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乳腺癌患者體外催熟卵子成功生子,這個技術其實不新鮮

故事從29歲的法國克拉馬市女孩埃米莉說起:她確診患上了III期乳腺癌。

全球首例!乳腺癌患者體外催熟卵子成功生子,這個技術其實不新鮮

剛結婚的她正在為懷孕做準備,就在滿懷欣喜的期待中,這一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打亂了所有的計劃。

埃米莉配合醫生完成了組織活檢,結果顯示:ER和PR陽性,HER2陰性。隨後,手術成功完成,但是前哨淋巴結活檢顯示,有1枚淋巴結轉移(1N+/4)。醫生告知埃米莉:3周之後開始化療,一切都還來得及。

只是有一點:一旦化療開始,埃米莉的卵巢功能面臨迅速衰退,可能這輩子都無法生育。

怎麼辦?短短的3周內能凍卵嗎?焦灼的埃米莉想到了求助生殖中心的專家Grynberg醫生。

Grynberg醫生仔細分析了埃米莉的病情。由於埃米莉是ER、PR陽性的乳腺癌患者,需要避免血中高雌激素濃度,因此用傳統的卵巢刺激方法獲取成熟卵子顯然不合適。並且,3周的時間也很難完成卵巢刺激和取卵的全週期。

Grynberg醫生建議埃米莉進行卵巢冷凍,也就是通過腹腔鏡取出部分卵巢組織進行冷凍,待康復後移植回體內,重建排卵功能。但是,剛做完手術的埃米莉顯然不願意再接受二次手術帶來的創傷,她拒絕了。

全球首例!乳腺癌患者體外催熟卵子成功生子,這個技術其實不新鮮

於是,Grynberg醫生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不成熟卵體外培育(IVM)。

採集未成熟的卵母細胞,在體外成熟後進行冷凍,等待合適的時機再取出卵母細胞,進行體外受精後植入子宮內。

原理上,IVM是可行的:在早卵泡期,未成熟的卵母細胞存在於小的竇卵泡中,停滯於減數分裂前期。當從卵泡內取出後,這些卵母細胞可以恢復並繼續完成減數分裂。

但是,這並不是一項常規開展的技術,每個胚胎的著床率可能不足1/5,早期妊娠的丟失率也更高。

總而言之,能不能靠這種方法生下健康的孩子,不僅靠技術,還靠運氣。

帶著迫切的生育願望,埃米莉只得勇敢一試。

在月經週期第16天,她進行了經陰道超聲檢查,發現了17枚小的竇卵泡(直徑2-9mm)和左側黃體。

在月經週期第22天,7個未成熟的卵母細胞在經超聲引導下被取出。實驗室人員將它們放入含有患者血清、0.75UI/mL卵泡刺激素(FSH)、0.11UI/mL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混合液中培養。培養48小時後,6個成熟(MII)的卵母細胞被迅速冷凍起來。

全球首例!乳腺癌患者體外催熟卵子成功生子,這個技術其實不新鮮

隨後,埃米莉經受了化療,她逐漸康復。5年後,她自然備孕1年仍未懷孕,Grynberg醫生告訴她:是時候啟用原先保存的卵母細胞試試看了。

原先6個卵母細胞隨即被解凍,在體外受精後,精心挑選的1個胚胎移植進了埃米莉的子宮。最終,奇蹟發生了:埃米莉成功懷孕,生了一個健康的男孩!

“對於年輕的腫瘤患者來說,卵巢刺激之後進行卵子冷凍或胚胎冷凍依然是最成熟有效的辦法。但是,某些患者由於癌症治療時間緊急或存在禁忌證,無法進行卵巢刺激,這時候未成熟卵母細胞的體外培育就成為一個可行之策。當然,最理想的情況是聯合卵巢組織冷凍。”Grynberg醫生在接受採訪時說道。

這個故事發表在《Annals of Oncology》上。文章作者稱,這是全球首個癌症患者利用IVM技術冷凍未成熟卵母細胞,待癌症康復後成功體外受精並順利懷孕生產的病例。

全球首例!乳腺癌患者體外催熟卵子成功生子,這個技術其實不新鮮

全球首例?可能有點言過其實

“這個首例可能有點不準確。在2006年就有凍融IVM卵子後妊娠的報道。而早在1991年,國外就有應用IVM技術從因良性病變而被切除的卵巢中獲取未成熟卵母細胞,在體外培養成熟併成功妊娠的報道。目前全球範圍內,通過IVM出生的嬰兒已經超過5000例。”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生殖中心副主任兼實驗室負責人方叢教授告訴我們。

據方教授介紹,IVM技術相比於常規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而言,無需使用促排卵藥物或者僅需要少量的促排卵藥物,能夠減少卵巢過度刺激的風險。

目前,IVM技術的適用人群主要有三類:

一類人群為多囊卵巢綜合徵患者(PCOS)和/或卵巢高儲備促排卵後容易發生嚴重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徵(OHSS)風險的患者,IVM已成為其常規或者治療措施之一。據方教授介紹,該院梁曉燕教授在2001年就利用IVM技術使PCOS患者成功產下活嬰,為全國第二例。

第二類是卵子存在體內成熟障礙的患者,這類患者由於存在一些先天異常,導致卵子在體內自然情況下不能成熟,通過體外成熟培養,可能獲得成熟的卵子。

第三類是處於放化療治療之前的部分腫瘤患者。這些患者可能由於病情(如乳腺癌)原因不適合進行促排卵治療,或者因為時間緊急,無法安排促排,因此可以選擇IVM技術作為生育力保存的方法。

人工催熟的蘋果不一定甜,卵細胞也一樣

既然有這麼好的技術,那麼為何IVM技術並沒有在全部輔助生殖的患者中應用呢?主要原因還是其成功率偏低。

全球首例!乳腺癌患者體外催熟卵子成功生子,這個技術其實不新鮮

據不同文獻報道,IVM的體外成熟率在60%-80%之間,也就是成功地將未成熟卵母細胞體外培養為成熟卵細胞的概率。相比之下,通過促排卵取到的卵子其成熟率都在80%以上

此外,IVM的妊娠率也低於IVF。據報道,IVM每個移植週期的成功妊娠率為35%-40%之間,而IVF通常在50%以上

“卵子的成熟是非常複雜的過程,我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完全瞭解其調控機制。因此體外成熟的卵子質量不如體內成熟的卵子。”方教授說道。“打個比方就像一個蘋果,在它青的時候就摘下來人工催熟,就不如在樹上自然成熟的味道好。但對於特殊患者(符合適應症的患者),兩害相權取其輕,IVM技術能夠使其獲益。目前通過IVM技術出生的嬰兒發育與普通IVF出生的嬰兒沒有差別,也說明這項技術是安全的。”

凍胚胎、卵子或卵巢,總有一樣適合“你”

目前,女性生育力保存技術已經相對成熟,簡言之包括3種技術:

凍胚胎:

對於已婚女性,有足夠的時間和條件能夠促排卵,可以採用常規IVF技術,冷凍胚胎,待康復後將其移植回子宮內。

凍卵:

對於單身女性,無法立即進行體外受精的患者,可以採用促排卵方法冷凍卵子。若無法促排卵,則可利用IVM技術取未成熟卵母細胞,體外成熟後冷凍。

凍卵巢:

通過腹腔鏡或開腹手術,將卵巢組織取出,進行組織冷凍,待康復後移植回去。這樣患者不僅能獲得生育力,還能維持一定程度的內分泌功能。目前中山六院已完成超過30例卵巢冷凍,年齡最小的14歲。據國外報道,卵巢解凍移植後妊娠成功率在30%左右。

在未來,腫瘤患者生育力保護領域還有哪些可以期待的進展呢?方教授總結了3點:

第一,隨著對卵母細胞成熟機制的不斷深入瞭解,IVM技術將有望進一步優化,得到更廣泛應用。

第二,卵泡體外培養。卵巢裡有大量的始基卵泡,如果能夠實現在體外培養到初級卵泡,再到次級卵泡,結合IVM,那麼就能顯著擴充人類的卵子庫。

第三,通過胚胎幹細胞或多能幹細胞等來源,從幹細胞中分化出卵子

醫學是有侷限性的,但是人類追求科技進步的腳步永不停歇。在越來越多腫瘤患者被治癒的今天,能夠通過輔助生殖技術讓年輕的癌症女性保留生育力,給她們做母親的機會和體驗,是每一位相關領域臨床醫生努力奮鬥的方向。

讓癌症康復者成功生育,這絕不是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