就是寵信宦官集團,寵信太監王振,導致宦官專權,發生土木堡之變。後在1457年復位,初期勵精圖治穩定西南疆域,晚年聽信納諫,仁儉愛民,廢除了殉葬制度,所以才有英宗的廟號

至於宋徽宗:元德充美曰徽

然後你也許會有疑問 趙佶這種貨色還能當的起美諡?這是他兒子宋高宗不管不顧給取的,這樣也能證明自己的正統。

趙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號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 1100年,登基為帝。1126年,金國兵臨城下,禪位於太子,次年三月,與欽宗趙桓被虜。1135年,死於五國城。1142年,徽宗棺槨被迎回南宋,葬于都城紹興永祐陵,立廟號為徽宗。

和李後主一樣,宋徽宗同樣是“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相同的還有,兩個人都是才子皇帝,喜歡詩詞書畫,痴迷藝術但不擅長治國安邦;國家都亡在了自己的手上;最終都成了寄人籬下的亡國奴,都慘死在異國他鄉。“做個詞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不同的是,李後主信佛教,而宋徽宗信道教。

趙佶喜歡享受,佛教的苦苦修行,對他沒有誘惑力,他寧願在聲色香味觸法這六塵的世界裡盡情享樂,他寧可信道而不信佛。他最初也曾經想通過節制慾望來成佛,但是,蔡京勸他,那未來太空靈,不如通過縱慾的採陰補陽來得實在,在享盡人間樂事的同時,也可以成仙。

趙佶崇信道教,他把道教放在其他宗教之上,光皇家出錢養活的職業道士就有2萬多人,這些人很體面地出入宮廷,還有個很牛的名字,叫“金門羽客”,還在全國設立“道官”26級。他親自把道教推到“國教”的地位,甚至,自己也接受道士給他的尊號——“教主道君皇帝”。

這個趙佶荒唐到什麼程度?他派人從全國各地精心選擇了一萬多天真少女,作為他採陰補陽的“補品”,蔡京說這些“補品”可以幫他求得長生。趙佶用什麼樣的金屋來藏這些嬌嬌女呢?就藏在從後宮到萬歲山的特殊別苑裡面。

文人皇帝趙佶,一邊欣賞著從全國各地蒐羅來的著名碑帖字畫,一邊看著從全國各地收集到的奇花異石、珍禽怪獸,一邊享用著從各地挑選來的採陰補陽“補品”。他有65個孩子,其中兒子31個,女兒34個。這,恐怕也是他長期採陰補陽的成果吧?

本該“授命於天”、“代天牧民”的趙佶就這麼瞎胡鬧,這種沒有人性的、極度的腐敗豈有不受到報應之理?後來金人把他抓去的同時,也把他的這些個孩子能找到的都抓去了。生了那麼多,最後他得到了什麼?一場空,白忙乎了。

宋徽宗在金兵營中給過去的兩個大臣的信中寫到,“山河,都是為大臣所誤。今日使我父子離散至此,追念痛心,悔恨何及”。他把責任都推到了大臣身上,好像自己沒什麼責任似的。其實,這次金兵南下,就是趙佶自己出主意勾引他們來的。《宋史》中說,如果不是趙佶主動搞小陰謀詭計勾引金人,“金雖強,何釁以伐宋哉?”

宋朝到了趙佶時代,國力日漸衰弱,趙佶詩、詞、書、畫都不錯,可當皇帝不行,不幹正經事。而且任用的盡是一幫拍馬屁的傢伙,比如《水滸傳》裡所寫的太師蔡京,太尉高俅(曾當過蘇東坡的書僮),都實有其人。高俅在《水滸傳》裡是出了名的壞蛋,從小就是個二流子,一點正事不幹,因為“幫了一個生鐵王員外兒子使錢,每日三瓦兩舍,風花雪月,被他父親開封府裡告了一紙文狀,府尹把高俅斷了二十脊杖,送配出界發放,東京城裡人民不許容他在家宿食”。這麼一個小混混,居然當上了重要部門的官員,大宋朝殿帥府的寶座讓他坐了。憑藉什麼?就憑他會踢球,偏偏宋徽宗趙佶也好踢球。

趙佶如此隨意任用官員,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宋徽宗和那個著名妓女李師師的風流事,全東京城都知道了。有一次,宋徽宗春心蕩漾地來到李師師的臥室,手裡拿著金黃色的新鮮橙子,說是江南進獻的,讓李師師嚐嚐鮮。李師師少不得陪著開心,二人的悄悄話讓躲在床下的周邦彥聽了個不亦樂乎。聽了就聽了吧,文人的毛病就是手癢,有暴露癖,後來竟然把這個尷尬情景寫進《少年遊》詞裡。這《少年遊》的詞是這樣寫的: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吹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而那個不知深淺的李師師呢,竟然把這首《少年遊》唱給了宋徽宗聽。宋徽宗問誰填的詞,李師師如實說,是周邦彥。

這還了得?自己的隱私被臣子偷聽了。龍威何在?皇帝的面子往哪放?宋徽宗惱羞成怒,回到宮裡就把蔡京叫過來訓斥說,開封府有個監稅官叫周邦彥,聽說他很不稱職,怎麼不見京尹處理呢!蔡京馬上找來京尹,把情況說了。京尹說,周邦彥人不錯的,完成的任務也最好。蔡京說,皇上對他不滿,要處置他,你就照辦吧。最後,給周邦彥安了個“職事廢弛”的罪名,趕出了京城。

上行下效,那個和蔡京爭奪相位的王黼,長得很帥,可就是不幹正事,除了貪汙受賄,就是變態地玩女人。他在臥室內放一張花團錦簇的大床,周圍放著幾十張“衛星”般的小床,他讓家裡養的幾十個姬妾一絲不掛地睡在小床上,然後他挑選受寵的姬妾陪他做愛,一旦寵妾叫床,周圍小床上的裸體姬妾們要一起充當拉拉隊員,吆喝著加油助威,誰叫得聲音大就獎勵誰。

連高官、皇帝都沒有羞恥感了,低級下流,完全不顧及朝廷的體統,在宮廷裡竟然大搞淫亂活動,有的時候,趙佶還參與這樣的集體淫亂,君臣盡歡。有一次宮廷宴會,著名的浪子宰相李邦彥竟然脫光了衣服進行色情表演,趙佶這個皇帝還興高采烈,不巧被皇后撞見,皇后嘆息說:用這樣的人當一國之相,國家還有希望嗎?這話我可不是亂說,也不是什麼“戲說”、野史,這事在《宣和遺事》上記載得清清楚楚。

做皇帝很難,但是明英宗還是想做點事的,但宋徽宗則是實打實的精緻主義者,最好的歸宿其實就是當一個普通的王爺,愛幹嘛幹嘛去,讓他當皇帝委屈了他,也讓中原大地生靈塗炭。

(部分文字屬人民網及網絡資料,侵權請聯繫)


禾風之戀


時也,命也,運也。毫無疑問,宋徽宗是個藝術天才,他沒有做皇帝處理繁雜政務的熱情。眼見局勢糜爛不可收,他頭一縮,便把位子傳給了兒子。明英宗少年即位,被奸人玩弄,親征被俘,徽宗是京城城破被俘,直接亡國。而大明都城尚在,全國軍隊尚在,又有一幫能臣幹吏,所以他才有復辟的資本


恨無常


從結局看,一個是亡國之君的父親,一個是守成之主。一個只想吃喝玩樂,一個還想做點事。一個有“靖康之恥”,一個有“土木堡之變”,看似半斤八兩,但一個是亡國之恥,一個只是皇帝被俘但國家還在。一個的朝堂腐敗不堪,千瘡百孔;一個還有幾位忠臣和能臣支撐國家正常運轉。


好嗨喲讀歷史


土木堡被圍後,明軍潰敗,朱祁走下牛車坐在地上,安靜的等待命運的安排,瓦剌人圍了上來,朱祁鎮平靜的說,爾也先乎,伯顏乎,貼穆爾乎?讓瓦剌士兵不敢上前,急忙派人到後面去請貼穆爾。這種天子氣,比趙佶在金營裡哭哭啼啼的應該要強不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