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會出現獨角獸產品嗎

獨角獸,顧名思義,在行業中獨樹一幟,領角突出的產品。

一般是從時間和銷售來作為評判標準,在快消品行業,一般產品年銷售額至少在10億以上才成為獨角獸,產品推出的年限不低於3年。當然參考標準不一,但總體來說,銷售額是一個硬指標,個人認為獨角獸產品的年銷售至少佔到本品行業總銷量的30%以上,否則,不具備獨角獸的意義。

例如功能性飲料紅牛、涼茶王老吉、核桃乳六個核桃、果凍喜之郎、常溫酸奶安慕希、椰子汁特種兵等,都屬於品類冠軍,在行業形成了絕對的領導者,推動行業的發展,這是典型的獨角獸產品。

回顧這10年來,鮮有獨角獸產品出現,很多產品從銷售上達不到十幾個億乃至幾十個億,然後表現平平,增長很慢,甚至有的幾年之後就看不到了。

飲料行業、烘焙行業、休食行業都存在著這個問題,貌似獨角獸產品不可能再出現了,再也不會出現類似六個核桃、王老吉這樣的產品了,這是否印證海爾張瑞敏的名言“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

是否凡是獨角獸產品都是趕上了市場發展的好機遇,沒有好的機遇,不會出現獨角獸產品和企業。

如今很難出現獨角獸產品,很多人歸結於市場人群的變化,當前和未來的主力消費群是90後、00後,他們不同於70後、80後,所以認為不可能出現大家都去買一個同類產品,而是多元化的選擇,造成很難出現獨角獸產品的重要原因。

筆者站在獨角獸產品的發展規律和企業生意角度來看,要想成為一個產品品類的獨角獸產品,需要做好一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不是隨意地推出產品、快速地否定產品這麼簡單,需要具有戰略眼光和突破魄力才能實現獨角獸夢想。

第一:產品品類空間大。

獨角獸產品之所以能夠做大,其產品品類市場空間大,有足夠的發展餘地,也能促就產品實現幾十億乃至百億銷售,成為真正的品類獨角獸。

如果一個產品的品類盤子小,產品品牌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很難突破,也達不到獨角獸的目的。

我此前接觸過很多做具有藥食同源產品的企業,研發的產品都具有一定的功能作用,特別是飲料行業居多,一心想做大、做強,成為獨角獸。例如絞股藍飲料,我讓他們冷靜分析一下,很多產品消費者都沒有聽說過絞股藍,更不會主動購買,其結果可想而知。退一步來講,即使有人知道絞股藍的功效,但也是一小部分人需要的人,更多的大眾人群不會主動購買,這就失去了獨角獸產品成長的空間。

而涼茶、果茶、蘇打水、果汁、蛋糕、麵包等產品是大眾人群都需要的,其消費空間大、主動消費意識強,相對容易成就獨角獸。例如冠芳山楂樹下,最近幾年發展良好,在山楂汁行業成為典範,堪比獨角獸。一是因為山楂汁的功效不需要教育和引導,消費者早已明白山楂是消食開胃的。二是山楂汁屬於飲料品類,典型的快消型產品,無論是個人即飲、聚餐眾飲、禮品饋送,消費量都是非常大,也就沒有品類發展增長的阻礙,產品成為獨角獸的機會非常大。

第二:產品品類沒有絕對的老大。

如果一個產品品類已經出現了第一梯隊的老大,其銷售額遠遠超出了獨角獸的規模,就會很難出現“獨角獸”了,這是商業的硬性規律,挑戰行業老大,成功的幾率很小。

所以,要想成為獨角獸,必須看到行業還沒有出現規模性的領軍品牌,其成功機會很大。

王老吉、六個核桃這兩個品牌都是在產品品類沒有獨角獸品牌的背景下成功的,他們成功了,也就不會留給第二個獨角獸機會了。涼茶除了王老吉,因為分家問題,推出了一個加多寶,但實際上還是王老吉涼茶先入為主,是行業領導者,真正的獨角獸。除了六個核桃,為什麼沒有與其抗衡的第二個“六個核桃”,因為核桃乳已經有老大了,老大不會讓小弟成長起來的。

成功的行業獨角獸品牌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後面的跟隨著要想超越,不是靠一個戰術或者點子就能彎道超車的,畢竟老大綜合實力強大,不會留給小弟機會。

第三:產品推廣具有長期的持續性。

獨角獸產品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一定是經過市場的堅持,品牌的持續推廣,長期引導、教育市場,逐步做大了產品品類,成為了行業佼佼者。

一夜之間爆紅,第二天消失的產品是不可能成為獨角獸產品。

獨角獸之所以獨角,是因為能夠獨領風騷,在品類行業中起到推動和引領的作用。

要想具有這種行業的地位,需要從產品研發、升級,品牌傳播、塑造,渠道開發、拓展等方面長期堅持,最終形成品牌的力量,把獨角獸的這種行業地位植入消費者心智,獨角獸也就水到渠成了。

回頭看看,很多產品開局很好,入市反響火爆,可是由於跟隨產品很多,而自己沒有品牌意識和產品創新意識,隨著山寨和模仿者越來越多,直接導致產品整個品類受到影響,也就不會出現獨角獸了。實際上缺乏的是戰略思維和堅持的市場推廣能力。

很多人說很難出現獨角獸產品了,獨角獸產品是時代的產物,隨著年輕人時代的來臨,互聯網時代的普及,消費形成了多元化時代。

消費的多元化特徵不容否認,但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中國市場消費的“面子和從眾”心理特點,這是從古至今從未改變的消費心理共性。

蘋果手機為什麼在中國市場賣的好,有些年輕人為了一部蘋果手機,去賣腎、賣身、貸款,搞得家破人亡,其內心就是面子問題在作怪。曾經的腦白金為什麼賣得好,看看周邊的人都在送腦白金,你好意思不買嗎?不買腦白金證明你沒錢還是不孝順老人,其內心也是面子問題。可口可樂是年輕人的標配,你和朋友在一起,吃飯時都要瓶可樂,你不要,你內心感覺沒面子。走親訪友,大家都在送六個核桃、特侖蘇,你不好意思不送這些產品。

因此,無論是個人消費還是禮品消費,留給獨角獸的機會還是很多,一是中國市場人口眾多,消費基數大;二是從眾的消費心理、要面子的消費心理不會消失。

所以,快消品的領域不會缺少獨角獸,我們也希望每個產品品類出現更多的獨角獸企業,那樣會引領產品行業更好的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