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關東軍司令“新官上任三把火”,為何選定諾門罕作為進攻路線?

張淑苗


謬誤,日軍攻擊諾門坎可不是關東軍哪個司令官定下來的,而是東京參謀本部《對蘇作戰八號計劃》的既定陰謀。八號計劃的“總設計師”是九一八事變的元兇石原菀爾,具體策劃人是參謀本部作戰課長稻田正純,只不過這個計劃的擬定發起時間是1943年,關東軍以及前線的第23師團提前引爆了它而已。



(石原菀爾)

1938年的“張鼓峰事件”關東軍沒有參與,那是駐防半島的第19師團乾的,儘管日軍宣稱取得“重大”勝利,實際上是灰頭土臉損失慘重,一向自命不凡的關東軍對此很不爽,一是覺得第19師團不行,二是認為關東軍肯定行,必須要尋找機會把面子撈回來。於是,參謀本部根據對蘇作戰的基本思想,搞出來這個“八號計劃”。

八號計劃有甲乙兩個方案,甲案是沿蘇聯的濱海邊疆區直接發動進攻,乙案是從“滿蒙邊境”進行突破再迂迴包抄遠東蘇軍,由於蘇軍在黑龍江沿線修築了大批防禦工事,打起來肯定很吃力,因此關東軍傾向於實施乙案。為了籌備這一計劃的實施,關東軍很早開始著手對“滿蒙邊境”的諾門坎地區進行軍事測量和偵察。



1938年底,“精神病參謀”辻政信調任關東軍作戰參謀,雖然他只是個少佐,但是參加過淞滬會戰,還是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原第9師團長)和參謀長磯谷廉介(原第10師團長)的老部下,因此在關東軍參謀部飛揚跋扈。這個極富冒險精神的傢伙不僅親自考察過諾門坎,還主持修定了《邊界糾紛處理綱要》。

這個所謂綱要的核心思想,是代表關東軍要求“偽滿洲國”邊境線上的所有師團長、獨立守備隊長,在處理“邊界糾紛”時必須持強硬立場,有權根據實際情況訴諸武力,甚至可以短期越境消滅“挑釁的蘇蒙軍”。實際上就是鼓勵前線部隊長,發揚關東軍獨斷專行擅於挑事的作風,爭取把“八號計劃”的實施時間提前,一如九一八事變的爆發。



(辻政信)

東京參謀本部對報上來的這個綱要未置可否,等於採取了默認的態度,因為此時關東軍“下克上”的風氣正濃,參謀本部的官僚們不想觸這個黴頭。而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大將對此則全力支持,這個在上海“淞滬抗戰”後期被炸掉一條腿(也可能是大小兩條腿)的傢伙,多少有點無聊和變態。

植田是個始終未娶妻的老光棍,巴不得搞出點什麼動靜來讓自己和關東軍“一展身手”,這就為諾門坎衝突埋下了伏筆,所以諾門坎事件其實是“必然中的偶然”。當時的“偽滿洲國”與蒙古在西部地區以哈拉欣河為界,雙方並沒有明確的文本和越束,越界事件時有發生。



(植田謙吉)

1939年5月4日,蒙古邊防軍部分士兵又越界放牧,與偽“興安北警備軍”(蒙古族偽軍)發生衝突,警備軍先動了手,開槍射擊並且俘虜蒙軍少尉和士兵各一名。對岸的蒙軍立即出動部隊報復,雙方你來我往,戰鬥持續升級,說白了,諾門坎事件從一開始,根本沒有蘇軍和日軍什麼事,完全是“代理人”的小規模邊境武裝衝突。

最先把事件擴大化的是偽“興安北警備軍”,他們打不過蒙古邊防軍之後,便向日本主子求援,緊急電報發給了駐海拉爾的日軍第23師團。師團長小松原太郎中將根據辻政信的“綱要”,立刻決定出兵相助,同時電告關東軍司令部,要求追認他行動的合法性並提供必要的增援 ,5月13日,第23師團大約一個搜索聯隊的兵力向諾門坎進發。



對於小松原師團長的報告,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以最快的速度批准,同時下令兩個飛行戰隊前往增援,又加調了100輛輜重汽車補充第23師團的運輸力量,關東軍上下串通一氣,又準備搞出個什麼“事變”來。5月15日,第23師團搜索聯隊長東八百藏中佐到達諾門坎前線,隨即指揮日軍和偽軍發動進攻,諾門坎戰事正式爆發。

根據蘇聯和蒙古之間的協定:“任何一個國家進攻蒙古,都意味著對蘇聯宣戰”,因此早就進駐蒙古的蘇軍第57特別軍也加入戰團,“代理人”引發的衝突終於釀成蘇聯和日本的軍事對抗。

(朱可夫到達戰場)

往大了說,這是日本原定“北進”的政策使然,往小了說,也是前線日軍“找茬打架”態度的結果,而處在中間位置的關東軍司令官,其實只是個不尷不尬的角色。

一如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起主導作用的其實是石原菀爾、板垣徵四郎和土肥原等幾個貨,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並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況且植田謙吉1936年就已經升任關東軍司令官,算不上什麼“新官上任”,最後反倒是因為諾門坎戰役的慘敗,與參謀長磯谷廉介一起雙雙下崗,被日軍大本營撤職轉入預備役。

(蘇蒙軍)


度度狼gg


滿州國成立之後,駐紮在東北的日軍稱為關東軍。因其兵員大部分來自日夲關東地區而得名。關東軍是日軍中實力最強的作戰集團。日軍在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後,佔領了中國大半領土。日本國內政客財閥和軍隊乃至百姓,被暫時的勝利衝昏了頭腦。貪慾戰勝了理智。舉國上下陷入了顛瘋狀態。以至舉國上下野心澎脹。不但要滅亡中國,還想染指蘇聯蒙古。這時關東軍被一些好戰的少壯派軍人所掌握,早想發動侵蘇戰爭,一直沒有找到藉口。在一九三八年和蒙古軍隊爆發了張鼓峰衝突事件,後蘇軍也加入蒙方作戰,日軍傷亡慘重,以失敗告終。可是關東軍的好戰份子一直不服氣,總想找機會報仇雪恥。一九三九年夏,偽滿軍和外蒙軍隊因為邊界問題在諾門坎地區發生軍事衝突。諾門坎在今內蒙呼盟,與蒙古國交界。因為偽滿軍人少,吃了虧。所以向關東軍求援。日關東軍接到報告,大喜過望,急令關東東第二十三小松原道太郎師團和另一個旅困,外加一些騎兵,炮兵和空軍支援。起初日軍取勝,後蒙軍請求蘇軍參戰,因蘇蒙是盟國,蘇軍一直駐紮在蒙古。蘇軍故此派出精銳援軍,雙方在諾門坎展開激戰,為了能徹底打敗打服日軍,杜絕日軍北進野心。斯大林特意派蘇軍名將朱可夫擔任總指揮指揮作戰。雙方經過空戰,炮戰,坦克戰。日軍大敗。慘失極為慘重。連日軍的武士道敢死隊也未能奏效。日軍在付出六萬多人死亡的代價後,不得不偃旗息鼓,灰溜溜的敗退回東北。這就是諾門坎事件的整個過程。此後,日軍再也不敢妄想北進,徹底打消了日軍和德軍夾擊蘇聯的念頭。在德軍快下攻下莫斯科的危急時刻,日軍也沒敢動手攻擊蘇軍。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初,蘇軍依照波茨坦協議,對日夲宣戰,向駐紮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發動最後一擊。日軍傾刻間土崩瓦解,被蘇軍徹底消滅。日夲隨即投降。結束了日夲稱霸世界的迷夢。


藝海一粟


決定進攻諾門罕的日本關東軍司令是植田謙吉。他就任關東軍總司令以來幹了四件事情。第一件事是推行為侵略服務的“產業開發五年計劃”;第二件事是採取一系列措施,強化偽協和會;第三件事情是以以通俗的罪名處死了興安北省省長凌升,震懾了偽滿洲政府,第四件事情就是進攻諾門坎。這是植田謙吉的四板斧,不是三板斧。前三板斧的確是加強了他的威望,甚至連偽滿洲國皇帝溥儀都畏懼他,第四板斧,不僅沒有加強他的威望,還結束了他的軍人生涯,且改變了日本的戰略,給日本帶來了災難。甚至可以說誘發了日本二戰的戰敗。植田謙吉之所以在1939年出動部隊進攻諾門坎,是受到了當時國際形勢的影響與推動。


所謂的諾門罕戰役,又叫諾門坎事件,或者叫哈拉哈河戰役。是二戰初期,日本和蘇聯在遠東地區發生的一場戰役。實際上剛開始是蘇聯的小弟——外蒙古以及日本的小弟——偽滿洲國之間發生了戰鬥。後來才是蘇日兩國直接發生武裝衝突。這場戰役發生於1939年5月4日,於9月16日結束,更歷時135天。

接下來,我們詳細的瞭解一下日本發動諾門罕戰役的原因。

第一,蘇聯與日本的國家利益發生了衝突,尤其是在中國東北地區。蘇聯通過中東鐵路掠奪中國,日本通過南滿鐵路掠奪中國。蘇日雙方為了爭奪在中國東北的利益,甚至發生的戰爭。這就是發生在中國東北的日俄戰爭。


第二,張鼓峰事件極大的威懾了日本。這種威懾牽制著日本的有生力量,使日本人不敢抽調關東軍的士兵南下;尤其是蘇聯,向中國出口武器,加強了中國的國防力量。這些都極大的支援了中國的抗戰,鼓舞了中國抗戰勝利的信心。並且使日本處於一種兩線作戰的心理焦慮之中。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日本北進的意圖。

第三,日本北進和南進兩派鬥爭的需要。日本如果要執行北進戰略,那麼就要證明蘇聯軍隊的戰鬥力的低下。張鼓峰事件雖然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北進派的信心,北進派需要一次對蘇聯戰鬥的勝利來證明北進戰略的可行性和正確性。並且日本佔領蒙古是想把蒙古作為進攻蘇聯的跳板,可以佔據主動和優勢。這實際上是日本人錯估了蘇聯和美國的工業實力。


第四,法西斯軸心國戰略配合的需要。二戰開始後,德國閃擊歐洲,佔領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如果日本能夠配合德國,從軍事上打擊蘇聯可以加快德國法西斯在歐洲戰場的勝利。如果蘇聯被德國擊敗,那麼二戰的歐洲戰場基本上也就結束了。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麼二戰就會以法西斯國家的勝利而告終。

第五,日本為了維持戰爭,需要掠奪更多的戰略資源的需要。戰爭需要石油、橡膠、銅、鐵等諸多的戰略資源,而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這些戰略資源日本本土是沒有的。日本在中國東北也沒有找到石油,那麼日本人要想獲得石油就只有兩個方向:向北進攻蘇聯,奪取蘇聯的石油,向南進攻美國的殖民地東南亞,奪取美國的石油。



第六,日本軍隊蔑視蘇聯軍隊,認為蘇聯軍隊的素質低,也就是說日本軍隊犯了輕敵的錯誤。這實際上是日本在日俄戰爭中形成的對蘇聯的軍事優勢心理。日本以一個三流的23師團對抗蘇聯的一線主力部隊,其結果就是日本軍隊慘敗。當時蘇聯軍隊裡邊基本都是新兵,而且步兵沒有經過訓練。但日本人低估了蘇聯軍隊的韌性。

第七,日本認為蘇聯軍的機械化程度和人數遠低於日本軍隊的機械化程度和人數。但實際情況是:為了這次戰役,朱可夫元帥增加了三個機械化炮兵師,兩個坦克師,三個航空兵師和四個機械化防空炮團。軍隊的數量增加到10萬人。而日本方面,一個炮兵聯隊只有12門120毫米火炮,軍隊1.5萬人。


第八,日本認為蘇聯的軍事指揮體系遭到了嚴重破壞,軍隊戰鬥力下降。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斯大林在蘇聯進行大清洗,從肉體上消滅那些不服從他的軍事指揮員。例如基輔軍區司令雅基爾和老軍長賽爾基奇都被槍決!大部分有經驗的軍官死亡,統領軍隊的是一些沒有經驗的紅軍軍官。蘇聯軍隊的指揮漏洞巨大。以至於日本人狂妄的宣稱,一個師團可以對付蘇軍三個師。

第九,日本和蘇聯在意識形態方面處於敵對狀態,日本反對共產主義。不僅如此,日本和蘇聯的社會制度也完全不一樣。日本是資本主義國家,而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的統治階級是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國家的統治階級是無產階級。無產階級要獲得政權必須消滅資產階級,所以兩者天然就是敵人。



第十,日本認為日本士兵的戰鬥意志遠遠強於蘇聯紅軍的戰鬥意志。日本將領日本軍隊是以武士道精神武裝起來的,以效忠天皇為目的的一支軍隊,作戰頑強;而蘇聯軍隊經過大清洗的影響,老兵在減少,新兵沒有經過政治教育和嚴格的作戰訓練,其作戰意志極其薄弱。

第十一,日本為了孤立中國,削弱中國抗戰勝利的信心。1939年的時候,美國奉行孤立主義,英法奉行綏靖主義。實際上中國在國際社會上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唯一一個援助中國的就是蘇聯,蘇聯不見像中國輸出武器還派航空隊援助中國。這就使中國獲得了物資上的援助以及精神上的支持。

第十二,日本對蘇情報的失誤,導致日本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日本收集到了蘇聯大清洗的情報之後,錯誤的判斷了蘇聯的政治形勢和軍隊的實際情況。日本認為在在斯大林國內政治鬥爭和軍隊力量削弱的影響下以及在德國的軍事威脅下,蘇聯是不敢同日本開戰的。

第十三,日本人研製的細菌武器進入了實戰階段,並且在諾門罕戰役中使用了細菌武器。日本731部隊向哈拉哈河投放了鼠疫等傳染細菌,日本人對細菌武器是相當迷信的。但結果是日本的細菌武器並沒有對蘇軍造成威脅,反而是自己的軍隊因為細菌死了1000多人。



基於上述原因,受國際形勢的影響,再加上日本出於試探蘇聯的目的。主動發動了諾門坎戰役。最後的結果是日本戰敗,蘇聯慘勝!1941年,蘇聯和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諾門坎戰役正式結束。

諾門坎戰役的影響是巨大的。

第一,這徹底使北進戰略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堅定了日本南進的戰略方針。以至於後來日本在1941年12月偷襲珍珠港,使得太平洋戰爭爆發。使二戰達到最大規模,改變了二戰的格局。

第二,使得世界反法西斯國家走向聯合。1942年以美、英、中、蘇為代表的反法西斯國家在華盛頓簽訂了《聯合國家宣言》, 建立了國際反法西斯同盟。聯合起來反對德意日軸心國。

第三,美國參戰,加強了反法西斯的力量與援助。美國是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美國參戰以後,像蘇聯,英國,法國,中國進行了海量的軍事援助。美國擔負起了反法西斯戰爭的物質基礎。中國的蔣介石,英國的丘吉爾,蘇聯的斯大林在聽到日本突襲珍珠港以後都很高興,他們從這一刻就作出判斷——即法西斯的失敗是不可避避免的。

諾門罕戰役是二戰的一個縮影,是日本法西斯走向失敗的一個預演,是邪惡的法西斯主義國家走向滅亡的前奏。

諾門罕戰役對我們的啟迪:我們不僅要了解歷史,還要深入理解歷史,把那些邪惡的定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時刻警惕法西斯主義的殘餘,警惕日本法西斯主義的反攻倒算!加強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主義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